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仁尼琴获俄罗斯最高成就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5日07:53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献给生存下来的诸君,要叙述此事他们已无能为力,但愿他们原谅我,没有看到一切,没有想到一切,没有猜到一切。”40年前的2月22日,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将这些话放在卷首,完成了历时9年的《古拉格群岛》的写作。6年后,这本1800页的巨著在巴黎出版。他的命运也开始历经坎坷,驱逐,流放,回归……

  6月12日下午,俄罗斯国庆节,总统普京在大克里姆林宫格奥尔基厅颁发2006年度俄罗斯国家奖,索尔仁尼琴获得人文领域最高成就奖,奖金为500万卢布(约19万美元)。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37年后,88岁的索尔仁尼琴终于在自己的祖国获得了肯定。

  从颠沛流离到俄罗斯国家奖

  索尔仁尼琴去年就已得到人文领域俄罗斯国家奖的提名,不过最后大奖却花落东正教莫斯科和全俄罗斯大牧首阿列克谢二世身上,这位颠沛流离的著名作家今年终于如愿得到了国家赋予的至高无上的荣誉。

  普京12日在颁奖典礼上说:“全世界成百上千万人把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名字和创作与俄罗斯本身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的科学研究和杰出的文学著作,事实上是他全部的生命,都献给了祖国。”

  颁奖气氛骤然凝重

  今年88岁的索尔仁尼琴由于健康原因无法去克里姆林宫领奖,代替他领奖的妻子纳塔丽娅.索尔仁尼琴娜从普京手中接过获奖证书后说:“他从未到过这个俄罗斯的光荣大厅。很遗憾,今天在我们举国欢庆的日子里,他还不能来。”随后大屏幕上出现了索尔仁尼琴的画像,不断变换各种代表性的画面,同时传来他略微沙哑并且疲惫不堪的声音。

  索尔仁尼琴说:“在我的生命尽头,我希望我搜集到并在随后向读者推荐的、在我们国家经受的残酷的、昏暗年代里的历史材料、历史题材、生命图景和人物将留在我的同胞们的意识和记忆中。这是我们祖国痛苦的经验,它还将帮助我们,警告并防止我们遭受毁灭性的破裂。在俄罗斯历史上,我们多少次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精神上的坚韧和坚定,是它们搭救了我们。”

  普京聚精会神地听完了索尔仁尼琴的感言,他领会到了这位作家向他传达的深层含义。这一切如此沉重,大厅里原本热闹非凡的节日气氛一时荡然无存,在场的所有人突然感觉自己不是在参加盛大的国家颁奖典礼,而是在出席这位伟人的告别仪式。

  不喜欢叶利钦欣赏普京

  尽管索尔仁尼琴一直被视为“政治上的终身持不同政见者”,1994年结束流亡生活回国后对叶利钦冷言相对,但他对普京却颇为欣赏,不仅没有批评,反而公开力挺现总统。

  去年5月底,索尔仁尼琴公开抨击美国和北约企图包围和孤立俄罗斯。他毫不掩饰自己对普京的好感,公开赞赏普京为俄罗斯的复兴做出的努力。他驳斥了西方对普京“专制”的指责,称西方民主正处在严重危机状态,俄罗斯不应草率效仿。

  普京对索尔仁尼琴也青睐有加,多次赞赏他对俄罗斯民族和国家所做的杰出贡献。普京在提到颁奖时还

幽默地说:“几年前他曾拒绝向他颁发安德烈.佩尔沃兹瓦内勋章。现在向他颁发俄罗斯国家奖,以我看来,同样是件冒险的事情。”对索尔仁尼琴来说,形势已经今非昔比。

  入伍、流放、教书、批判、驱逐 坎坷的诺奖得主

  1918年,索尔仁尼琴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卫国战争时期他应征入伍,当过炮兵连长,两次立功受奖。1945年2月,他在前线被捕,按他本人的说法,是因为他在写给友人的信中“批评斯大林”。他被监禁在劳改营8年,刑满后被流放哈萨克斯坦。1957年,他被恢复名誉,定居梁赞市,做了数学教员。

  1962年,《新世界》发表了索尔仁尼琴描写劳改营生活的中篇小说《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引起轰动。这是苏联文学中第一部描写斯大林时代劳改营的作品。1965年,该小说被公开批判。此后,他的长篇小说《癌症楼》和《第一圈》在欧洲发表。1969年,他被苏联作协开除会籍,次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当时,索尔仁尼琴没去领奖。1973年,他的《古拉格群岛》第一卷在巴黎出版,也是有自传性质的小说。1974年,他被苏联驱逐出境,先到西德,后去瑞士,1976年迁往美国。1994年,经时任俄总统叶利钦邀请回国。

  索尔仁尼琴代表作

  《癌症楼》

  小说主人公的原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作者本人。索尔仁尼琴从流放地到塔什干治病的坎坷经历和所见所闻,构成了《癌症楼》这部小说的基本素材。

  《古拉格群岛》

  长达140万字的巨著,堪称前苏联法制历史最精炼的描摹。所谓“古拉格”,即“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作者将其比喻为“群岛”,意在指出这种制度已经渗透到前苏联政治生活的每个领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