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从银幕里打到银幕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8日17:08 外滩画报
《300》:从银幕里打到银幕外
《300》海报

  3 月的第三个周末, 新片《300》连续第二周赢得北美票房冠军。与票房一样火爆的, 是《300》对公元前480 年那场东西方大战的描写挑起的争议。美国大部分主流媒体的反应可以说是“恶评如潮”。此外,《300》还激怒了波斯人的后裔伊朗人。伊朗政府抨击《300》是“美国针对伊朗文化的全面心理战的一部分”, 德黑兰一家报纸径直打出大标题:“好莱坞向伊朗人宣战了”。

  文/ 洪立

  虽然近2500 年前在温泉关阻击数十万波斯大军的300名斯巴达战士最后“血本无归”,但这部根据连环画改编的限制级电影取得的票房大捷却值得大书一笔,特别是考虑到它投资仅6500 万美元,只请得起二线演员,用大量数码影像取代实景、在蒙特利尔一个库房内完成全部拍摄。

  第一个周末就揽得7090 万美元的北美票房,打破《冰河世纪II》去年创下的6800 万美元纪录;算上2000 多万美元的海外票房,上映10天就为华纳兄弟公司赚进1.292亿美元,利润率达到令人垂涎的100%;

  预计北美总票房可达2 亿至2.25亿美元,而2004 年出自同门的两部同类影片却是一败涂地:耗资1.8 亿美元的《特洛伊》票房只收回1.33 亿美元,烧掉了1.5 亿美元预算、由奥利弗·斯通执导的《亚历山大》仅有惨不忍睹的3400 万美元进账。

  与票房一样火爆的,是《300》对公元前480 年那场东西方大战的描写挑起的争议。美国大部分主流媒体的反应可以说是“恶评如潮”。

  《纽约时报》影评的第一句就很不客气:“《300》和( 梅尔·吉布森的)《启示》差不多一样凶暴,但比后者愚蠢两倍。”

  影片中的波斯大军丑怪妖邪,无异于群魔乱舞:深色皮肤上穿刺挂环,夹杂有很多蒙面“忍者”、苦行僧、战象和犀牛,还有一个愤怒的秃头巨人。斯巴达人和希腊人这边则除了少数叛徒、祭司和政客之外,个个皮肤白皙,肌肉发达,阳刚无比,正气凛然。

  作者的结论:影片的主题表达还不如《Pokemon》( 口袋魔鬼) 连环画,数码合成的战斗场面也令人生厌,没有花钱更少的街机游戏那样刺激,还是呆在家里看电视上的职业摔跤比赛更强些。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称《300》是一部眼高手低的“豌豆头脑史诗”,处理手法粗糙到好笑的地步,“有必要牢记一点:影片的目标观众是男性青少年”。影片将专制的斯巴达当作理想的希腊城邦,嗜杀波斯人的李奥尼达斯捍卫的竟是民主的未来。战斗场面到处溅血,被砍飞的头颅数量“如果汉尼拨·莱克特(《沉默的羔羊》中的吃人博士) 是斯巴达人,他恐怕也会当逃兵”。最终的打分:C。

  《波士顿环球报》称《300》是一部只够评两星的“动作色情片”,像“《角斗士》的加料混音版”,让人感觉“像在看朋友玩电子游戏”。“按这部奇烂无比的影片的说法,斯巴达人不仅是为光荣、责任和命运而死,更是为防止让温泉关变成又一个同性恋迪吧而献身”。

  《石板书》的标题是:“一部只有斯巴达人会喜欢的电影”。作者称“这是我20 年来看到的极少数丝毫没有提及反战情绪的战争片之一”。片中代表“恶”的波斯人肤色黑褐,脸孔畸形,男人大多是娘娘腔的同性恋者,女人也好不到哪去,光头、大个子的波斯王薛西斯同样有断袖之癖。

  斯巴达国王李奥尼达斯虽然喜欢用“自由”和“荣誉”为部队鼓劲,大谈他们将创造一个“没有神秘主义和暴政的世界”,但他的做法和暴君没有两样:不顾“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惯例,将波斯使者推下深井; 斯巴达式优生法极其野蛮:将不够完美的婴儿扔下悬崖。

  “如果《300》是在1930 年代的德国拍的,那么今天它将与《死不绝的犹太人》(The Eternal Jew) 被并列一道,作为研究挑拨种族偏见的幻想作品和民族主义神话可以如何煽动全面战争的经典范例。”作者认为,《300》的唯一成就是反映了电影和视频游戏之间越来越模糊的界线。

  不过,也有一些媒体更加敬畏市场的力量,觉得《300》能取得如此大的票房成功,必定有其可取之处。

  《时代》开列出“《300》走红的7 个原因”,包括营销、历史、原著、政治与宗教影射、色调、女人和男人几大方面。

  好莱坞最近的大报《洛杉矶时报》站出来打抱不平:“可悲的是,我们似乎满足于对《300》口诛笔伐的影评界已经与现实脱节,看不到电影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究竟何在。好莱坞面向大众的影片既不是文学作品,也不属知性范畴—过去向来如此,将来也不会改变。它们是围绕视觉和情感打造的,而这就是《300》用来捕捉公众想象力的两大元素。

  “对于这点,没人比13 岁的崔斯坦·罗德曼更理解。他告诉笔者,‘我觉得,评论家不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正是多数美国人喜欢它的理由。多数人只是去观看,并不是为了基本过得去的演技和剧情,而是为了影片的场面。’”

  《洛杉矶时报》的另一篇报道指出,《300》的观众虽然有六成是男性,但女性拥趸也为数不少,纽约长岛一位女性杂志撰稿人看了两遍还想再看,原因之一是主演斯巴达王的37 岁苏格兰人杰拉尔德·巴特勒—2004 年的《歌剧魅影》使他享有“师奶杀手”名声;女性观众还表示喜欢《300》的英雄主义主题。“肌肉男”大概也是吸引她们的另一原因。

  除了美国影评界,《300》还激怒了波斯人的后裔伊朗人。伊朗电影协会发表声明,称影片是蚍蜉撼树,但抹黑不了波斯文明:“伊朗被视作人类文明的摇篮,伊朗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伊朗还出了第一部人权宪章—由古波斯阿契明王朝的开国君主居鲁士大帝颁布; 联合国大厦还保存有它的闪耀证据( 复制品)。”

  伊朗政府抨击《300》是“美国针对伊朗文化的全面心理战的一部分”,“这种对文化的杜撰和对人民的侮辱是任何国家、任何政府都不能接受的”。德黑兰一家报纸径直打出大标题:“好莱坞向伊朗人宣战了”。

  白宫对《300》拒绝置评,但美国照样有人上纲上线。保守派认为,斯巴达人保卫自由的论调与布什的主张差不多,他就是保护美国的自由不受恐怖主义和伊朗威胁的李奥尼达斯,而影片中卖国通敌、不肯派出援兵的政客很像反恐立场软弱的民主党人。

  一些自由派也认为,斯巴达人顽固拒绝谈判、崇尚武力、手段极端的做法与布什甩开国际社会、对恐怖嫌犯酷刑审讯的做法半斤八两。另一些自由派觉得布什更像薛西斯—权力极大,决心为父报仇,踏平小股反抗者; 而斯巴达人更像誓死不降的反美武装。《新闻周刊》指出,影片中的英雄们迷恋“美丽的死亡”,很像发动自杀袭击的伊斯兰极端分子。

  可惜的是,《300》的亚洲五国首映不包括中国。不过,在有幸观赏到这场精彩的骂战之后,谁还在乎影片本身拍得究竟如何呢?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2007.03.29第226期《外滩画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