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人民战争”大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9日13:03 《环球人物》杂志

  扛起“人民战争”大旗

  20世纪90年代初,普拉昌达与尼泊尔其他共产党人一样,主要从事地下活动。当时的尼共四分五裂,形成多个派别,其中一派参加议会选举,成为参政党。但普拉昌达坚持认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运动不应当向“资本主义”主流政治妥协。1996年2月,他和军师巴布拉姆·巴特拉伊向政府提出了包括推翻君主立宪制、废除不平等条约等40项政治主张,要求政府立即回应。但当时的德乌帕政府未能在最后期限来临前给予答复。于是,当年2月13日,普拉昌达率众从加德满都转移到西部罗尔帕县的深山老林里,开始了武装斗争,揭开了尼共(毛主义)“人民战争”的大幕。

  “当时,我们的队伍只有一百来号人,唯一的武器就是两支破旧不堪的短枪,其中一支还不能用。我们联合当地的贫苦农民,用自制土枪袭击防卫薄弱的偏远警察哨所,缴获他们的武器;也想方设法从黑市上买一些武器;后来索性培养自己的工程师,办地下工厂,自造武器。罗尔帕县是‘人民战争’的起点,因此,同志们亲切地称它为‘尼泊尔革命的延安’。”

  短短半年,普拉昌达就发动了5000起小规模袭击,他旗下游击队的规模也随之壮大。但此时,尼政府仍对他们不屑一顾,甚至认为他们不过是小打小闹的“恐怖分子”。但到了2000年,政府军才猛然发现,普拉昌达的游击队已人数过万,控制或影响着尼泊尔的半壁江山。

  普拉昌达回忆说:“在罗尔帕,我们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外人要想进入,就必须拿到我们开的‘路条’。在根据地,我们建立起自己的‘人民政府’,设立了‘人民法庭’、税务机构,行使‘政府’权力。此外,我们还开办了许多中小学校,战士们和贫困村民的孩子都可以免费接受教育。为帮助村民解决经济困难,我们建立了‘金融合作社’,办起了各种小型工厂。这不仅使游击队在衣食住行方面实现了自给自足,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满足了村民们的生活需要⋯⋯”

  “为我定做暗杀计划”

  尼泊尔政府军终于坐不住了,开始展开大规模的“围剿”行动。搜捕普拉昌达,自然是“围剿”行动的首要任务。不过,普拉昌达始终“神龙见首不见尾”。据说,他和其他尼共(毛主义)领袖都同时拥有至少3部电话,每部只与一位特定领导人联系。因此,就连游击队其他领袖也无法得知普拉昌达的确切行踪。按照尼共(毛主义)的纪律,除非情况特殊并有严密的安全措施,否则,任何两位领袖都不得同时在一个地方过夜。当领导人召开重要会议时,士兵们会在方圆5公里内严密布防。

  在尼泊尔10年内战中,为了便于指挥战斗和确保自身安全,普拉昌达曾在印度秘密居住了5年多。尼国内有人抨击普拉昌达这是“卖国投敌”。普拉昌达则解释说:“印度把尼泊尔反政府武装列入恐怖组织名单,对包括我在内的尼共(毛主义)领导人都恨不得全部抓进监牢,真正保护我们的是侨居印度的尼泊尔同胞。”

  在印度,普拉昌达曾多次逃过警方的追捕。2005年初的一天晚上,他原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会见尼共(毛主义)的另一位领导人。但由于时间太晚,他听从妻子的建议,将会见改为次日。结果,就在当天约定时间过后5分钟,他准备会见的那位领导人即遭印度警方逮捕,并被遣送回了尼泊尔。

  谈到这里,普拉昌达半开玩笑地对记者说:“我们的情报系统不断收到消息,说‘统治阶级’为我‘量身定做’了多套暗杀计划。”为了躲避随时可能发生的袭击,他现在每隔一两周,就要换租一家旅馆。

  没打过仗的“反政府”领袖

  或许是出于对中国记者的信任,普拉昌达竟然透露了一个“惊天秘密”:“别看我是‘反政府武装’领袖,但实际上,我从来不带枪支等武器。”记者问他是否会打枪。普拉昌达说:“我只简单地学过使用手枪,但绝对不是神射手,更不会贴身搏击,也从没有亲自打过仗。仅有的几次危机时刻,我都是在警卫们的掩护下撤离的。”

  不过,普拉昌达对排兵布阵却很精通。据说,在他的指导下,尼共(毛主义)组织中涌现了一批骁勇善战的指挥官。

  令记者意想不到的是,普拉昌达还透露了另外一个秘密。2004年底,他与军师巴特拉伊在对印度政策问题上出现了分歧。当时,他主张在反对“美帝国主义”的同时,也反对“印度扩张主义”;可巴特拉伊坚持认为,在党处境困难的情况下,不应将印度作为主要敌人。结果,普拉昌达得到了尼共(毛主义)绝大多数中央委员的支持,巴特拉伊及其妻子雅米双双被逐出中央委员会。“不过还好,巴特拉伊很快便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向中央委员会做了检讨。”2005年下半年,他们夫妇二人重新回到党的领导层,并且得到普拉昌达的重用。现在,巴特拉伊是尼共(毛主义)的二号人物。

  内战结束后,尼泊尔大中城市几乎所有的公共建筑上,都出现了普拉昌达的肖像和尼共(毛主义)的宣传口号。尼共(毛主义)还在加德满都组织了两次大型集会,每次都有数十万人参加。尤其是今年2月13日举行的纪念“人民战争”11周年的政治集会,由于普拉昌达亲自参加,更是吸引了大批民众前来。

  尼泊尔媒体最近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尼共(毛主义)的支持率稳居前两位,普拉昌达本人则与年届85岁的现任首相、大会党资深领袖柯依拉腊一起,成为尼泊尔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家。

  但是,要将个人魅力转化为现实政治优势,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普拉昌达颇为感慨地对记者说:“搞武装斗争容易,搞政治斗争太难。”目前,已有一些支持者开始质疑他是否忘记了当初开展武装斗争的宗旨,批评他整日周旋在加德满都的“精英”圈子里,却将尼共(毛主义)许多兄弟“扔”在兵营里挨饿受冻⋯⋯对此,普拉昌达说:“我本人并不想长期当尼共(毛主义)的最高领导人。几年后,如果尼共(毛主义)能顺利取得政权,我将不再担任主席一职。至于政府职位,我也没有什么兴趣。”他说,将来退休后,他会潜心研究理论问题,给党当好顾问。

  在首都的日子依旧“寒酸”

  在“革命生活”之余,普拉昌达喜欢做些什么呢?他告诉记者:“年轻时,我十分喜欢足球、排球,曾经是高中足球队的队员。但自从投身革命后,这些爱好就基本放弃了。”

  普拉昌达和妻子育有4个孩子:3个儿子和1个女儿。他们都是尼共(毛主义)的全职干部。在家人和亲属眼中,他是个性格开朗的人,喜欢讲笑话、唱印度歌曲。2006年5月,在阔别5年之后,普拉昌达回到故乡,看望了年逾七旬的父亲。当时,他的父亲在一处大型集会地点等他。普拉昌达结束演讲后,抽空同父亲见了一个小时,随后便匆匆离去。事后,他的父亲对别人说:“他和10年前相比没有什么变化,只是‘胖了不少’”。

  不过,普拉昌达身体“发福”,并非因为他富有。实际上,他在加德满都的生活依然很“寒酸”。采访结束后,他邀记者在他的住所共进晚餐。饭菜着实说不上丰盛——每人一盘豆汁浇饭、两块咖哩鸡肉、一撮蔬菜。他吃得有滋有味,还告诉记者:“打仗时吃的饭比这差多了,深山老林里,鸡肉绝对是‘

奢侈品’”。

  按照尼共(毛主义)的规定,士兵除了吃、住、穿之外,每人每月可以得到500尼泊尔卢比(约合55元人民币)的生活补贴。但领袖们没有工资,而是每月报销一次日常办公和生活开支。自发动武装斗争之日起,他们就“失去”了私人财产。普拉昌达说,尼共(毛主义)不像其他政党那样能得到国内外的资助。在内战中,他们虽然积累了一些资金,但经费仍十分拮据。

  (编辑:李凤紊 卢琛)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