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前总统马科斯之子:父亲下台是美国背后捣鬼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6日15:50 《环球人物》杂志

  本刊特约记者 王传军 发自马尼拉

  7岁时因父亲当选菲律宾总统而一跃贵为“太子”;年仅16岁即以“特使”身份出访中国,拉开菲中建交的序幕;28岁时,父亲的政权被政敌推翻,被迫随父母流亡美国;回国不久便在政坛崛起,如今又要卸掉省长之职,竞选众议员。有人说,在菲律宾,经历过这一传奇式冷暖人生的,只有他——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之子、菲北伊罗戈斯省省长邦邦·马科斯(下称小马科斯)。

  不久前,中国驻拉瓦格(北伊罗戈斯省首府)领事馆举行开馆仪式,记者前去采访,有机会见到小马科斯,并对他进行独家专访。

  派专车接待记者夫妇

  北伊罗戈斯省(以下简称北伊省)位于菲律宾西北边陲,西面紧邻南中国海。小马科斯便是该省省长。这里是他的出生地和政治生涯的“根据地”。

  早就听说小马科斯有浓厚的中国情结,事实果然如此。他不仅痛快地答应接受记者的独家专访,还派专车将记者夫妇从酒店接到其海滨

别墅。这可是美日等西方国家的记者不敢想象的。此前,一些西方著名媒体曾多次要求采访他,但均被其拒绝。

  服务人员带着记者进入小马科斯海滨别墅的会

客厅。只见他正在主持一个小型会议,几个人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什么。

  看到记者后,他马上吩咐坐在旁边的妻子主持会议,自己则带着记者来到海边一处临时搭建的帐篷内。小马科斯说,菲律宾宪法规定,省长的任期最长不得超过3任(9年),而他恰好已经当了9年省长,现在不得不“寻找再就业的机会”——参加今年5月的众议员选举。刚才那个会议,就是在商量如何搞好选举。

  揭秘当年访华“破冰之旅”

  小马科斯长得很像中国南方人。这也难怪,其父母身上均有中国人血统。但让记者感到诧异的是,他49岁的脸上,居然写满了老年人才有的沧桑和深刻。这恐怕是他不平凡人生经历的衍生物。

  1958年,小马科斯呱呱坠地。他的父亲就是日后闻名全球的费迪南德·马科斯,母亲则是著名的“花蝴蝶”伊梅尔达。1965年,小马科斯7岁那年,父亲当选为总统,开始了对菲律宾长达20年的统治。小马科斯自此过起了养尊处优的“太子”生活。但是,1986年,菲律宾政坛风云突变,反对党发动“二月革命”,小马科斯一家被迫逃往美国夏威夷。

  3年后,被菲律宾和西方媒体称为“独裁者”的费迪南德·马科斯病死他乡,直到1993年才被允许运回老家下葬。其间,小马科斯尝尽了人世间的大喜大悲、起起落落。

  去年,伊梅尔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1974年,她曾作为特使,带着小马科斯访问中国。那时的菲律宾,被美国视为“阻击共产主义势力南下的桥头堡”。然而,费迪南德·马科斯不顾美国的劝阻,决意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74年6月,小马科斯和母亲伊梅尔达登上了前往北京的飞机。

  记者对小马科斯的正式采访就从这里开始。

  记者:请您谈谈32年前的中国之行。

  小马科斯:1974年,我只有16岁。一天,我突然被父亲叫到总统府。他告诉我:“我准备交给你一项特殊使命——陪同你妈妈出访中国。”这是我从未想到过的事。在那种年代,有机会到中国看看是非常难得的。很多只能在书本上认识的中国伟人,很快就要出现在你面前,这是何等令人骄傲与自豪的事!

  当时,我们对中国了解得很少,一些关于中国的知识,都是从外界或西方媒体上得知的,只知道中国与菲律宾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家——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生活在公社之中⋯⋯我们一踏上中国的土地,便被中国人民的热情和好客感动了。我发现,中国人和菲律宾人长得很相似,与菲律宾的文化传统有不少相同的地方。

  记者:您如何评价那次中国之行对中菲关系的作用?

  小马科斯(显得很动情):我对32年前能够成为菲中关系“破冰之旅”的一分子感到非常自豪与荣幸,没有我与母亲当年的中国之行, 菲中关系现在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政治风浪中体味人世辛酸

  不少菲律宾人认为,费迪南德·马科斯曾是菲律宾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但同时,由于其独裁统治和后期的贪污腐败,他也成了最有争议的总统。那么,小马科斯是如何看待父亲的呢?

  记者:您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什么?

  小马科斯:32年前,美英等国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反对共产主义势力扩散的运动。作为美国的坚定盟友,父亲不顾美国的强烈阻挠与压力,毅然决定与中国建交,我佩服他的勇气,也佩服他的战略眼光。

  很难说我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什么具体的经验,他对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无论从哪个层面讲,父亲都是我所见过的最伟大的父亲,也是菲律宾迄今为止最伟大的总统。有媒体说我父亲贪污、侵吞了巨额财产,但这些基本上都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媒体报道的。由于父亲没有听从美国的劝阻,执意(于1975年)访问中国,从而惹怒了美国。自此以后,美国一直在找机会赶他下台。

  如果美国不插手,1986年的“二月革命”就不会发生政变发生前,(反对党领导人)阿基诺夫人一直在与美国驻菲大使密切沟通;与此同时,美国参议员肯尼迪多次致电菲律宾副总统劳雷尔,告诉他如何运作(这次政变)。美国军队也深深地卷入了推翻我父亲的行动。白宫则通过美国公司,用金钱收买菲律宾士兵,并向政变行动提供资金支持。

  在政变过程中,一些美国军人甚至还当起了指挥官。我父亲被赶出总统府时,美国驻菲大使还询问阿基诺夫人,该如何处置我们全家。阿基诺夫人当即要求美军把我们带出菲律宾。

  记者:那个时候,您是什么感受?

  小马科斯(有些愤怒):我们全家是被美国劫持到夏威夷的。刚开始的时候,美军说是要帮助我们突出重围,并将我们运送到老家北伊省。因此,父亲当时还告诉他的支持者,大家在北伊省会师。

  然而,我们一到克拉克空军基地,驻扎在那里的美军就收缴了我们的武器,并逼着我们登上了去夏威夷的军机。

  在夏威夷,我们不得不听从美国人的命令,受美国人控制。我母亲曾说,“夏威夷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监狱”。但我们无心欣赏那里的风光,更无心久留。每天早晨一醒来,我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返回北伊省,所做的每一件事也都是为了重返家乡。

  5年多的流亡生活,并没有将我们击垮,反而使我们更加坚强,也使我在随后的政治生涯中能够经受住各种大风大浪。

  要重塑马科斯家族的辉煌

  小马科斯所说的“随后的政治生涯”,主要是指上世纪90年代初结束逃亡生活后,他在菲律宾政坛艰苦打拼,直至1998年当选北伊省省长,以及现在他要竞选众议员的努力。有意思的是,早在1980年,他刚刚22岁时,就当选了北伊省副省长,3年后又成为省长。

  记者:请谈谈您上世纪80年代初涉足政坛时情景。

  小马科斯:自出生之日起,我就投入到政治生活当中。当时,我父亲是众议员。儿时的我,常常跟随父亲出入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政治社交场合,耳濡目染了总统府内的很多事情。有时,父亲还有意让我参加对政治事件的讨论,并询问我对某些事件的看法。这锻炼了我从政的能力。

  现在,无论是治理北伊省,还是进行地方竞选活动,我都会让我的3个儿子参与进来⋯⋯我这么做,是有深刻原因的。菲律宾的政治其实就是家族政治,家族“王朝”已成为这个国家的一大奇观。这种状况,在短期内是无法改变的。马科斯家族也是菲律宾著名的家族“王朝”之一。

  记者:如此说来,您是要继续塑造马科斯家族的政治辉煌?

  小马科斯:今年是我省长任期的最后一年,我已决定在5月份参选北伊省第一区的众议员。我离职后,省长一职将由我的堂兄竞选出任。由于没有竞争对手,我当选众议员将毫无悬念。

  背景资料

  菲律宾“二月革命”

  1965年11月,费迪南德·马科斯就任菲律宾第六任总统。1972年9月23日,马科斯政府宣布在全国实行军事管制,解散国民议会,停止一切政党活动,并禁止罢工、集会和示威游行。1983年8月,反对党领袖贝·阿基诺从美国回国,在马尼拉机场遇刺身亡。这引起了抗议浪潮。

  陷入困境的马科斯政府决定于1986年2月7日提前举行总统大选。在选举中,执政党采取舞弊手段,使马科斯再次当选。对此,反对党予以强烈谴责,上百万人举行抗议、示威活动。

  1986年2月22日,菲律宾国防部长恩里莱和代理总参谋长拉莫斯发动兵变,占领国防大楼,要求马科斯辞职,并宣布支持贝·阿基诺的妻子(即阿基诺夫人)。同日晚,马科斯被迫乘美国直升机飞往克拉克空军基地,随后离开菲律宾,流亡美国夏威夷。

  这就是菲律宾著名的“二月革命”。它宣告了马科斯20年独裁统治的结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