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首位华裔议员参选期间曾在街上被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3日18:45 中青在线(来源:青年参考)

  自从她宣布参选以后,人身攻击和威胁始终尾随着她。她曾在街上被踢,接过很多恐吓电话。有些人质疑她不是英国人,没有参选资格……卢曼华说,是中庸、调和的性格帮助她成为欧洲第一位华裔议员。

  本报特约记者 苗乃川

  1 “悲情城市”的华人女议员

  3月10日,英国北爱尔兰地区的贝尔法斯特传来消息:在这个显得有点偏远的城市,产生了欧洲第一位华裔议员。她就是卢曼华,或者按照当地人的称呼,安娜·卢。这位来自香港的中年女性,已经在英国生活了32年。她有着略微发福的亚洲人的小个子,典型的写满“和气生财”的华裔圆脸,以及粤语和北爱方言互相混合的口音,似乎与这个地区绞肉机一样的残酷政治氛围格格不入。因此,她的当选成为北爱此次选举的亮点之一。

  多少年以来,贝尔法斯特一直在扮演“悲情城市”的角色。一旦卢曼华的名字出现在媒体上,一定是和“爱尔兰共和军”、“爆炸”、“恐怖主义”等名词联系在一起。英国在几个世纪前吞并了爱尔兰,随即大量殖民并屠杀当地居民,从此在爱尔兰的土地上,英国清教徒和爱尔兰天主教徒结下了深仇大恨。1921年英国和爱尔兰终于签订英爱条约,允许其南部26郡独立,北部6郡却仍归英国,原因就在于经过几个世纪的殖民活动,当时这个地区的英国人数量超过了爱尔兰人,所以当地民众投票决定北爱前途时,自然是占多数的英国人要求保留北爱为英国的领土。这就是北爱尔兰的由来。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北爱亲英的清教徒和要求独立的天主教徒之间的斗争武装化。北爱地区进入了血战和恐怖袭击不断的年代。因为这种局面,1972年北爱尔兰的自治权被取消,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恢复,北爱议会也被关闭。

  今年3月7日,北爱尔兰开始就重新组建权力分享的自治政府举行选举,170万选民投票选出组建北爱联合自治政府地方议会的108个席位。此次选举结果将奠定未来该地区的政局结构。早些时候,英国首相布莱尔和爱尔兰总理伯蒂·埃亨呼吁北爱尔兰的政界人士抓住这次历史性的时机,恢复北爱尔兰的自治。英国民众也绷紧了神经,祈祷这次选举能给脆弱的北爱和平进程增添新的动力。

  目前选举结果已经出来,主要的新教党派,即民主统一党,在议会108个席位中赢得了36席。主要的天主教政党,即新芬党,则赢得了26个席位,新芬党也是激进的北爱尔兰共和军的政治组织。而卢曼华代表的是走中间路线的跨族群同盟党,致力打破长期以来新教徒和天主教徒按照宗派投票的传统。

  中国僧人走在荷兰

阿姆斯特丹街头,这里有一个中国城及一个中国寺庙。中国人的足迹已经遍布欧洲。

    2 顶着威胁参选

 

   卢曼华现年56岁,32年前移居北爱尔兰,当选前是北爱华人福利协会总干事,是一名专业社工。她在自己代表的南贝尔法斯特区获得了3829张选票,稳稳当当地坐上了议员席位。但这之前的种种艰辛却是说不完的。

  贝尔法斯特本身就是一个族群冲突严重的地区。尽管冲突中的两派于上世纪90年代签订了一个脆弱的停火协议,暴力和恐怖活动却没有真正消停过。去过贝尔法斯特的人对这个城市的第一印象就是破落。因为多年的武装冲突,这里的经济一直发展不畅,排斥其他族群的极端主义仍然有很大市场。另外,北爱地区也是英国最大男子主义的地区,女性权利经常受到侵害,更不用说参政议政。

  由此可以想见卢曼华的参选之路有多么不易。事实上,自从她宣布参选以后,受到的人身攻击和威胁始终尾随她直到现在。她曾在街上被踢,接过很多恐吓电话。有些人给她打电话,质疑她参选的资格,说她不是英国人,没有参选资格,还侮辱她。有一家极右翼网站将她的照片与一些色情照片一起登在网页上。

  对于这一切,卢曼华在发表当选感言时平静而宽容地说:“我非常不想被人视为少数族裔代表,但我确实想挑战一下这里的种族隔离文化,推进派别融合,鼓励人人相互尊重。”

 

   3 自称道家 呼吁族群和解

 

       卢曼华的高票当选出乎一些政治分析人士的预料。在这次选举中,大家都关注的是民主统一党和新芬党两派之间的角逐。而卢曼华代表的跨族群同盟党以及她的当选,代表了当地另一种声音,那就是跳出政治派别的你死我活的斗争,走温和的中间路线。

  卢曼华说:“我信奉道教,不是基督教徒,而且我天生就不是橙色或者绿色。我是真正地处在中间。”这里的橙色和绿色代表两大政治派别。

  在爱尔兰国旗上有面积均等的三种颜色:绿色代表信仰天主教的爱尔兰人;橙色代表新教及其信徒;白色象征天主教徒和新教派教徒之间永久休战、团结友爱。卢曼华的意思即自己是团结橙色和绿色的白色力量。作为一个信奉道家的人,她深谙阴阳两种力量互相作用的道理,像其他中国人一样,中庸、调和的性格和她的华裔背景不无关系。

 

    4 华人参政的标志性事件

 

  卢曼华的当选,对英国乃至欧洲的华人社团来说,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以英国为例,华人小区在英已有150年历史,是英国第三大少数民族,每年单是餐饮业便有15亿英镑(225亿元人民币)的税收,但华人在英国政治事务上一直没有自己的声音和代言人。卢曼华是第一位进入英国政坛的华裔议员。她说:“(选举中)华人社区对我的支持很大。”她还指出,很多华人在北爱住了30年,今年是第一次投票。这反映了华裔族群在参政议政方面的觉醒,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当然,卢曼华的政治路线是中间路线,主张不偏不倚,促进族群和解。她甚至在发言中特意提到自己的选票来自各派,有意淡化自己的族裔和派别色彩。在这方面,不少国内外的媒体为了吸引眼球,都对她的政治色彩有所曲解,国内很多媒体也争相报道,把她的当选和华人民族自豪感联系在一起。实际上,这位已经在英国生活32年的华裔女议员尽管有中国血统,她即将扮演的政治角色却是英国的、贝尔法斯特地方的。

 

    5 欧洲华人参政兴趣提高

 

  长期以来,华裔在国外一直被看作是沉默的一群。他们是勤勤恳恳的餐馆老板、工程师或商人,是低调而喜欢扎堆的东方人。在经济上,华裔始终以其勤劳和聪明鹤立于各少数族裔之上,然而在政治领域,华裔却是最没有建树的一支。这一方面与中国人传统教育中压抑个体表达有关,“枪打出头鸟”,“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莫谈国事”……这些每个中国人都烂熟于心的俗语,既反映了也塑造了中国移民对待当地政治的态度。另一方面,几个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就在政治方面对华裔移民采取歧视态度,将华裔和其他少数族裔排斥在政坛之外,这也挫伤了华裔族群的参政积极性。

  近年来一个可喜的变化是,海外华人的参政兴趣不断提高。这有历史的原因:新一代移民西方的华人多是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精英,不像老一代移民到达目的国后,穷毕生精力为生存奋斗而无暇他顾,而且这些老移民的第二代也在父辈打下的经济基础上完全融入了当地社会。从而使华人参政有了人才储备。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国力的提升,华人在国外也越来越受尊重,许多国家开始重视华人的政治呼声。这为华人参政准备了合适的环境土壤。

  目前,据欧洲媒体评论,华人在各国当地政治中已经成为一支“重要力量”。去年美国中期选举中,多名华人当选州议员或市议员,北加州有38名华裔候选人参选;在加拿大,大多伦多地区市级选举共有44名华裔候选人参选,最终10人脱颖而出,创造了华人积极参政的纪录。

  相比以各国移民为基础的北美社会,欧洲各国多是民族国家,华人参政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所以步伐也比北美华人要落后许多。但我们也可以看到近年明显的发展变化,例如为了使英国的华人更好地参政议政,去年11月初40多名英国华裔团体的代表在英国上议院启动了一项“英国华人参政计划”。英国目前有华人工党、华人保守党和华人自由民主党3个政党;在法国,随着总统选举的临近,各个侨团也十分活跃,鼓励法籍华人参加投票,并通过选举表达族群的正当要求。

  卢曼华的当选,是近年来华人参政的一个突破,他们当选后,必然能为所在国和社会贡献力量,从长远上还能促进各国和中国友好关系的发展。因此,我们理所当然地要祝福卢曼华,而且她之后希望有更多的欧洲华人能进入当地政坛。(发自斯德哥尔摩)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