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青年参考专题 > 正文

印度“寡妇城”万名寡妇白纱遮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1日17:42 青年参考

  在印度宗教圣地维伦达文(Vrindavan)的寡妇之家,聚集了9000多名寡妇,她们用白纱遮住自己的脸 ,像幽灵一样徘徊,靠慈善团体和朝圣者的施舍过日子。

  小城维伦达文成为印度各地寡妇的聚集之地,可追溯到500多年以前。在传统的印度神话中,维伦达文所在地区是 英雄之神克里什那居住的地方,因此这个只有十几万人口的小城里,共修建了超过4000所供奉克里什那的庙宇。

  按照印度的传统文化,女人在家庭中扮演相夫教子的角色,失去丈夫的妇女往往不能再婚,很多人要离开家庭独自生 活。最初,一些寡妇来到维伦达文并在克里什那庙宇里安顿下来,以表示自己愿意终身侍奉这位英雄之神。久而久之,越来越 多的人聚集于此,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年过60岁的戈文达·达西来自1000多公里外的西孟加拉邦,她已经记不清在这里居住了多少年。然而年轻时的 经历却历历在目:自己小时候生活在加尔各答市附近的一个小村里,结婚后的第二年,丈夫因为肺结核离开人世。在随后的近 30年里,戈文达不得不在夫家每天不停地辛苦劳作。终于有一天,身无分文的她决定踏上前往维伦达文的火车,成为这几千 名寡妇中的一员。

  戈文达像所有来到维伦达文的寡妇一样,把自己的姓改为“达西”,印地语意思为“奴仆”,以表示自己愿意终身侍 奉克里什那,同时与自己的夫家断绝了关系。

  每天一大清早,戈文达会和其他同伴一道从住处前往1公里外的庙里,花上3个小时和着乐器吟诵印度教的祈祷经文 ,晚上睡觉之前再重复一次这样的祈祷。通过这份“工作”,寡妇们每月可以从当地庙宇获得125卢比(约合22元人民币 )的生活补贴。

  居住在维伦达文的寡妇只能穿着素白色纱丽,同时她们不能再佩戴任何首饰。在印度这个“乞丐都会有鼻钉”的国度 ,不能佩戴首饰凸显了寡妇们社会地位的低下。

  在最鼎盛时期,约有超过15000名寡妇同时居住在维伦达文,其中有许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妇女。印度政府采取 积极措施,将她们安排到服装厂等处工作,帮助她们重回主流社会。

  寡妇们的命运也引起了印度宝莱坞电影界的关注。2005年,身居美国的印裔导演曼德拉亚尔就拍摄了影片《白色 彩虹》,电影以一位年轻寡妇莫西妮·吉里的真实经历为原型,讲述了4位不同年龄的寡妇被夫家抛弃到维伦达文、受到犯罪 集团威逼而奋起反抗的故事。吉里现在已成为印度一个为寡妇积极争取社会权利组织的负责人。

  (郭新/供稿)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