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环球》杂志专题 > 正文

探访西伯利亚城市群落:生活宁静城市中难觅喧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1日11:15 《环球》杂志

  广袤的西伯利亚在很多人的想像中可能是被大片原始森林覆盖着的苦寒之地。的确,每年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冷空气就是从这里形成;而在历史上,西伯利亚是俄沙皇政府流放犯人服苦役的地方。不久以前,俄罗斯石油大亨霍多尔科夫斯基也被“发配”到赤塔州的一处监狱服刑。

  近月来,《环球》杂志记者应中国科学院之邀,作为中俄西伯利亚联合科考队的一员
,探访了伊尔库茨克、乌兰乌德、恰克图、赤塔等东西伯利亚城市,“零距离”触碰了这里的城市群落。

  《环球》杂志记者/耿锐斌

  西伯利亚印象

  7月19日凌晨5点35分,搭乘俄西伯利亚航空公司波音737-500客机的科考队中方30余位队员,经过近3个小时的飞行后,从北京飞抵伊尔库茨克市。飞机降落后开始缓缓滑行,沿途可以看到停在远处各式各样的老式飞机。

  “西伯利亚的特点就是地方大,从飞机场就能看得出来!”这是《环球》杂志记者在西伯利亚听到同伴对它的第一句评价。的确,西伯利亚东起太平洋沿岸,西至乌拉尔山,北邻北冰洋,南部与中国、蒙古、朝鲜等国相连,全部面积比中国陆地面积还要大近300万平方公里。而我们此次俄罗斯之行的第一站——伊尔库茨克是东西伯利亚的第一大城市。

  早晨8点多钟,我们从机场前往宾馆,一路上汽车行驶得很顺畅,路边行人不多。而在这个时间,北京的交通则是另外一番情景:密密匝匝缓缓而行的汽车,无一例外“人满为患”的公交车,紧张执勤的交通警,广播中反复播报的路况信息……所有这些在西伯利亚的市民生活中是完全不存在的。

  伊尔库茨克、乌兰乌德和赤塔都是俄罗斯贯穿亚欧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所经过的城市。从地图上看,西伯利亚地区的主要城市无一例外的位于这条建成于20世纪初期的交通动脉上。

  伊尔库茨克市人口约70万,乌兰乌德和赤塔的居民仅30~40万。置身于这些城市之中,记者常常会不自觉地和中国的城市相比——这里的生活过于宁静,城市中简直难觅喧嚣。

  这些城市内的建筑物楼层都不高,且多为上世纪70到80年代时候的建筑。市中心甚至还能看到被栅栏围着的老旧木房子,据说它们的历史在百年以上,是西伯利亚地区早期开发者居住过的屋子。

  客观地说,西伯利亚城市的公共设施水平不算高,商店、饭店、旅馆规模小、数量少,在这里的外国人难免感到不便。有一次,随行的7名科考队员临时改变行程,提出需在乌兰乌德市多住一天。这个小小的变化让负责接待的俄方人员大感为难。他们说,如果没有提前预约,在市内难以找到适合的宾馆。实际情况正如他们所说,打电话与各宾馆联系订房竟然用去了一个多小时。

  东西伯利亚位于高原地区,记者所到的城市多处于盆地之中。从市中心远远望去,可以看到远处是一片一片的小木房。原来,这就是城市中家家户户都有的 “别墅”。所谓的“别墅”并不是我们通常所指的豪华休闲场所,而不过是一处带着一个院子的木房子。

  俄罗斯城市居民都可以在郊区申请得到一块、甚至多处土地的使用权,来修建自己的“别墅”。听俄罗斯人讲,“别墅”对他们的生活帮助很大,通过在那里种植一些蔬菜和水果可以大大减少日常开支。所以说,郊外的一处院落和城里的工作一样都是他们生活的重要条件。

  由于这个原因,西伯利亚城市居民用于饮食的开支比例并不大。尽管当地的食品和用餐价格不菲,但是因为有了“自留地”,人们能够依靠自己来解决饮食问题。

  伊尔库茨克:俄历史的一面浮雕

  西伯利亚原为游牧民族的生息地,从16世纪下半叶开始,俄国开始越过乌拉尔山向东扩张。

  由于地广人稀,气候寒冷,西伯利亚的发展一直相当缓慢,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西伯利亚大铁路于1905年建成通车为止,此后大量斯拉夫人涌入西伯利亚,揭开了当地大开发的序幕。

  在伊尔库茨克市加加林街心花园中矗立着一座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铜像。它的 “前身”是为了纪念西伯利亚大铁路通车而于1909年在此建成的。同期,另外两个沙皇铜像则修建在这条交通大动脉的两个端点——圣彼得堡和海参崴。

  十月革命后的1920年5月,沙皇的雕像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下令分解拆除后,堆放在附近的地理博物馆院内。2002年,在苏联解体11年后,伊尔库茨克市政府支持了西伯利亚铁路公司提出的建议,并花费巨资在原地重建了这个高达13.45米的纪念碑。

  西伯利亚地区的城市是在俄国边境不断向东推进的过程中形成的,它们的历史不过三百多年。然而,在经历过多次大变迁的西伯利亚城市中,不难发现遗留至今的各种历史印记,亚历山大三世纪念碑得到了重建,同时一些苏联时期形成的城市特色也被保存下来。

  在记者到达的所有城市中,都可以在中心广场上看到规模宏大的列宁雕像。城市内的很多街道以列宁、马克思、捷尔任斯基命名,一些街区则被称为十月革命区。

  俄罗斯人是一个善于铭记历史的民族,1941年至1945年进行的卫国战争也是西伯利亚城市建筑的主题之一。在伊尔库茨克市的安加拉河岸边,不久前改建了胜利广场,在那里人们可以看到在纪念墙上镌刻着从此地应征入伍,并在战争中阵亡将士的名字,墙壁前面一个巨大五角星造型被鲜花围绕,中间永久不息的火焰象征着烈士的英灵永存。

  俄罗斯人有很深的宗教情结。在伊尔库茨克、恰克图和赤塔等地可以看到各种东正教教堂,有些已经废弃,有些则是不久前新修建的。记者发现,新建教堂在西伯利亚城市中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

  在伊尔库茨克逗留期间,我们参观了一座尚未完工的教堂。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教堂内墙上的圣像画将由一位画家独立完成。我们被告知,这个教堂的内部装饰已经进行了5年,按照进度,大概还需要5年才能完工。

  距离这座教堂不远,我们还看到了高尔察克的纪念碑。高尔察克曾担任过黑海舰队司令,在十月革命成功后第二年,他在西伯利亚地区建立军事独裁,并组织白军妄图颠覆新生政权。1920年,红军俘虏了高尔察克,伊尔库茨克军事革命委员会判处他死刑,并在今天矗立纪念碑的地方将他枪决。

  高尔察克全身像看上去表情严峻,一身戎装的他腰间挎着手枪了望着远方。雕像深色的黑色底座正面有两个战士的雕像。有意思的是,从服装看,他们一个是红军,另外一个是白军,两个人目光相对,手中的步枪则相互交叉。

  俄罗斯实在是一个经历太多历史变迁、命运多舛的民族,这是这座城市的雕像给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中国人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

  恰克图:通往俄国的伟大茶道

  曾有一座城市对西伯利亚的经济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它就是位于俄罗斯南部、与蒙古交界地区的恰克图市。

  虽然常住人口不过两万,但按照传统恰克图仍然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城市。在历史上,恰克图作为中俄交界地区的重要贸易点而盛极一时。在俄罗斯和西欧的文献中,它被称为“西伯利亚汉堡”和“沙漠威尼斯”。

  这座如今已经风光不再的小城有两座格外醒目的东正教教堂。市区的空地上摆放着一门老式迫击炮,前面的白色石碑上用俄文镌刻着:愿苏蒙两国在诺门汗战役(1939至1940年)中凝结的友谊不断加强!

  18至19世纪上半叶,恰克图的互市贸易曾是中俄关系发展史上的重要一页。据记载,1727年10月,中俄政府在此草签《恰克图条约》,次年正式换文。根据条约规定,两国边境以恰克图等地为界,清政府准许俄国商人来华贸易。

  以茶叶等日常消费品为主要商品的恰克图互市贸易经久不衰,持续了近两个世纪。特别是19世纪中叶前,中俄贸易几乎全部集中于此。小小的荒漠之丘,一时名声大作,成了中俄贸易的“咽喉”要道。

  恰克图人对于自己城市的这段历史非常熟悉,记者曾路遇当地一名叫谢尔盖兰达罗夫的布里亚特族司机。得知我们来自中国后,他热心地为我们介绍起城市的历史,并指着广场上一幅标着“通往俄国伟大茶道”的宣传画给我们看。后来,在恰克图市博物馆中,我们还看到了当年中俄两国商人的合影和一些清代的家具等展品。

  赤塔:空气里的中国味道

  与世界很多地方一样,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很多“闯世界”的中国人。

  记者曾在赤塔市看到了来自中国的建筑工人。当时,已是当地时间晚上9点多(赤塔处于高纬度地区),在市中心广场的附近,一些工人在余晖的照耀下在一栋施工中的楼上辛勤工作着。这一场景与广场上很多喝酒聊天的本地年青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记者在街头遇到一名外出买烟归来的工人。他说,他和工地上的工友全部来自江苏南通。“我们在这儿的工程有好几个,这里的活干完了,我可能还会到另外一个工地上去”。

  江苏南通的建筑队活跃在国内的很多城市,在俄罗斯他们也同样“大显身手”。按照他的说法,赤塔很多新建的建筑都是他们的“作品”。

  通过对在西伯利亚大铁路上几个城市的比较,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向东部,即越靠近中国的城市,看上去就越繁华。赤塔和乌兰乌德两市的人口相似,都是30万左右,但是,赤塔的街道上商铺林立,新建建筑也比较常见,比前者要热闹很多。

  我们的看法得到了俄罗斯人的肯定。陪同我们的俄方翻译、布里亚特国立科技大学的年轻中文教师阿尔乔姆说,虽然这是他第一次到赤塔,但是他一下子就喜欢上这里,原因是赤塔比他的家乡乌兰乌德要显得更加“现代化”。

  记者得知,由于赤塔邻近中俄边界,很多蔬菜、水果和日用品都是依靠从中国进口,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该地区的繁荣。

  乌兰乌德:“中国脸”的布里亚特人

  阿尔乔姆对我们说,在乌兰乌德市,吃苦耐劳的中国人尤其得到当地人的喜欢,而中国人和血统纯正的布里亚特族人相貌非常相似。的确,记者在这个城市见到不少黄皮肤、黑眼睛的布里亚特人,如果对方不说话,他们典型东方人面孔会让人把他们误当成自己同胞。

  记者在乌兰乌德市的一个市场里遇到过一个姓林的女摊主。若不是她主动与记者打招呼,很难凭长相猜出她原来是一位来自沈阳的姑娘。

  尽管身处异乡,小林却没有感到我们想像中“练摊儿”的艰辛。她说已经在乌兰乌德生活了好几年,对这里的一切都很习惯,当地社会治安情况还算过得去。由于一个人忙不过来生意,她还雇了一个年龄比自己还小并且懂俄语的女孩。两个人在一起租房子住,小林负责进货,另一个则主要看摊。

  在小林看来,她的生意已经逐步走上正轨。隔一段时间,她会定期从500多公里以外伊尔库茨克进货,而且,所售商品在质量上都是有保证的。“现在和俄罗斯的贸易都是很正规的,即使是这些服装小商品,都得有合法的手续,否则根本没法做。”她说。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相关专题:《环球》杂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