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沙尼亚怕历史争议引动荡 立法拆迁苏军烈士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6日08:05 国际先驱导报

  由于担心历史争议引发国内局势动荡,爱沙尼亚决定挪走墓地、息事宁人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杨德洪发自塔林 苏军是“解放者”还是“侵略者”?关于苏军烈士墓的去留之争,最近在波罗地海小国爱沙尼亚又掀波澜。

  1月10日,位于波罗地海地区的爱沙尼亚通过一项法律,该法律允许将苏联军人的尸骨迁移出爱首都塔林,并允许拆除相应的纪念碑。这项工作计划于今年5月份启动。

  引起争议的苏军解放塔林纪念碑及苏军烈士墓位于塔林市中心的堆尼斯米亚基山丘上。其实在爱沙尼亚通过这条法律之前,围绕这座苏军烈士墓的去留之争,已经在这个波罗地海小国持续了很长时间。

  在反法西斯战争期间,共有5万多名苏联阵亡军人被埋葬在爱沙尼亚土地上。但一部分当地人并不念苏军的好。回顾历史,虽然1944年11月苏联红军帮助当地人赶走了德国法西斯,爱沙尼亚赢得解放,但并未赢得独立,而“加盟”苏联。而在此之前的1940年,苏联曾根据“苏德密约”,将爱沙尼亚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也正因为这些历史恩怨,认为苏联红军是侵略者的声音在爱沙尼亚一直存在。

  “被别人统治或者说管理已经贯穿了这个国家的历史,这是不可否认和更改的。”当地

出租车司机弗拉季米尔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搭乘他的车来到车水马龙的塔林市中心,一个青铜铸造的红军战士孤零零地站立在雪地里,白雪覆盖了肩膀,让人备感凄凉。

  1991年爱沙尼亚脱离苏联而独立后,极端民族主义势力认为纪念碑是苏军占领和苏联统治的象征,声称要“将红色纪念碑从塔林市中心抹去”。2006年5月20日深夜,4名青年竟用油漆将铜像涂抹成蓝黑白三色(爱沙国旗颜色)。极端民族主义势力的行为激起了支持苏联红军的爱沙尼亚人的抗议,他们甚至一度组织护卫队保护青铜战士。由于担心苏军烈士墓引起国内对立情绪,爱沙尼亚当局动了挪走墓地、息事宁人的念头,于是便有了今年1月10日通过的法律。

  当然,并非所有的爱沙尼亚人都支持搬迁,占爱沙尼亚人口将近30%的俄罗斯族人表示强烈反对。搬迁甚至引发了外交冲突,俄外交部18日召见了爱沙尼亚驻俄罗斯大使,谴责“对烈士灵魂的亵渎和侮辱”。而在召见大使前一天,爱驻圣彼得堡领馆的玻璃被砸。

  苏军烈士墓命运各不同

  由于各国与苏联的恩恩怨怨,苏军烈士墓也有着各种不同的际遇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刘左元 本报记者张碧弘、徐铃德、邹大鹏发自莫斯科、柏林、华沙、哈尔滨 为纪念二战期间苏联红军阵亡将士,中东欧国家、独联体部分国家、中国都曾修建了不少陵园和纪念碑。那么他们今天的命运又如何呢?本报记者进行了实地调查。

  俄罗斯:瞻仰烈士成结婚风俗

  “忘记历史是可耻的!”听说爱沙尼亚要拆迁苏军烈士墓,老红军弗拉基米尔拍着桌子说。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现在是莫斯科大学的教授。卫国战争期间,他是参战师生中为数不多的生还者,弗拉基米尔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人们记得我,是因为我活着,人们记得他们,是因为刻在了纪念碑上。”

  无论是莫斯科、圣彼得堡,还是沃罗涅日、符拉迪沃斯托克,俄罗斯导游必定会带领记者去当地的无名烈士墓瞻仰。即便在苏联解体十多年后的今天,许多俄罗斯青年男女结婚当日,仍会沿袭父辈传统——去无名烈士墓献花、合影。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一些独联体国家,苏军烈士墓仍被视作所在城市的地标性建筑。

  肖林在乌克兰首都基辅工作,他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基辅有座“母亲山”,是著名的卫国战争纪念地。“不可能,谁敢啊?”肖林对当地是否会拆迁苏军纪念碑表示惊讶。“当地人对苏军纪念碑都很尊重,每年5月都会举行大型纪念活动。”

  “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的苏军纪念碑挺高的,就在总统府旁边。那边经常有活动的,一般游行的队伍都在那里聚集。”在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的周万量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当地人结婚的时候都会去纪念碑,结婚车队遇到有纪念碑的地方都会一起鸣笛,新婚夫妇在纪念碑下的长明火边放飞鸽子。“我们的老师说,选择在纪念碑下结婚代表铭记战争,放飞鸽子象征期望和平。”

  德国:187块墓碑曾遭损毁

  中东欧国家多少与苏联都存在一定历史恩怨,但在苏军烈士墓的处理上都表现出了应有的尊重。

  一名红军战士拯救一名德国儿童的12米青铜雕像至今矗立在德国柏林,墓碑林立在它的四周,场面十分壮观。这里长眠着7000多名苏联红军战士。德国境内共有大小500处苏军公墓和纪念碑。据统计,光攻克柏林一役,苏军就阵亡10万多人。由于公墓保护的好坏直接牵动着德俄关系的神经,苏军墓碑受到了德国政府的精心保护。除了每年投入500万欧元对其进行修护,德国领导人每年都出席在这些地方举行的纪念活动,悼念当年与德军作战牺牲的英雄。但2006年5月3日夜,在葬有2000名苏军士兵的莱比锡公墓,187块墓碑被不明身份的人损毁。消息传开,德外交部立即发表通报,严厉谴责了这种恶行,并承诺将受损墓地在最短时间内修护。德国民众反应也很强烈,认为这种为十分野蛮,给德国丢人。墓碑被损3天后,一对新人特意在莱比锡苏联红军纪念碑前结婚,表示对这些远在异国他乡长眠烈士的敬意。

  “我对他们怀有深深的敬意,因为是苏联红军解放了华沙,解放了整个波兰。”波兰老人贝娅塔在华沙苏军战士墓纪念碑前对《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动情地说。二战期间,为解放波兰,60万苏军战士在这里倒下。目前,波兰全国各地有数百处颇具规模的苏军墓地。历史上,沙俄曾三次参与瓜分波兰;二战初期,苏联出兵占领波兰东部,制造了杀害两万余名波兰军官的“卡廷森林惨案”。波兰人至今认为社会主义是苏联人开着坦克强加给他们的。1989年社会主义制度垮台后,与苏联有关的纪念碑纷纷被拆除,唯独遍布各地的苏军战士墓得到较好的保存。

  波兰学者托马舍夫斯基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说:“对我们波兰人来说,墓地是神圣、祥和的地方,是绝对不能随意拆除和迁移的。就让他们在那里安息吧,这并不妨碍谁。”波兰老兵协会秘书长卡林诺夫斯基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抹杀苏联红军的功绩无异于否认遭受纳粹侵略的历史。

  中国:受到人们细心照顾

  “为中国的自由与独立,在解放东北作战中牺牲的苏军英雄们永垂不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苏军烈士纪念碑静静地伫立在黑龙江省博物馆前。在这个城市寸土寸金的“黄金地带”,纪念碑与其周围栅栏构成的小广场透出的庄严让人不禁肃然。

  与处于闹市、每天伴随川流不息人群的纪念碑不同,哈尔滨市苏军烈士墓地在哈尔滨文化公园内享受着独有的安静,园内白雪上的足迹清晰可见,来此悼念的俄罗斯友人络绎不绝。公园工作人员马冒与同事每天都要在墓地外巡视,守护这里的英灵。他说:“为了保持环境,墓地并不对中国人开放,不过,许多抗联老战士和哈尔滨市民每年都会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带上鲜花,在门外看一眼这些长眠于此的朋友。”

  1945年8月,苏军以伤亡3.2万人,其中阵亡8000人的代价歼灭了占领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有力支援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了纪念这些为中国作出牺牲的红军战士,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都建立了烈士纪念碑或烈士陵园,供后人瞻仰。尽管当年苏军在占领东北后,部分苏军士兵军纪败坏,做出了令人遗憾的事情,而且后来中苏关系恶化,但中国人民并没有为此改变对苏联红军阵亡将士的尊崇。“中国人民一直细心地照顾着这些长眠于此的老朋友!” 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副站长邢晓莹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年末,由于修建地铁的缘故,原辽宁沈阳火车站站前的苏军阵亡将士纪念碑被迁往他处安家。而中方是在充分征求俄方的意见之后才作出决定的。对于中方的诚意,俄方表示感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