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9-11五年:人类和恐怖主义还要长久共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19:42 新世纪周刊

  -编辑:李剑敏

  撰文:李真 叶筝 林嘉澍 闫娜

  供图/CFP IC TPG

  "'9·11'事件是世界政治转折点之一"这样的话,已经不需要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来说了。不过教授的话过于严谨,"之一"改作"唯一",似也不为过。

  相信很多中国人对于发生在遥远的地球另一端的"9·11"事件,今天仍然记忆犹新。震惊,是那一刻全世界人的第一个本能反应。"9·11"事件已经过去五年。尽管以美国为主导、世界各国参与的全球性反恐怖行动轰轰烈烈,似乎仍难以阻挡恐怖事件的发生--5年间,发生的恐怖事件多以万次计,那些触目惊心的画面,已经让很多人感到麻木。

  当然美国人除外--针对1002个美国人的调查显示,有1/5的人表示,他们每天都会想到"9·11",而有68%的人说,他们在一个月里至少会想起"9·11"好几次,更有73%的美国人相信,下一次恐怖袭击可能在未来12个月内降临美国本土。

  幽灵,恐怖主义以及恐怖分子,像一个幽灵,徘徊在人类中间。作为个体,我们能做的,就是哀悼那些受到伤害的人,消除心中的极端之恨,尊重并爱自己以及他人。

  瞬间·改变世界

  美国当地时间2001年9月11日早晨8点40分,四架美国国内航班几乎被同时劫持,其中两架撞向纽约世贸大楼,共有2986人死亡。这是自1944年10月的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本土首次遭受外敌袭击。

  迄今为止五年已逝,但"9·11"的余波对美国国内政策、世界格局的影响,至今仍未消退。布什政府因势利导,接连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将塔利班政权和萨达姆政权拉下马来,罪魁祸首本·拉登却依然逃逸无踪。

  以反恐为大旗、以民主为口号,"9·11"让布什政府重构中东格局、秩序和利益更加得心应手。但是,如果不致力于消除"怨恨和绝望情绪滋长的土壤"、缓解"恐怖主义的根源--贫困和愚昧",美国将再次掉进自己挖下的泥潭。就像基地组织当年10月在半岛电视台的录像带中说的,"你们应该知道,更多的飞机风暴将不会停止????在伊斯兰世界,有成千上万年轻人渴望牺牲,他们死的信念与你们生的信念一样强烈。"

  纽约市消防员在世贸北楼遭到攻击后立即进入火场救援。由于无线电通讯故障,很多冲入火场的消防员无法准时接到撤离的命令,当大楼倒塌时,数百名消防员葬身火场。据统计,343名消防员在执行任务时殉职。

  世贸大楼废墟的大火持续了3个月,5个月后最后一名幸存者康复出院,6个月后世贸遗址上的150万吨瓦砾才被完全清理干净。

  事实上,"9·11"对于美国人而言,犹如巨大的阴影,挥之不去。对美国人民而言,"9·11"的代价巨大:有些人失去了亲人,更多的失去了安全感,全体国民,则部分地失去了权利,比如隐私权。刚刚出版的《时代》杂志也以"9·11"题材为封面,问道: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

  9点24分,第二架飞机撞向世贸大楼时,正在佛罗里达州一所小学教室参观的布什总统获悉了这一消息。他在该堂课结束后立即在学校的另一个教室发布了一段简短的讲话,称之为"国家的悲剧"。

  9点37分,第三架被劫持的飞机撞向五角大楼西翼,125人连同飞机上的64人死亡。

  至少有20名被大火和浓烟围困在世贸北楼顶楼的人员被迫从高空跳下,活活摔死。一名位于底层的消防员被一名从天而降的跳楼者压死。由于烟雾太过浓烈,空中救援活动无法进行。

  幸运从世贸大楼逃生的人群。据悉,世贸大楼的两幢建筑物共使用大约100吨石棉,袭击事件令曼哈顿上空布满尘烟,一些标本经测试确实发现石棉成分,居住在附近的居民有可能遭受长期负面影响。

  劫持飞机的恐怖分子进入机场(右下图),这一刻,注定影响了美国以及全世界。那些看到飞机直接撞向世贸中心瞬间惊谔的眼神(右上),现在已经目睹了全世界范围更多的、日益活跃的恐怖活动。

  "9·11"事发后,据称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自发举行了庆祝活动,后为CNN的报道所证实。基地组织从未公开声明对"9·11"负责,但各方都确信罪魁祸首系为本·拉登无疑。此后在许多中东国家,本·拉登声望日高,除了杂志、宣传画用拉登的图片外,连文化衫和手机都用上拉登的图片。

  其他一些国家的反映颇为耐人寻味。当被问及世贸袭击对美以关系有何影响时,以色列前总理内塔尼亚胡脱口而出:"非常好(的影响)。"但他随即纠正说:"哦,不是很好,但是会产生同情。"

  不过,"9·11"还是遭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一些传统上与美国不太友好的国家领导人,如利比亚总统卡扎菲、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伊朗总统哈塔米都公开表示谴责。唯一例外的似乎只有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称"9·11"是美国霸权主义的后果。

  冲突·根深蒂固

  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中说过:"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这句话被爱德华·赛义德借用,书写在《东方学》的扉页上,用以概括东西方之间不平等的话语权力关系,其背后则是彼此之间不平等的政治经济关系。赛义德描述的欧洲(欧美)与东方(中东)的关系是,"欧洲表述了东方;行使这一表述特权的不是一个傀儡的主人,而是一个大权在握的创造者,这一创造者所具有的生死予夺的权力表述,激活并建构了自己熟悉的边界之外的另一个地域,如果没有这种表述、激活并建构,这一地域便会永远处于静寂和危险的状态"。

  在现实主义者看来,文化在国际关系中只发挥次要作用,只有永恒的利益才是主导国家行为的唯一动力。但在现实世界中,尤其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国家间互动的加强使得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体系间接触和碰撞的几率大大增加,由此增加了文化间冲突的可能性。在这其中,伊斯兰与西方的文化冲突从未间断过。

  尤其是冷战后,美国致力于在全球推行"民主观"和"价值观",通过"全球民主化",使"全球美国化"。这种"民主的霸权"、"仁慈的霸权"是无视世界多样性、无视他国主权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输出,自然造成了国际社会的普遍不满和民族主义的抬头。这是极端民族主义、宗教主义趋向活跃的重要国际背景。

  2003年病逝前,赛义德在遗著《从奥斯陆到伊拉克和路线图》一书中写道:"美国的举动,已经逐步向着越来越形而上的领域发展,布什和他的人民把他们自己看作是正义的化身,纯洁而慷慨,并且命中注定地要和魔鬼一般的国家敌人作战。"他们"完全被幻想所控制,只是坐在五角大楼的桌子后面,而且总是倾向于认为世界上是没有人能与美国抗衡的"。

  恐怖之源a

  最猖獗的恐怖主义来源于宗教极端主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这是伊斯兰教中一股极端保守的宗教势力。因为它无法接受基督教等其他非伊斯兰宗教的教义渗入伊斯兰国家,所以采用了极端的行为来反对,使它们的社会始终保持"伊斯兰化"。

  恐怖之源b

  民族矛盾也会导致恐怖主义的产生。旷日持久的巴以冲突就是最明显的例证。面对强硬的以色列政府,弱势的巴勒斯坦少数激进组织用自杀性恐怖事件来还以脸色,由此导致双方的报复行动不断升级。

  恐怖之源c

  许多社会矛盾也滋生了恐怖主义。如今年孟买发生的火车站连环爆炸案,其中就反映了贫富差距问题。类似的社会矛盾还有很多,如种族歧视、失业率上升、社会不公等,都导致劣势的一方用恐怖活动与现实作对抗。

  冷战后美国推行的军事战略,使他们加强了对中东、阿拉伯事务的干预和控制。这些过去的中间地带,现在成了美国维持其世界霸主地位必须控制的地区。另外,控制中东的油、气生产国,也是美国石油战略、地缘战略的重要目标。这种介入、控制战略,激发了中东地区民族主义的抬头和强烈的反美情绪。

  恐怖之源d

  2002年10月,印尼巴厘岛库塔商业街发生连环爆炸案,导致202人死亡,主要是外国游客。2006年6月,策划该案的恐怖组织"伊斯兰祈祷团"精神领袖阿布·巴卡尔·巴西尔获释出狱。

  莫斯科剧院被车臣恐怖分子劫持的女人质。2002年10月23日晚,50多名车臣蒙面武装匪徒在莫斯科东南部一家剧院劫持了800多名观众为人质。恐怖分子向当局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军全部撤出车臣。26日凌晨,俄罗斯特种部队采取突袭行动,成功解救了大多数人质,但仍有120多名人质不幸丧生。

  从宏观角度来看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也许有些人会接受萨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理论。那么,在反西方的浪潮中,面对在冷战中打败军事强国苏联的美国,常规的军事对抗看来是不可能成功了,所以恐怖手段便成为了最有效的武器,"9·11"更增强了恐怖分子对这种手段的信心。

  恐怖之源e

  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西方大国的不断扩张,对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传统也构成了挑战。为了防止被排挤在国际社会的主流,一小部分人也会用恐怖活动来发泄对南北不平等的不满。

  2003年3月5日,以色列北部海滨城市海法的一辆公共汽车发生爆炸,至少造成15人死亡,40余人受伤。以色列警方认定,这是一起巴勒斯坦人制造的自杀性爆炸袭击行动。

  "9·11"后,一些国家内伊斯兰民众的反美仇美风暴越演越烈。图为愤怒的巴基斯坦民众在游行抗议中,放火焚烧了一家

肯德基快餐店。

  2003年5月13日,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德发生一起自杀性汽车爆炸事件,三座戒备森严的"高级涉外住宅楼"被炸毁,近百人死亡。

  2002年5月20日,一名巴勒斯坦人在接受以色列警方盘查时,突然引爆身上的炸弹身亡。事后警方已认定其为自杀式炸弹袭击者。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