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辛普森走上大银幕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9日19:29 新世纪周刊
-史迪文 他调皮捣蛋,他成绩不达标,却大喊“很自豪”。他是个叫巴特的小黄人,美国总统布什不喜欢他,但美国民众却都爱他 每周日晚上8点半,全美无数家庭会把电视频道锁定在福克斯电视网,看他们酷爱的《辛普森一家》 (The Simpsons) 。从1989年12月17日开始,这部每集长度20分钟上下的动画片已经伴着他们度过了许多难忘的荧屏时光。2007年5月20日,《辛普森一家》用第400集《你不能永远想啥说啥》为第18季画上了精彩的句点。 不过,2007年暑假,全球的辛普森迷并不需要焦虑地等待下一季的《辛普森一家》重返电视屏幕。7月27日,首部辛普森动画长片《辛普森大电影》 (The Simpsons Movie) 就要上映了。 三天不打 上房揭瓦 《辛普森一家》中那个离经叛道的小孩巴特·辛普森 (Bart Simpson) 虽然是个黄头黄脑的动画人物,但在全世界,他都是个不折不扣的文化偶像。1990年12月31日,他作为年度风云人物登上了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1998年6月8日,他又入选了《时代》杂志评选的“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人物”排行榜,与他共同入选“艺人和娱乐人物”类别的,还有摇滚传奇披头士乐队 (The Beatles) 、大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Steven Spielberg) 和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芙瑞 (Oprah Winfrey)。 在那年的《时代》世纪人物专刊中,看了50年卡通片的老牌影评人理查德·科利斯 (Richard Corliss) 为“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巴特·辛普森动情地写道:“让我们谈谈发育障碍吧——都11年了,这孩子还是10岁。但我们希望他永远不要长大,永远这样遭人鄙夷,又永远这样讨人喜欢。巴特是我们所有人的小屁孩。” 如今,《辛普森一家》已经是美国最长寿的情景喜剧和最长寿的动画节目了。这个片名成为美国成人动画片的代名词,其人物风格在许多动画节目中都能找到影子。巴特的老爸荷马在被惹怒时总是会发出的一声“逗” (D’oh) 被收入了英文辞典。《辛普森一家》中每个主角的配音演员都已经拥有一集10万美元以上的片酬。但在20年前,这些现在早已家喻户晓的黄色小人只是因为一个意外的“错误”而降临到了这个世上。 辛普森出炉记 1987年4月19日,《辛普森一家》的原型首次出现在福克斯台的综艺节目《翠茜·厄尔曼秀》 (The Tracey Ullman Show) 中,开始的时候以一个串场的动画短片形式出现。这几个黄色小人和现在看起来不太一样,粗糙的线条看起来就像是没有完成的草稿。 实际上,辛普森的创始人马特·格罗宁 (Matt Groening) 只是提供了简单的人物设计图,随意地将5个人物以自己的家庭成员命名,并把自己的名字略做修改,成了后来的主角巴特。他以为动画制作团队会对故事中的角色进一步加工润色,再放到荧屏上。可是,事与愿违,辛普森一家五口就这么草草地公开亮相了。虽然此后这些人物形象被逐步地改善,但受到最初版本的影响,《辛普森一家》粗线条的绘画风格被延续至今。 1989年,“翠茜·厄尔曼秀”制作公司中的一个团队决定对《辛普森一家》进行改编,将其变成了福克斯公司旗下的半小时系列剧。马特·格罗宁曾经说过,他当时的目标就是在“主流垃圾节目”之外为观众们提供一个与众不同的选择。1989年年底,第一集完整长度的《辛普森一家》在福克斯台播出,那一集的名字是《辛普森一家烤肉记》。 《辛普森一家》是福克斯电视网首部在美国电视行业内跻身收视率前30名的剧集。如此巨大的成功让成立不到4年的福克斯电视网信心倍增,并且将节目时段进行了重新调整,用于和针锋相对的NBC台电视节目《科斯比秀》 (The Cosby Show) 进行竞争。在看到了《辛普森一家》的巨大成功之后,曾对《辛普森一家》进行改编的翠茜·厄尔曼提出了法律诉讼,认为她曾为《辛普森一家》的巨大成功做出过不容忽视的贡献,因此有必要从中分得一杯羹,这个诉讼直接被法院驳回了。 不受人待见的坏孩子 从一开始,《辛普森一家》就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主角巴特是个极端叛逆的孩子,经常惹是生非却不受惩罚。所以,美国的一些家长组织和保守人士觉得巴特为孩子们树立了一个极坏的榜样。美国第41任总统乔治·布什 (George H. W. Bush)曾经说过:“我们希望美国家庭强而有力,希望他们更像‘沃尔顿一家’,而不是‘辛普森一家’。” 而美国一些地区的公立学校也禁止《辛普森一家》的商品出现在校园中。在这一系列被禁商品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一件T恤,上面画着巴特的形象并带有“成绩不达标,但我很自豪” (Underachiever and proud of it, man) 的字样。尽管被禁,可是这些商品却相当好卖。在辛普森系列商品推出的头14个月中,就赢得了20亿美元的收入。 为《辛普森一家》添砖加瓦的,还有遍布西方精英阶层的超级粉丝。不仅如此,辛普森的幕后阵容也是超级庞大的,“滚石”乐队主唱米克·贾格尔、“披头士”乐队除列侬之外的三位成员、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运动员姚明以及好莱坞传奇女星伊丽莎白·泰勒等,都曾经在《辛普森一家》中客串配音。这个请名人配音的节目传统,成为《辛普森一家》系列剧中最长盛不衰的“复活节彩蛋”。 美国小镇春田 《辛普森一家》以虚拟的美国小镇春田镇 (Springfield) 为背景。在十几年的播出周期内,影迷们经常试图通过春田镇的形象特点以及周围的地理情况作为线索来寻找其确切的地点。在《这都怪丽莎》一集中,辛普森家中的女儿丽莎收到了巴西孤儿笔友写的信,信中说:“我试图给你写信,但我不知你住在哪个州。”对此,丽莎的回答是:“这虽然有些神秘,但只要你关注一些线索,你肯定会找到的。” 几乎美国的每一个州都曾被观众猜成是春田镇的真实所在地,但又都因为充满矛盾的证据而被推翻。在《笑声背后》一集中,辛普森一家被描绘成一个北肯塔基州的家庭,而肯塔基州确实有个地方叫春田镇,只是不像剧中所说,在州的北部。后来,观众又猜测春田镇在南密苏里州。创始人马特·格罗宁曾经就此发表声明说,春田镇与他成长的城市波特兰有更多共同点。他之所以用“春田镇”这个名字,是因为美国几乎每个州都有一个小镇或城市叫“春田”。 永远不老 《辛普森一家》之所以在美国产生了持续十几年的广泛社会反响,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这家人被描述为典型的美国中部家庭。父亲荷马是春田镇核电厂的安全检查员,这和他粗枝大叶的性格构成了有趣的反差。母亲玛芝曾经是一个很有深度的女人,但渐渐地适应了家庭主妇的生活定式。辛普森家的长子巴特经常惹麻烦,搅得全镇永无安宁。长女丽莎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素食主义者、佛教徒、爵士乐迷,被认为是家庭的希望。玛吉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叼着奶嘴爬来爬去。尽管许多年明显的过去了,辛普森一家却没有人变老。 剧中还有许多配角,包括同事、老师、远房亲戚和当地名人等。创始人马特·格罗宁在构建这些配角时只是一笔带过,但是其中的一些角色开始逐渐丰满,甚至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的拥趸。 挑战权威 《辛普森一家》经常用辛辣的讽刺挑战权威,保守主义者因此总是对其嗤之以鼻。剧中的每一个权威人物都有缺点——父亲荷马粗心大意、不负责任,与20世纪50年代的传统父亲形象截然相反;妻子玛芝对她的家庭实施专制统治来,以此缓解她的孤独;春田镇的警长是一个肥胖、愚蠢、懒惰、办事敷衍塞责的人;市长说起话来很有大政治家的派头,实际上却是个贪污腐败、荒淫无度的花花公子;当地的牧师吹毛求疵、满口仁义道德,但他单调的声音总是让荷马在礼拜上酣然入睡…… 种族问题也是《辛普森一家》十分关注的话题,其中的黑人总是被刻画得更聪明,现实中的白色人种在剧中统统被描绘成黄皮肤,而黄色人种的中国人和日本人在剧中却是白皮肤。剧中也经常讽刺商业的恶习和人性的弱点。 这些内在的感染力使得《辛普森一家》在被搬上大银幕的时候不必在乎自己的外表,只需要保持其一贯拿社会问题开涮的喜剧风格即可。在即将上映的《辛普森大电影》的预告片中,一只活蹦乱跳的三维兔子被“辛普森大电影”的招牌瞬间砸死,画外音缓缓道来:“在这个三维动画片越做越精美的年代里,只有一部电影敢于反其道而行之。” 他们给《辛普森一家》配音 《辛普森一家》的配音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事实上,这部系列剧之所以风行十几年不衰,与这些配音演员的功劳密不可分。 为母亲玛芝配音的是朱莉·卡文纳(Julie Kavner)。传说卡文纳在配音的时候不允许任何人录像,这种专制的风格和剧中角色玛芝真是难分彼此。 为父亲荷马配音的是丹·卡斯特兰塔(Dan Castellaneta)。卡斯特兰塔略显笨拙的语调已经成为《辛普森一家》的标志,他的许多口误可以将错就错,反而显现了角色荷马心不在焉的性格特征。他为这部剧配音的华彩有点像中国的体育解说员“大嘴”韩乔生。 小女儿玛吉是个始终叼着奶嘴到处乱爬的角色,基本没有说过几句话。但是正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玛吉目前唯一的一句台词,就是在《玛吉的第一句话》这一集中,由传奇女星伊丽莎白·泰勒 (Elizabeth Taylor) 配上的一句“爹地”。它被评为该剧客串表演中最精彩的瞬间之一。 为儿子巴特配音的是南茜·卡特怀特(Nancy Cartwright)。这是一位年已半百的中年女配音演员,在剧中还为多个小孩子配音。她曾经著有《我的10岁人生》一书,讲述了许多《辛普森一家》幕后的制作故事。 为大女儿丽莎配音的是伊德利·史密斯(Yeardley Smith)。此人是著名喜剧演员,童声演绎自然传神,而且她是剧组中唯一一位只为一个角色配音的演员。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