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爆炸频频 美军新安全计划能否取得成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5日16:37 央视《今日关注》

  伊拉克爆炸频频 美军新安全计划能否取得成果

  (播放短片)

  解说:

  驻伊美军和伊拉克政府从2月14号开始在巴格达实施代号为“法律与秩序”的新安全计划,集中打击巴格达市内和周边城市,以及安巴尔省的反政府武装人员。但是巴格达暴力袭击事件仍然不断发生。

  2月26日,伊拉克副总统阿卜杜勒·迈赫迪在“绿区”内遭遇爆炸受轻伤。

  3月22号,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绿区”内举行新闻发布会时,一枚迫击炮弹在距会场50米外爆炸。新闻发布会很快结束,潘基文匆匆离开。

  4月1日,驻伊拉克美军发言人对外界表示,他们在布防严密的巴格达“绿区”发现两件装有爆炸物的“人弹”背心。

  4月12号,伊拉克议会大楼遭自杀性爆炸袭击。同一天,一辆满载炸药的卡车炸毁了巴格达一座跨河大桥,众多来不及刹车的轿车接二连三地掉入底格里斯河,至少有10人因此遇难。

  “伊拉克国家对话阵线”领导人之一哈拉夫·伊 利安则严厉抨击政府的安全计划,认为“这计划是百分百的失败。爆炸事件说明,暴力与不安已经蔓延至防卫最森严的绿区。”

  主持人:

  所以我们刚才也提到了,美军驻巴格达的司令彼得雷乌斯。据说,他是在参加一个指挥学院的课程的时候,构想出这么一个办法,就是反游击的一套战术。要把巴格达的89个行政区,尤其一些最危险的30多个区,用隔离的办法隔离开,加强审查。但是英国《独立报》有一篇文章说,颇具讽刺意味的就是,这次特殊的爆炸正好发生在美军强力准备安全严打行动的当口。感觉好像对他的一个挑战,这是不是意味着所谓的安全行动,或者说新安全计划彻底失败?

  宋晓军:

  彼得雷乌斯原来在摩苏尔当指挥官,原来是101空中突击师的师长。在伊拉克战争之后,他作为一个驻军,还是一个模范区,在摩苏尔当指挥官。这次布什在危难之刻把提上来,他试图利用摩苏尔的管理经验,也就是他有一套比较好的培训伊拉克政府军的办法,据说还不错。有一次,美军的高官去伊拉克视察,都要去摩苏尔,因为它是一个模范区。第二,就是把860平方公里的巴格达其中的一部分,大概是是三分之一左右一些比较混乱的地方,把它变成区。还有一个计划,要做人的生物信息的身份证,把这些人都弄出来。但是伊拉克有几百万人,这个工程是非常庞大的。这个就很像越战,当时“麦克纳拉纳”也是用这样的一种很精制办法,包括用人体里打荧光。

  主持人:

  但是这些计划,越战的时候,最后都被证明是彻底失败的。

  宋晓军:

  但是这样说明,有一个问题就是人不够,还是用技术的手段来试图维持巴格达的安全。我觉得这个现在确实不好说,它能不能推行下去。

  主持人:

  而且有人说,这种社区隔离的办法,或者技术安全严打行动也好,其实这个不是什么新招了,以前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用过,而且美军在越南的时候也用过,但是都失败了。这种办法能够有效的减少现在巴格达的爆炸,或者绿区之内的爆炸吗?

  李绍先:

  我觉得美国人也不是完全相信这个东西,现在关键的问题就是美军实际上在伊拉克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这个新安全计划,我觉得在很无奈的情况下做出来的。大家都知道,去年年底,美国国内激烈的讨论撤军,或者怎么样从伊拉克脱身,这么一个方案。包括贝壳汉密尔在报告中所提的建议。但是今年初,布什抛出的伊拉克新计划反而是更加强硬,逆着整个去年底的美国国内的潮流。与此同时,布什把驻巴格达的司令也换了,新任司令推出了一个新的安全计划。本来实际上是布什这种思路的一个具体的应用,也就是说在目前没有办法的情况,起码表面上能够做出一些成效来。在美国国内政治中,对布什是一个大的支持。所以,这个安全计划能不能成功,我觉得没有人会相信这个安全计划肯定能成功。这一次爆炸,不一定证明美国的安全计划失败,但是至少对这个安全计划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主持人:

  而且可能这些袭击者的目的也是这样。

  李绍先:

  我觉得有点来头不善,就是冲着这个安全计划来的。

  宋晓军:

  如果说是基地组织本·拉登,原来九几年炸东非的大使馆,后来2000年在“克尔号”军舰的爆炸。基地组织这一套东西,基本上都采用一种杠杆的作用,利用媒体杠杆,因为媒体现在全透明。我其实并不是说要炸死多少人,主要是炸几个关键点,媒体杠杆作用产生巨大的政府影响,在人们脑子里会觉得布什在伊拉克没戏了,造成一种整个颓败的情绪化的东西。其实应该比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更深的一个特点,因为现在媒体太透明了,信息传播太快。刚才咱们看到短片,每个人被炸,包括潘基文,包括议员的镜头,都会照下来,传播力太大了。

  主持人:

  但是现在巴格达的局势确实是非常的严重,因为今天又发生了一起自杀式的袭击。在巴格达也有一起爆炸就是今天发生的,有一个自杀式的爆炸者,他想炸一个桥梁,结果被伊拉克执勤的警察发现了,结果他就引爆了炸弹,加上他本人是八个人死亡。还有就是刚才您也提到,也是今天卡尔巴拉也爆炸了,因为卡尔巴拉主要是什叶派的聚集地,这个爆炸是不是主要还是针对什叶派的人?

  李绍先:

  我觉得是这样,现在伊拉克的局势确实是非常复杂,非常混乱。

  主持人:

  其实目的也是多种多样的。

  李绍先:

  我觉得主要有四股力量在其中活动:第一股力量就是恐怖主义和伊斯兰极端势力,就是以伊斯兰国,包括议会这一次爆炸,这是比较典型。第二股,是教派之间的冲突,我觉得卡尔巴拉今天发生的公共汽车站的自杀性爆炸,这是一个教派之间的仇杀。

  主持人:

  这是属于另外一种,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仇杀。

  李绍先:

  这显然是逊尼派其仇杀什叶派,挑起什叶派的报复。

  主持人:

  这个议会大厦爆炸的目的其实还不太一样。

  李绍先:

  我觉得这两种是伊拉克目前最严重的两股力量。第三股,还有所谓的抵抗力量和占领的问题,就是抵抗力量还存在。还有就是其它的一些力量。

  主持人:

  比如说,可能是有的人把绑架或者爆炸当成一种赚钱的手段。

  李绍先:

  还有一些就是旧势力和新政府之间的矛盾,比方说,复兴社会党这样一些其它的势力。我觉得目前伊拉克最危险的就是前头的两种势力,发生在议会的爆炸和今天发生在卡尔巴拉的爆炸这是最典型的两种。

  主持人:

  其实在这样伊拉克局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可能有很多人想到,美军真的会在明年撤离吗?如果按照美众议院通过的计划的话,应该是在2008年的3月份就要撤出了,但是美国真的会撤出吗?我们可以先通过一个短片,来看一看,谁能制定撤军的时间表。

  (播放短片)

  解说:

  3月29号,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了一项含有从伊拉克撤军时间表的紧急战争拨款法案,同意向伊拉克紧急拨款1217亿美元,同时这项法案要求,美国在2008年3月31号前,撤出全部在伊拉克的作战部队。但布什曾多次重申,如果新法案将限制驻伊美军,或存在“苛刻的条件和武断的期限”,他将不惜动用总统否决权。他表示过早撤军将危及美国本土民众的安全,因此他将否决该法案。

  布什(美国总统):

  我在讲话中明确说过,我将否决限制驻伊美军的法案,否决不向军队提供拨款的法案,否决已经浪费大量时间的法案。

  我们期望国会在如何花民众钱的问题上,是明智的。

  解说:

  与此同时,伊拉克总理马利基4月10号表示,不需要为多国部队撤出伊拉克制定时间表。

  马利基(伊拉克总理马利基):

  决定多国部队何时撤军要依据伊拉克的实际情况,而不是时间表。

  解说:

  他表示,伊拉克国内安全局势得到改善是多国部队撤离的前提,并表示伊拉克政府在改善安全局势上正在不断取得进步,在这方面付出努力比制定时间表更重要。

  但马利基同时说,多国部队最终将全部撤出伊拉克,这是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中明确规定的,符合伊拉克人民的利益。

  主持人:

  现在对于美国来说,可能撤与不撤成了一个两难的命题。确实对他们来说,这个抉择很难做出来。现在伊拉克最近的这一系列的爆炸事件,是不是和美军将要撤离有关系?

  宋晓军:

  我觉得至少反美武装方面,或者希望美军撤离的方面。今天还有消息说,他们有几千多家网站,大概5000多家网站,他有无数宣传的途径和渠道,肯定在营造说,美国人呆不长,很快就要跑了。至于美军撤离不撤离,包括布什也会否定参议院的提案,美军至少在共和党执政期间肯定会不撤的。到了民众党会不会撤,别看民众当现在在台下说,你必须要撤,但是民众党真正上台之后,能不能撤都很难说,因为现在由于国内政治所决定。但是有一个大问题在哪儿,美军现在人不够。比如说,在巴格达大概两到三万的美军住在这儿,他们一共有17万左右,其他的是守点,守不同的城市。像基尔库克呀,不同的点,其他国家除了日本还愿意在那儿,很多别的国家已经开始撤了,守的点就更多。守这些点,这些兵是不够的。而且前两天有一个消息,要把国民警卫队派过去。国民警卫队是一个什么概念,大家都在国内有工作,还得先跟老板请完假,再跑到伊拉克去,这个兵力不够是个麻烦。

  主持人:

  现在美军在伊拉克已经有3200人死亡了,而且据说现在美国征兵非常困难,很多士兵都是壮士断腕,也不能说壮士了,因为为了不当兵,把自己扣扳机的手指都切掉了,都有这样的例子了。对于美国来说,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增兵确实有点困难。

  李绍先:

  实际上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伊拉克国内的局势和美国国内政治有内在的联系在里面。上一次高潮,是在去年底的时候,美国国内激烈的争论伊拉克要撤军,包括贝壳汉密尔的撤军报告。这样一个时候,伊拉克掀起了伊拉克国内的抵抗力量,或者恐怖主义势力,或者逊尼派势力,掀起了一个很大的高潮。目前又一个小高潮形成了,这个小高潮实际上是伴随着美国国内国会两党对撤军问题,对伊拉克问题的争斗。

  主持人:

  是有直接关联的,但是我们刚才也看到了,参众两院通过紧急战争拨款法案里面,提出了撤军时间表是2008年的3月31号,但是布什是有否决权,也就是说明年这个时候撤军是不可能的了。

  李绍先:

  我觉得可能性很小。

  宋晓军:

  我觉得不可能,关键争论的还有一个技术层面的,美国要面临着阿富汗、塔利班的回潮,现在非常厉害,欧盟也很着急,只不过咱们报得少。第二个就是伊朗,这两个是以民族国家大集团的方式作战,你把部队变成一个航空母舰、大飞机群、坦克群,可以对付这些国家,同时要训练一批对付游击战的,这样资源的分配也够。所以我觉得他确实是两难,应该可能还占一部分。比如说为了对付伊朗,还要占一部分在伊拉克。

  主持人:

  但是不管怎么说,从伊拉克目前的这些非常严峻的国内形势来看,美军其实在伊拉克的这场战争已经证明是失败的。

  非常感谢两位来到演播室,也非常感谢观众朋友收看本期的《今日关注》,明天再会。

  主持人:鲁健

  策 划:桑瑞严

  编 辑:杨修雯 李 萍

  制片人:张立勇

  监 制:王未来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