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评论:“安全”箩筐不安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09:00 国际在线

  作者:叶海林

  近段时间,“安全”一词成了国内媒体的热点词汇,我们的生活忽然不“安全”起来。国际战略投资者进入中国银行业,于是有了“保卫金融安全”的呼吁;外资并购中国企业,于是出现了“警惕民族工业沦亡”的告诫;禁止在黄金时段播映外国动画片也被一些人解释为“捍卫民族文化安全”。这两个星期,“安全保卫战”更是将战场转移到了女士们的
脸上,在一些人看来,SKⅡ事件便涉及到了中国人的“颜面安全”。

  平心而论,上述对我们国家和个人的安全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SKⅡ事件也不例外——这既是因为中国女士美丽的脸庞不容毒害,更是因为中国消费者的尊严不容耍大牌的外资企业亵渎。

  追求安全——任何一个层面和领域的安全——自是主权国家的基本行动目标之一,即使是最热衷于全球化的国际政治学者也不得不承认国家追求安全的行动具有天然的合理性。但究竟什么是“安全”呢?却甚少有人能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

  说到这里,不免为名列时下“显学”之一的国际政治学感到一丝汗颜。国际政治学的一个有趣、或者无聊之处在于,它使用的概念更加难以精确界定含义。化学上,当我们使用“Fe”时大家都知道指的就是铁;国际政治学中,却连“国家”、“安全”、“利益”这些最基本的概念也不断有人进行新的诠释,而且仅仅依靠重新解释概念便能形成一个新的学派。

  当然,可以自我安慰这是国际政治学尚不成熟的表现,毕竟比起源于中世纪炼金术的化学来,国际政治学要年轻得多。但不管怎样,对“安全”的定义,特别是对全球化时代“安全”的理解,确实是国际政治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现代汉语词典》采取了同义反复的方法来解释“安全”——没有危险,不受威胁。这当然不是一个能让国际政治学者满意的答案,但却告诉了我们所谓“安全”的最根本涵义。或许可以找到一大堆佶屈聱牙的长句子来给“安全”下个“精确”的定义,但主旨仍不出上面短短的八个字。由此说来,确定安全的范围不如确定威胁的种类,只要认识到威胁并采取措施规避威胁,就得到了安全。然而,这并没有使我们的任务变得轻松些,如果中国还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天朝,威胁自然是很容易确定的。但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中国,威胁还是不是像列举八国联军的成员一样简单而清楚呢?

  正在和平发展的中国和中国人,当然不愿意被任何其他国家和民族看成是威胁,相应的,我们也应该知道不是所有发生在中外交往过程中于我们所损的事情都是对中国的威胁。首先要清楚已经不是什么人都能威胁我们的时代了,其次要看到有些“威胁”并非出自他人的主观故意——与其说是威胁,毋宁说是风险。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所受到的“威胁”确实包括了某些主观上的敌意,比如说太平洋那一边认为今日之世界仍为传统霸权战略体系主宰的极端保守派,以及距离近一些的整日拜鬼打算复活亡灵的“民族主义”政客。但也有很多不过是中国融入世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风险,比如说某些行业的开放,某个产品的质量危机等等。这些问题,如果重新回到锁国状态,自然不复存在,但于2006年谈论闭关修炼不是很荒谬吗?

  当然,并没有人谈论闭关的问题,充其量也不过做两套峨冠博带在大街上秀一秀,并且还要用唐宗宋祖绝没见过的DV记录下来。没人主张闭关的原因很简单,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既然不可能,那么面对开放过程中汹涌而来各种各样的故意威胁或者非故意风险,合适的态度应该是,拥有对抗故意威胁的勇气,拥有克服非故意风险的能力,以及更为重要的,拥有分别二者区别的智慧。

  这种智慧体现在维护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与民族安全方面的清醒:在制定安全目标,也就是确定威胁性质的时候不夸大其词,在采取对策的时候不反应过度。我们要知道,全球交往的时代,虽然没人会天真到像宋襄公一样“以德服人”,但也很少有人信奉“不要他们爱我,只要他们怕我”的强盗逻辑。处处盘算着谋害别人的心理和时时担心被别人谋害的心理,都是不健康的。

  至少,我们不应该把孤立的产品质量问题上升到贸易争端的高度,甚至祭起阴谋论的旗帜来。安全话题是永恒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把“安全”当作什么都能装的箩筐。

  来源:东方早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