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三:一个犹太哲学家的德国回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6日15:53 南都周刊

  《一九三三:一个犹太哲学家的德国回忆》

  卡尔·洛维特著

  台湾行人出版社

  2007年5月版

  定价:台币300

  此书乃德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洛维特早年记录纳粹主政后被迫流亡的经历,见证了一九三三年德国纳粹时代的真象。事实上,当年洛维特流亡日本期间,为了争取哈佛大学怀顿图书馆的征文奖金而撰写这一部回忆录,后来因内容不符主办单位的“要求”而无疾而终,直至其遗孀整理遗稿才发现,终于在一九八占年于德国出版。洛维特师从胡塞尔与海德格,其哲学著作甚多,著名包括《韦伯与马克思》、《欧洲虚无主义:对欧洲战争的前历史的考察》等。但这本传记却有别于其哲学,内容浅白易懂,比起其它作品,算是最通俗,也是最容易让人认识他鲜明的思想性格的一部。除了作为历史证言,络维特显示出他独特的创作才能,透过浅白的文字,处处可见其被誉为“小故事的大师”的文学风采,绝对是一本值得细读品味的作品。 (黄茂林)

  《11个我与城堡》

  罗伯·安熙龙著

  台湾时报出版社2007年3月版

  定价:台币300

  到底如何面对自己内在分裂的11个人格?人怎么样才算是一个完整的人?国际杰出亚洲问题专家、华府外交顾问的安熙龙,在书中与我们分亨十一分之一的“自己”,在长期不安、痛苦中怎样经历和面对自己另外的十种人格。这本书由作者亲身道出,当然要比《24个比利》以小说形式去探讨内在人格显得更加真实和动人。本书除了“事实”之外,它的精彩在于能够显示出人类内在的复杂心理结构,由文学方面来看,这绝对是一本精神与心理的惊悚作品,教人手不释卷,整本充满智能与勇气,多重人格患者的内心世界充满争吵与权力斗争,无数诡谲的故事在内心涌现,编织出一段段伤痕交错、触目惊心的记忆,最后凭什么去解救,把十一个人格变成“完整的人”?本书由作者的“三个人格”合共写成,是人类精神的一大成就,也是文学创作的奇迹。 (黄茂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