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联合国秘书长选举专题 > 正文

安南重视协调协调与中国关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5日10:15 中国日报网站

  ·七访中国

  安南在任期间非常重视协调联合国与中国的关系。1997年5月7日至11日,安南上任不久便来华进行他的中国“处子之旅”,此后,他又先后六次出访中国。

  2004年1月,安南在中国农历新年之际发表电视录像讲话,祝愿中国人民春节快乐,并
用中文对中国人民说“恭喜发财”。

  2006年5月,安南在离任前最后一次访问中国。“大家好!”安南用不太熟练的中文在北大开始了他的演讲。在结束了与北大师生的座谈会后,他又赶往北京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的建设工地参观。安南说:“2008年,我也想来北京看奥运!”

  ·最大遗憾

  不过,安南在任期内也留下不少遗憾和未竟的心愿。2005年底,安南说出了任职期间的最大遗憾,就是没有阻止伊战爆发,如果时光倒流,他希望自己能够改写这一历史。

  此外,联合国的大规模改革的成果也并不能令人满意,联合国的权利构架并没有实质改变,许多人认为他拿出的方案走得太远了。安南也不得不承认:“我的计划雄心勃勃,有人也许会说它过于雄心勃勃。”12月初,安南在离任之际重申对安理会改革的呼吁,他支持安理会增加10个席位。而美国只希望增加少数几个席位。

  安南还希望在他任期内看到中东局势重新趋于平静。尽管即将在年底“交班”,但安南在前不久又赶赴中东地区进行外交斡旋,希望能够解决伊朗核问题和黎巴嫩问题的僵局。显然,错综复杂的中东问题不是安南这个即将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的一次出访就能解决的,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也许正是安南的个人魅力所在。

  侧面剪影:细微之处见性情

  ·亲民:最有魅力“老板”

  “老板”是在联合国大楼工作的外交官对安南的称呼。现任联合国中国籍副秘书长陈健说: “秘书长和副秘书长应该是老板和高级雇员的关系。但安南比较强调民主作风,注重增加工作透明度。安南先生是我接触到的几任秘书长中最有人格魅力的一位。”

  安南的民主作风在上台伊始就通过一件小事表现了出来,他交出了秘书长的专用电梯。这部电梯直通联合国大厦38楼,中间没有停顿,没有任何打搅。但安南寻求和他的职员建立联系,这样他就可以一大早就在电梯里和他们进行简短的闲聊。

  跟随安南近10年的前首席发言人埃克哈德先生这样对记者评价安南:“我从来没有听到有员工在背后说他坏话,对于一个领导,这实在不容易。”

  ·简单:最会穿衣男性

  身高1米75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站着的时候总是腰板挺直。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即便是在劳累、忧伤或处在危险境地,安南总是仪表端正、一丝不苟,因此熟悉他的人常戏称他为“世俗教皇”。美国著名男性杂志《绅士》(Esquire)将他评为“全世界最会穿衣服的男性”之一,理由是他穿着讲究简单的搭配方式,不追随流行风尚却独具风格,不但高雅大方,还给人一股存在感和力量。

  ·勇气:美军炸弹旁打电话

  据安南的助手透露,每当遇到危险的状况时,安南都会变得愈发冷静。他会讲一些笑话缓解气氛,他的声音也会变得更加从容淡定。

  1999年,安南来到战火纷飞的科索沃进行斡旋,当时美军的炸弹就在不远处炸响,但安南一直在一座楼房的阳台上平静地用手机跟几个重要国家的领导人通话,时间长达两个小时,他的唯一保护措施只是一件联合国普通维和人员的防弹衣。

  ·浪漫:“我的夫人和伴侣”

  安南和夫人娜内·拉格尔格伦都曾经有过不完美的婚姻。娜内出身于瑞典法律世家,金发碧眼身材高挑的她被人称为“白雪公主”。1983年娜内被举荐到纽约联合国总部工作,结识了科菲·安南。一次她随安南在东帝汶访问时,一位男子冲向安南,大声哭了起来,向他叙述当地正在发生的悲剧。已经订了机票准备启程的安南不顾误机,与这位男子聊了一个多小时。安南的善良从此打动了娜内,“白雪公主”主动向“黑马王子”抛出绣球。1994年,两人终成眷属,两年后安南就任联合国秘书长,娜内辞去联合国任职,当了职业画家。夫妇俩都是舞迷,在联合国大楼的众多场合中,珠联璧合的“黑白配”总是众人目光的焦点。

  对安南来说,娜内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支柱。没有她在幕后的帮助,他几乎无法忍受持续的政治压力和全球生活的劳累。他常常喜欢将她称为“我的夫人和伴侣”。2006年5月20日,安南夫妇在中国的黄山兴致勃勃地锁上连心锁,他们对爱情的祝福定格在了摄影记者的镜头中。

  ·愤怒:“你是个过度发育的学生!”

  大喊大叫也不是安南的个性。埃克哈德曾说:“你从来不会听到安南提高嗓门说话,他最强烈的言辞是‘哦,老天爷’。”正如他的妻子所说的那样,他不相信大喊大叫会给人带来什么好处,至多产生消极的影响而已。多年来,安南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镇静的人,一个几乎从不会提高嗓音的人,一个从来不会发怒或者失去耐心的人,人们最多能从他连续不断的搓手和眼睛猛烈的颤动中,感觉到他内心的焦虑。

  2005年12月21日,温和的安南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罕见地发了火。英国《泰晤士报》一名记者问及安南儿子科乔在加纳“进口奔驰车时利用父亲政治地位避税”一事,安南当场指责该记者“厚脸皮”,并说:“这些年来你都像个过度发育的学生,令你的同事和同行羞耻,请你当一个称职的记者,不要再胡作非为。”

  ·未来:回家发起绿色革命

  2004年10月11日,安南在北京回答清华学生提问时就曾说出了自己退休后的打算——当个农民。他幽默地说:“我打算回加纳,建一个小农场,与那些进行农业劳动的人们一起劳作。当然不是整天呆在地头上。我要发起一次绿色革命,以支持农业发展。”

  余音绕梁:秘书长必须“脸皮厚”

  “我说话比较轻柔,所以很多人会忽视其实我是一个坚强、坚定的人。”——安南这样解读自己的克制性格。

  “他们需要有厚脸皮,他们需要有幽默感,他们应该从内心和外表都能笑得出来,如果需要,也可以笑笑自己。他们应该努力听取这个组织内部和外部的人士的意见,能够和世界各国的领导人有效合作,我想有这些素质也就够了。”——安南2006年1月给继任者提出了忠告。

  “国际足联有207个成员;而我们只有191个会员国。”——2006年6月世界杯开赛前夕,安南发表专文《我们多么羡慕世界杯》。

  “这不是自助餐,不是一个供你们挑来选去的菜单。”——安南2006年8月28日赴中东落实黎以停火,称联合国安理会1701号决议是“固定菜单”,希望黎以双方整体落实。

  “人权和法规对于全球的安全与繁荣是最重要的,如果美国保持自己的初衷,这一体制就能保持,当美国偏离了其最初的理想和目标,美国的那些海外盟友们自然就会感到困惑和麻烦。”——安南今年12月11日在美国密苏里州发表告别演讲。专家认为,严厉的措辞使安南成为联合国历史上首位以强烈批判美国政策为自己任期划下句号的联合国秘书长。

  “为什么不呢?”——安南的人生格言表现了他以极大的坦诚对待新生事物的性格。(麦麦/环球周末工作室)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630,000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安南”的相关新闻
第61届联大通过决议 向即将离任的安南致敬(图) (2006-12-15)
联合国大会表彰安南贡献 (2006-12-15)
中国政府赞赏安南十年来贡献 (2006-12-15)
潘基文宣誓就职将面临挑战 安南称留下遗憾 (2006-12-15)
外交部:中国政府赞赏安南10年来贡献 (2006-12-14)
安南呼吁建立公平民主的多边体系 (2006-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