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随白宫发声成外交政策晴雨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5日10:07 国际先驱导报

  从对纳粹占领区的广播,到整个冷战期间针对苏联的宣传,再到上世纪80年代对中国的“噪声不断”、“9·11”后的“反恐使命”以及近来把重心调整到中东、朝鲜、古巴,成立65年的美国之音国际广播电台,一直是美国政府外交政策的“晴雨表”与“总体宣传”的重要工具

  美国之音随白宫“发声”

  美国之音65年来的变化,实际上是和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心联系在一起的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周庆安发自北京 美国之音日前宣布,从今年10月起将取消广东话、泰语、乌兹别克语等的广播,并将相关资源用于增加对中东、朝鲜和古巴的广播。有关改变是布什2008年财政预算案一部分,这也是美国政府对外宣传重心再次作重要调整的标志。美国广播事业委员会发言人拉里·哈特对取消上述广播表示遗憾,并表示所取消的大体上是听众日益萎缩的节目。

  而在去年通过的2007年度财政预算中,美国之音的俄语广播从2007年1月1日起也被取消。这一天距离冷战铁幕拉开已经整整60年了。即便是距离冷战结束,也过去16年了。

  美国外交政策“晴雨表”

  美国之音之所以受到关注,不仅因为它是由美国政府出资、禁止对国内广播的国际广播电台,更因为它是美国外交政策调整的“晴雨表”。

  美国之音开播于炮火纷飞的1942年2月24日,最初以英语和德语进行广播,随后又开播了日语广播。美国之音的声音迅速传遍了整个欧洲和太平洋战场。

  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美国之音也在1947年2月17日迅速开播了对苏联地区,并辐射整个东欧的俄语广播。美国之音在颠覆苏联和东欧政权的舆论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较典型的是1962年猪湾危机发生后,美国之音对古巴、苏联和东欧地区的广播,受到了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肯定。

  美国之音历来视亚洲为其工作重点。东欧剧变后,美国之音加强了对中国大陆地区的广播。1990年,美国之音不同频段的单日普通话广播累计达到32.5小时,90年代中还开通了藏语广播。

  在1991年南斯拉夫解体之后,美国之音于1993年2月21日迅速开播了克罗地亚语节目和塞尔维亚语节目,以宣传美国的巴尔干半岛政策。911事件之后,美国之音迅速增加了其阿拉伯语的广播,随后又加大了波斯语的广播。

  逐步走向“没落”

  

  对于美国之音的宣传投入,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曾经很直率地说,“在宣传上花一个美元,就等于在国防上花五个美元”。而在冷战结束后,美国许多公共外交部门都受到了裁减,唯独美国之音的生存空间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还有所加强。

  这也应了美国蒙默斯大学助理教授张巨岩的发现。他认为,在近几年的国际斗争中,美国人已成功摸索出了集媒体、外交、公关、广告、军事和人道主义援助等各种手段于一体的“总体宣传”(integrated propaganda)模式。美国之音就是公共外交的“总体宣传”重要工具。

  作为美国政府出资并且履行一定宣传使命的媒体,美国之音新闻时事类节目约占总体内容的60%,重点介绍的是对象国发生的危机和负面新闻,这也使得它所标榜的“真实客观”大打折扣。

  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之音播出布什讲话的同时,也播出了本·拉丹的讲话,这直接引发了当时的美国之音主席被免职。2005年4月,美国之音宣布将其总部的部分职能转移至香港办公室,并招募8名员工。对此,14名国会议员联名给美国之音总裁写信,反对这项决定。信中说,“我们很难相信,雇佣了非美国国籍员工后,美国之音还能履行其传播美国价值的使命。”据了解,各界的反对使美国之音的决定至今没有下文。

  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美国之音的变化,实际上是和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心联系在一起的。然而美国国际广播局的主席肯尼斯却在2006年的一次国会听证会上说,目前发展中国家收听美国之音的人越来越少。这就意味着,如果美国不及时调整自身的外交政策,单纯依靠大投入的意识形态输出,美国之音的命运也会和美国公共外交的命运一样面临尴尬境地。

  中美关系中的“美国之音”

   对几代中国听众而言,美国之音的腔调屡有转折,其背后折射的则是中美关系的变化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胡宇廷发自北京 “哪里是美国的外交重点,美国之音就会广播到哪里。”65年来,美国之音的宣传对象从苏联至中国,从中东至朝鲜古巴,几经变迁与兴衰。

  而对几代中国听众而言,美国之音的腔调屡有转折,其背后则是中美关系的变化。

  量身定做“糖衣炮弹”

  “记得小的时候,对那些反革命分子,在宣判他们的罪状时,有一个常用的词——偷听敌台广播。”

  一位老人回忆说,五六十年代时,家里买了台熊猫牌半导体收音机,他好奇地将滑键打到短波上,一个声音把他吓了一跳:“莫斯科广播电台……”天呀,这不是“苏修”的反华广播嘛!他像只受惊的兔子,刷地一下就跳了过去。惊魂未定的他还未在一个新频段上站稳,就听到一首好听的音乐。正暗自高兴,更大的惊吓又来了:“后来才知道,那是美国之音的开始曲。”

  那个时期,历经在朝鲜的对抗,接着是围绕西藏、台湾的分离与反分离,中美两个没有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上方,几乎始终盘旋着紧张的空气。其时的美国之音,广播重点虽以苏联为首,但新中国也是其重要的渗透对象。

  当时中国听众用短波收听得到的海外广播中,美国之音的“功力”首屈一指,频道最多,而且普通话时间也最长。在众多回忆者的印象中,这个“敌台”节目语言颇具煽动力、播音员发音充满磁性,音乐也很好听,但在“糖衣炮弹”下面,裹着“恶毒攻击我们的社会主义”的内容。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之音在中国的名气要比在其本国大得多。它自1942年由美国战时情报局成立起,即专司对外工作,禁止向美国民众广播,“以防止政府垄断某个新闻媒体而向民众发声。”它的中文部初时以普通话和广州话播放一小时,后来扩大,并加入闽南话、潮州话等方言的播音,针对不同“需要”量身定做。

  翻开1950年11月中下旬的《人民日报》,集中了一批对美国之音的批判文章,有国营十七棉纺厂的萧达荣表示“今后决心不再收听反动造谣的美国之音”的,有天津五金工会的于浪痛斥“听反动造谣的美国之音可耻”的,有的报道“上海公安局根据群众检举逮捕美国之音情报员”,还有的报道“燕大教员座谈会致函政务院建议取缔收听美国之音”,等等。

  一度令收音机脱销

  当年在工厂当维修电工的余影清楚地记得,1974年8月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了短短3分钟的辞职讲话,“以哽咽的声音结束”。

  那时很少有电视,他是从广播中听来的——善揭他国之丑的美国之音,直播了母国的这一因水门事件丑闻而导致的总统下台事件。

  这位电工当时的感觉是,“这老头真可怜!”正是这可怜的老头,让美国之音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走红中国,得到无干扰的收听。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改善的新篇章,他下台四年后的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现任凤凰网副总裁的乔海燕在他的博客上回忆到,1976年10月8日的半夜,他的百泉牌收音机里传来美国之音的声音:“据北京消息灵通人士提供”的消息,“江青、王洪文、张春桥等已经被逮捕。”他既惊且疑,直到10月16日有了确切消息,才敢放开议论。

  美国之音在大陆的影响达到最高点,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当时一度出现半导体收音机脱销情况。

  当然,即使在此时期,美国之音也并非完全“友善”。同样在1979年建交后不久,美国国会违反《中美建交公报》,通过干涉中国内政的《与台湾关系法》,到1982年,中美发表第三个联合公报,美方承诺逐步减少并最终停止售台武器。两面的做法一直延续至今,而美国之音也一直在为他的“出资人”积极辩护。

  公信力一落千丈

  1999年5月,当一位中国青年收听美国之音后,他的愤怒有如火上浇油: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美国导弹轰炸,三名中国记者牺牲,美国之音却宣称“美国导弹的‘误炸’是可以理解的,中国方面在炒作和扩大事态,缺乏合作和解精神”云云。

  从1989年的政治风波、最惠国待遇、银河号事件、人权斗争、李登辉访美、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李文和事件、考克斯报告、南海撞机事件、美国对台军售……一系列不负责任的报道与评论,使美国之音本已不多的公信力一落千丈。

  绝大部分中国听众在此间都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美国之音受到来自其上层严格的政治指导,毫不犹豫地为美国辩护,美国之音的“客观公正”一定不能和美国利益发生冲突,对中国则是吹毛求疵的批评,包括讲假话和搅混水。

  新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古老”的广播越来越失去受众,缺乏公信力的美国之音也逐渐走下坡路。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