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想起50年前的那场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7日10:08 金羊网-新快报

  ■新闻背景

  7月26日,是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的50周年纪念日。本应大事庆贺,但在中东战云密布、以色列炮轰黎巴嫩的烽火连天下,埃及上周三悲哀而低调地举行了庆祝活动。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50年前,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的3个月后,中东爆
发了第二次战争,史称苏伊士运河危机。那场战争后,苏伊士运河危机成为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国际势力重新洗牌———大英帝国势力全面崩溃、法国的北非殖民统治结束、以色列坐大、美国和前苏联坐享渔人之利,冷战随即展开。

  50年后的今天,美英联手攻打伊拉克,制造新的危机。以色列炮轰黎巴嫩,激怒了几乎所有阿拉伯国家。但世人对历史教训,似乎已变得麻木了。

  50年前,英法帝国衰落

  号称欧、亚、非三大洲交叉口的苏伊士运河,贯通红海与地中海,使大西洋、地中海和印度洋连接起来,大大缩短了东西方航程,是一条极具重要战略意义的国际海道。

  以英国为例,该运河是连接英国与印度等殖民地的关键枢纽,当年英国人相信,只要苏伊士运河畅通,就能保住英联邦。前英国外交部官员、英国广播公司记者波蒂斯上周曾发表文章指出,50年前英帝国势力依然强盛,在中东地区扮演大哥大,密谋一项三方军事行动:默许以色列入侵西奈半岛,让英法两国借口干预,趁机占领苏伊士运河,推翻了脆弱的埃及纳赛尔政权。当时法国相信,纳赛尔总统支持阿尔及利亚的民族独立主义军事活动,在法国政府眼里,纳赛尔是“恐怖分子”。

  这是一次明目张胆的侵略行为。三方部署紧密,可惜功亏一篑,忘记在开战前知会美国。当时,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正谴责前苏联进驻匈牙利,为表示一视同仁,美国随即斥责三方密谋行动,威胁出售美元储备向英镑施加压力。

  其实,真可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美国利用了英国首相艾登的冒失,乘机取而代之,取得了支配中东战略地区的权力。此刻,在美国施压下,过不了几个星期,三方便蒙羞撤兵。

  苏伊士运河危机带给英国一场大灾难。事后,英国首相艾登被迫辞职,大英帝国对中东的霸权主义影响力从此销声匿迹,英国从此惟美国马首是瞻。法国也撤出了阿尔及利亚,而纳赛尔因为反抗侵略,炸毁运河里的40艘外国船只,成为抗衡旧殖民秩序的阿拉伯民族英雄。

  英法两国至此明白,专横的帝国统治须付出鲜血和财富作为代价,否则难以维持。当时,英法美三国曾经担忧前苏联的势力会向外迅速扩张,于是,英法在美国的催促下,同意让一些有温和领导人的前殖民地独立,希望搞好双方关系,大家将来还可以继续“做生意”。

  50年后,中东何去何从

  苏伊士运河危机当年曾令帝国醒悟,然而,事隔50年后,类似的危机如今重现眼前。

  民族主义者反对霸权主义和殖民占领,统治者的镇压难以长久。如果霸权主义者明白到自己的权限,如果经过协商、共识和建立一个稳定的新秩序后,能够和平撤退,他们的进出对这些国家可能还会有所帮助。

  然而,50年后的今天,中东显然面对另一个新秩序的重整,情况则困难得多。以色列势力经已坐大,美国重蹈“三方密谋”覆辙———在伊拉克重演苏伊士危机。近日,黎巴嫩遭到以色列炮轰,平民丧生,再次激怒了阿拉伯国家。他们借着苏伊士运河50周年纪念,呼吁推立一位新的纳赛尔式的民族英雄。

  埃及报章近日就指出,阿拉伯国家如今已四分五裂,他们需要一位像纳赛尔那样敢于保护运河、抗衡西方霸权的英雄来团结各国。

  这位“英雄”可能就是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阿拉伯语报纸《AlArabi》就用大字标题说:“1956年属于纳赛尔;2006年属于纳斯鲁拉。抗战到底,绝不投降。”

  今次的结局和教训,世人将拭目以待。现在,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持观望态度,拒绝冒险加入战事。因为,50年前的战争让埃及犹有余悸,似乎他最能吸取历史教训。(西米)

  (子琦/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