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猜测前副总统戈尔欲再次参加大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4日14:58 《环球人物》杂志

  热点追踪——

  这位美国前副总统对政治“深恶痛绝”,却仍然想坐上总统宝座

  戈尔似要归来

   本刊特约撰稿 王晋燕

  最近,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又成了美国的热点人物:先是成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接着凭一部环保纪录片摘走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一时间,美国掀起了“戈尔热”。

  戈尔是在积蓄力量,准备出其不意地宣布代表民主党参加2008总统大选,还是义无反顾地专注于环保事业?美国媒体猜测纷纷。

  前副总统的新生活

  美国西部时间2月25日下午,戈尔凭借环保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神采奕奕地站到了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的舞台中央。他大声疾呼:“我的美国同胞们,全世界的人们,我们必须解决这些危机!”自从2000年在总统竞选中败给布什后,戈尔的声音从未如此响亮过。

  在此之前,戈尔编导的这部描述全球变暖的环保纪录片,在北美地区的票房总收入累计达到2400万美元,高居美国电影史上纪录片票房收入的第三位。由于片子谈的是关乎人类前途的问题,因此,在美国媒体的眼中,戈尔第一次放射出英雄般的光芒,成了“最有预见的政治家”。

  但实际上,如今的戈尔并不把自己看成是政治家。他把自己目前的状态形容为“后政治家生活”:一是教学。目前,他在田纳西州立大学等高校教书;二是投身科技工作。他是苹果电脑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也是谷歌(GOOGLE)公司的高级顾问。此外,他自己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还建立了一家专门针对年轻人的有线电视网。当然,对戈尔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在全球宣传预防全球变暖的活动。与贵为美国副总统时相比,现在的戈尔更加富有,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让许多人相信,他已经彻底告别了政坛。

  不过,也有很多人不这么认为。美国《华盛顿邮报》在头版称赞戈尔是“历来最酷的美国前副总统”;英国《经济学家》则直言,“戈尔才是民主党最理想的总统人选”⋯⋯而一些民主党参议员则认为:“让戈尔再次参选也许是个好主意!”美国前总统卡特更是力劝戈尔尽快参加竞选。

  “人们爱他,是因为他还没有参选”

  美国分析人士认为,是否参加总统竞选,对戈尔来说是个很复杂的问题。

  1947年,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一个富有家庭的女主人怀孕了。丈夫兴奋地对当地一家报纸的编辑说:“假如生个男孩,我要将这个喜讯刊载在报纸头版。”第二年3月31日,丈夫如愿以偿地迎来了一个儿子。于是,这家报纸在头版刊登了这条消息,插登在《哥斯达黎加内战》和《日本火车失事》之间的左上角,标题为:“瞧啊,儿子来了!”

  这个男婴就是后来的美国副总统戈尔。从记事起,戈尔就背负着沉重的嘱托——父母要将他训练成优秀的政治家,希望他将来竞选总统,光宗耀祖。戈尔十分懂事,什么事都按照父母为他设定的模式做,一步步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完美的人”。

  在2000年之前,“完美”的戈尔在美国政坛一路高升:28岁当众议员,36岁当参议员,40岁竞选总统。虽然在1988年的总统竞选中,戈尔惨遭失败,但4年后,他与名不见经传的克林顿搭档,出人意外地把老布什拉下马——尽管当时有不少美国人将戈尔的“完美形象”说成是“沉闷、迂腐”。

  让戈尔经受出生以来最沉重打击的是2000年的美国大选。在总统竞选中败给布什后,这个从小就被寄予厚望的人,一直不愿接受现实,不断在各种场合重复那句并不幽默的话:“大家好,我曾经是美国下一任总统。”美国媒体因此一度将他描绘成“生活在过去的人”。

  从大选失利的阴影中“醒”过来后,戈尔带着妻子波蒂搬出华盛顿,到老家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定居。当时,一位美国分析家对此评论说:“戈尔被华盛顿的政治圈无情地踢到了大街上。”他赌气似的“撤出”华盛顿,说明他已经对自己的政治前途感到心灰意冷。戈尔可能很纳闷:自己总能受到别人的尊敬和赞誉,却为何还是会被无情地抛弃?!也许戈尔没有意识到,他恰恰就是败在了这一点上——他过于在意“形象完美”,结果给人以刻板、木讷的印象,使人认为他缺少领袖人物所需要的个人魅力。一些美国媒体总结说:戈尔的问题恰恰在于他总是被人尊敬,而不是受人爱戴。

  7年过去了,戈尔已从心灰意冷中恢复过来。他似乎又燃起总统梦的火焰。现在,不断有人问戈尔是否会参选,他的回答总是微妙而暧昧,从来不把话说死。有人说,这反映了戈尔对参选一事的矛盾心态。他自己也曾说过:“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表达方式,是因为我内心也很矛盾。我对自己很诚实。我已经置身于选举政治24年,参加过4次全国性的选举活动。二十几岁时我就进了国会。此后,我的生活几乎都围着政治转。我无法说出‘永远不再参与这种选举’,是因为内心觉得还没有到要说这句话的时候。”美国媒体认为,内心正在挣扎的戈尔心里明白,一旦他再次成为总统候选人,所有罩在他头上的光环都将被各种议论所取代——如美国政治分析家福勒说的那样:“现在,所有人都爱他,是因为他还没有参选;一旦他改变了主意,所有的恶毒之词就会再次涌向他。”

  “我很可能旧病复发”

  “不再有克林顿,不再是布什,戈尔的2008。”这是美国一位民主党选举专家为戈尔想好的2008年竞选口号。

  现在,当美国人谈论戈尔的政治前途时,喜欢用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经历来劝慰他。和戈尔一样,当了8年副总统的尼克松,在大选中输给了肯尼迪。在政界“失业”8年后,尼克松复出并赢得了大选。尼克松的取胜之道,没有别的,就是选准了时机:1968年,美国人对陷入越战的约翰逊政府极度不满。戈尔似乎也处在同样的环境中:到2008年,他在政界“失业”的时间也恰好是8年,而美国人因伊拉克乱局而对布什政府产生不满也是显而易见的。

  此外,他比尼克松还多了一点“优势”——如果戈尔参选,目前民主党内的派系争斗对他来说是个不错的机会。在美国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中,最热门的是希拉里·克林顿。但是,不少民主党人并不喜欢希拉里,如果戈尔“半路杀出”,这些人很可能会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如此看来,戈尔参加总统选举的形势堪称“天时、地利、人和”。那么,他会行动吗?分析人士指出,认为戈尔会出马参选的人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尽管戈尔与尼克松的政治轨迹惊人地相似,但他们的真实想法却大不相同。尼克松酷爱政治,政治是他的生命;戈尔虽然还在做总统梦,但他同时也很厌恶政治。戈尔最近在接受美国《纽约杂志》记者的采访时,吐露了对政治的真实看法。他说:“我觉得,政治中总有那么一部分东西是我很不喜欢的,有很多东西让我感到厌恶。”

  去年,在

亚特兰大市进行巡回演讲时,戈尔再次遇到了一群苦苦哀求他参加2008年总统大选的民众。这次,他以幽默的口吻高声答道:“我现在正处在恢复阶段,你们要小心,我很可能旧病复发。”从戈尔的类似表态中看,他对总统宝座的渴望似乎没有改变。那么,他心底里对美国竞选政治的厌恶是否会改变呢?戈尔内心做出的抉择,不仅将决定人们未来看到的是一个“新戈尔”,还是原来的那个“老戈尔”,而且也将最终影响美国2008年总统竞选的格局。

  (编辑:李凤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