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十大环球人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11:41 环球人物

  “阅读他们,了解世界。”看2006年风云变幻的世界,首先应“阅读”那些产生国际影响的人,特别是那些在相 关领域发挥重大作用的人。

  2006年5月,本刊正式启动“2006十大环球人物”评选活动。此后,评选小组历时7个月,根据读者网上投 票,同时参考专家评委会的评定结果,最终选出“2006十大环球人物”。他们是:

  政治类(3人):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伊朗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当选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经济类(3人):美国伯克希尔投资基金集团主席沃伦·巴菲特;孟加拉银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中国玖龙纸业董 事长张茵

  文化类(2人):中国台湾导演李安;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

  体育类(2人):中国田径运动员刘翔;中国篮球运动员姚明

  金正日 朝鲜核试验震动世界

  2006年,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受到举世关注,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领导的朝鲜进行核试验。

  2006年10月9日,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朝鲜当天“安全、成功地”进行了核试验,称其为“百分之百依靠朝 鲜人民的智慧和科技,能给朝鲜军队和人民带来幸福”。

  消息传出后,韩国政府立即发表声明,称这是对东北亚及世界和平的重大威胁。美国白宫则谴责朝鲜此举是向国际社 会的挑衅行动,要求联合国安理会立即采取相应行动。

  10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1718号决议,要求朝方放弃核武器和核计划,立即无条件重返

六方会谈 。10月31日,中、朝、美六方会谈团长在北京举行非正式会晤,三方一致同意举行六方会谈。12月18日-22日,第 五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在北京举行。各方重申通过对话和平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是各方的共同目标和意志,重申将认真履 行在2005年9月19日共同声明中作出的承诺,同意根据“行动对行动”原则,尽快采取协调一致步骤,分阶段落实共同 声明。

  内贾德 全方位挑战美国霸权

  美国《时代》周刊的执行总编辑说,如果《时代》只选一名“2006年年度人物”,那么伊朗总统马哈茂德·艾哈 迈迪内贾德会是唯一人选。2005年上任的内贾德,的确在2006年带给了世界一系列惊天波澜。

  2006年1月10日,伊朗宣布正式拆除核燃料研究设施上的封条。伊朗中止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开发正式恢复。 面对国际社会的压力,内贾德表示,伊朗决不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即使核问题被提交联合国安理会,也不会停止研发活 动。4月,伊朗宣布生产出纯度为3.5%的低纯度浓缩铀……此外,伊朗举行的一系列针对美国的军事演习,也引起了全球 广泛关注。内贾德屡屡发表的针对美国和以色列的强硬言论,如“美国、以色列和英国将从地球上消失”等,也总能成为国际 媒体的头条新闻。

  内贾德上台以来,特别是伊朗核问题出现危机后,国际石油价格、黄金价格和股市等都受到较大影响;中东局势也一 度阴云密布,“美国将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的猜测四处流传。

  有评论说,内贾德使2006年的国际政治出现了一些变化——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其推行“大中东民主计划 ”的战略遭遇严重挫折,美国和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力量对比向伊朗一方倾斜……2006年的内贾德,不只是一个应战者,更 是一个挑战者。

  潘基文 接掌困境中的联合国

  2006年12月14日,候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第61届联合国大会上宣誓就职,从2007年1月1日起 正式行使联合国秘书长职权。

  潘基文手按《联合国宪章》宣誓,称将按照“忠诚、严谨、公义”的原则规范自己的行为,履行联合国秘书长的职责 ,效忠联合国利益。他还在致词中说,他要努力使成员国恢复对联合国的信任。

  现年62岁的潘基文是联合国历史上第八任秘书长,也是继缅甸的吴丹之后,又一位来自亚洲的联合国秘书长。在此 前的联合国秘书长竞选中,潘基文得到了多数安理会成员国的支持。美联社称,他能得到常任理事国的一致支持,可谓“史无 前例”。

  有评论说,联合国多数成员国对潘基文的认可,也是对亚洲尤其是东亚政治作用的认可,因此,联合国选择潘基文的 同时,也意味着世界选择了东亚。但是,摆在潘基文面前的路并不平坦。他接管的是一个拥有9000名工作人员、年开销5 0亿美元的庞大机构,它在一些重要国际问题上效率不高,而且还在承受腐败丑闻的困扰。如何以中立的立场协调大国间的复 杂关系,保证联合国有效运转,将是潘基文面临的重要挑战。

  沃伦·巴菲特 赚钱给慈善铺路

  “股神”沃伦·巴菲特2006年被人记住,并非因为他赚了很多钱,而是因为他捐了很多钱。

  2006年6月25日,巴菲特宣布将逐年捐出其个人财产的85%用于慈善事业,总额达370亿美元。这是迄今 全球数额最大的一笔善款。

  巴菲特现年76岁,个人财产超过440亿美元,连续多年在世界富豪榜上位居第二。他纵横投资市场几十年,屡屡 创造财富传奇。其控股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从1965年至今,投资收益年均增幅超过30%,堪称奇迹。

  多年来,巴菲特对慈善事业捐献甚少,引来了许多批评声音。但实际上,巴菲特夫妇在上世纪60年代就成立了自己 的慈善基金会。其妻2004年去世,是促使巴菲特决定捐献巨额财产的重要原因。他最初的计划是,自己去世后将财产留给 妻子,由她将其用于慈善事业。

  巴菲特的慷慨震动了整个世界,也在中国引发了“中国富豪为何缺位慈善”的大讨论,“富豪缺乏正确财富观”、“ 富豪捐款没有积极性”、“富豪患上公益冷漠症”等,一时成为最热门的话题。这无疑极大地刺激了中国富豪阶层。2006 年8月,香港富豪李嘉诚宣布,将至少捐出个人财产的1/3(约87亿美元)用于慈善。内地很多富豪也纷纷表示,将加大 对慈善事业的投入。这也许就是巴菲特效应的作用。

  穆罕默德·尤努斯 为穷人创造希望

  2006年10月13日,诺贝尔和平奖第一次把目光投向政治及宗教界之外,将荣誉给予一位经济界人士——来自 孟加拉国的银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

  很多人认为,尤努斯完全有资格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因为他成功实践了在无担保情况下向贫困阶层发放小额贷款 的模式,推翻了经济学界的一些成见,并告知世人:市场经济可能制造贫困,但运用市场手段也能战胜贫困。

  尤努斯在东巴基斯坦(现孟加拉国)生长,并接受大学教育;1965年赴美留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71年 孟加拉国独立,尤努斯回国任教。1974年,孟加拉国发生特大饥荒,尤努斯看到乞丐成群、饿殍遍地,对自己研究的经济 学理论产生了深刻的怀疑。

  不久后,尤努斯辞去教职,致力于帮助穷人。他发现,穷人并不缺乏生存的智慧和技能,他们需要的不是施舍,而是 富人们看不上的少量创业资金。

  1983年,尤努斯创办的格莱珉银行正式营业,专门向贫困阶层提供贷款。让所有同行跌破眼镜的是,格莱珉银行 贷款的还款率竟然超过99%,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至今已帮助近400万名贷款人摆脱了贫困。

  “在将贫困送进博物馆前,我绝不休息。”2006年,尤努斯让人记住的不仅仅是他这句话,而是他为穷人解困的 探索之路。

  张茵 “废纸大王”化身女性典范

  2006年10月11日,张茵——一位此前“不为人知”的女性,以270亿元人民币的身家,成为2006年度 胡润中国百富榜的首富。

  现年49岁的张茵,上世纪80年代初在深圳工作,接触到纸类贸易。1985年,她带着3万元人民币到香港创业 ,开始了废纸回收业务。在香港赚到“第一桶金”后,商业触角敏锐的张茵和丈夫一起奔赴美国,在1990年创建了美国中 南有限公司,采购美国当地的废纸,通过海运销售到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进行再造纸生产。这使她积累了坚实的财富基础。

  1995年,张茵在广东东莞建立玖龙纸业,进军包装纸造纸行业。之后,玖龙的规模快速扩大,2005年成为中 国第一、世界第八的造纸巨头。

  迄今为止,在众多关于张茵的报道中,鲜见负面新闻。有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张茵几乎白手起家,创富过程 完全靠辛苦打拼;平时为人低调,不事张扬,等等。

  现在,“首富”张茵的创富历程,已然成为中国女性的创业典范。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英国广播公司等国际媒体对 张茵的报道,表明她的典范效应,已超出了自己的国家,成为跨国传奇。

  奥罕·帕慕克 揭露“时代真相”

  2006年10月初,瑞典文学院授予土耳其小说家奥罕·帕慕克诺贝尔文学奖,原因是他“在探索故乡忧郁的灵魂 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

  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帕慕克发表演说,回顾自己的文学成长之路。这次长长的演说,让听众感受到了帕慕克的亲 近,以及帕慕克文学的传统味道。

  54岁的帕慕克认为,他和一个泥瓦匠没什么区别,只不过他用词语构筑一个新世界,而泥瓦匠则是用砖头建房子。 他不是多产作家——从事写作20年,只出版过7本小说和1本自传;他不好动,除了在纽约做访问学者的3年,一生中的其 他时间都呆在伊斯坦布尔那套被称为“帕慕克公寓”的5层小楼里。

  有文学评论家说,帕慕克说出了时代的真相。他是一个东方作家,在他的小说里,无论是发生在今天的故事,还是远 在中世纪的传奇,都离不开“东方—西方”、“理解—拒绝理解”这样的主题。因为帕慕克的小说,这些正在被遗忘的“时代 真相”,再次受到重视。

  李安 征服全球电影界

  凭电影《断背山》,李安荣获第79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成为获此荣耀的首位华人。

  近年来,得到美国好莱坞片约的华人导演不少,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局限于功夫片题材、种族认同和文化差异等话题, 在整体上难有突破,因而游离于美国电影业边缘地带。唯有李安能够不断游走于不同题材之间。从“父亲三部曲”到广受好评 的《理智与情感》、《冰风暴》,再到科幻片《绿巨人》及席卷全球的《断背山》,求新、求变的精神,使李安成为兼具艺术 生命力和商业号召力的人物。不同种族的观众,以及银幕后那只看不见的手——商业资本,都对他投下信任的一票。

  《断背山》原著作者安妮·普劳克丝曾说:“我曾经想,一个来自中国台湾、生长在都市的导演,怎么才能把握这个 美国西部乡村牛仔的故事?李安能够抓到精髓吗?幸好,他准确地把小说中的想象化为现实,超出了我的文字所能描述。”超 越种族、性别的标签,于中西文化间探究人性的共同点……这些或许就是李安与《断背山》感动世界、征服2006年美国主 流电影业乃至全球影视界的最主要原因。

  姚明 在NBA发动“革命”

  几年前,姚明登陆美国之时,不少美国人说他是一个“只会盖帽的中国大个子”;而今,美国人再谈论姚明时,得加 上很多前缀和后缀。作为一名中锋,他的球艺近乎完美,甚至使NBA的中锋概念发生了“革命”——中锋已不能再像以前那 样只靠身体和力量吃饭了,而是要更平衡、更全面,就像姚明那样。

  从2006年开始,姚明的价值不再局限于篮球方面。他的成就加上他内敛、稳重又不失

幽默的气质,被很多商家看 中。人们无法考证商家从姚明身上获得了多少收益,但从他们争先恐后地和姚明签约来看,其收益要比投入多得多!而且,对 于很多商家来说,姚明也意味着巨大的商机:中国企业可以通过他打入美国市场;而美国企业更可以以他为桥梁,在中国赢得 关注。甚至可以说,姚明进入NBA的意义,类似于当年的“乒乓外交”,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两国人民相互的看法——他明朗 、稳重、彬彬有礼的形象,堪称中国人给美国人最好的名片;而他在美国所获得的尊重和礼遇,也在向中国人传递一个信息: 美国人民还是友好的!

  姚明不仅是篮球巨星,更是中国的“文化大使”。

  刘翔 改变世界田径格局

  自从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夺得110米栏比赛冠军后,刘翔就已是世界著名的体育巨星了。但在2006年, 刘翔更让世人吃惊——10次参加比赛,8次获得冠军,令其他选手只能望其项背。更耀眼的是,7月份,他在瑞士洛桑以1 2秒88的成绩打破了世界纪录。

  在短跑项目上,刘翔以一个黄种人的身份遥遥领先于其他选手,使世界田径界的格局发生了一次巨变——短跑项目不 再把黄种人排除在外。刘翔的异军突起,也对110米栏项目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首先是在训练方法上掀起了一 次革命。以前的110米栏训练,都把纯速度训练放在首位,选手们的跨栏技术训练相对滞后,但刘翔一次次夺冠改变了这一 切,证明了技术的重要性;其次,刘翔的出现,使得110米栏项目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可以说,他对110米栏的贡献 ,能和当年乔丹对篮球做出的贡献进行类比。110米栏成就了刘翔,而刘翔则将110米栏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