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掀起海底寻宝争夺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2日15:12 南都周刊

  特约记者 留土

  本月初,西班牙海军和美国寻宝船围绕史上“含金量”最高的“撒塞克斯”号沉船宝藏,展开了夺宝大战,也掀起一股海底寻宝热潮。在金钱的诱惑下,形色色的寻宝者正在敲响全球海底沉船遗产的丧钟。

  寻找沉没的金币——一项年入2000万美元的大买卖  1865年10月24日下午,美国内战老兵威廉·尼克尔斯目睹了“共和”号蒸汽船上发生的恐怖一幕,其可怕程度远大于他在战场上的遭遇。当时,“共和”号搭载80名乘客和价值40万美元的钱币,从纽约前往新奥尔良,不幸的是,“共和”号一路上都要和飓风搏斗,伤痕累累。当一阵狂风怒吼而来时,大幅摇摆的“共和”号终于抵挡不住,海水迅速涌进船舱,船员们奋不顾身地抢险。“我无法形容当时的情景,那是一个绝望的时刻。”尼克尔斯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一天后,“共和”号沉没在佐治亚州沿海,至少14名乘客丧生。

  “共和”号残骸静静地躺在海底近140年,为美国短暂的“重建时代”保留着珍贵的细节。然而,上世纪90年代,世界顶尖的海洋打捞公司、美国奥德赛海洋勘探公司开始有计划地搜寻“共和”号。奥德赛公司使用了配备遥感装备的调查船,2003年夏天,最终确定“共和”号残骸地点——在国际海域1700英尺下。根据海事法,对在国际海域发现的沉船宝藏,如果没有他人主张权利,沉船打捞公司享有所有权。向美国联邦法院提出权利主张后,奥德赛公司成为“共和”号的合法物主,随后,用水下机器人打捞出5.1万枚金币和银币,以及数千件其他遗物。

  为了支付打捞费用,奥德赛公司把许多打捞物卖给狂热的收藏者,赚了数百万元。《财富小商业》杂志把奥德赛公司放上了封面,并配上了醒目的标题——《财宝公司:一个企业如何寻找沉没的金币,进而发现一项年入2000万美元的业务》。

  如果一家私营公司在美国陆地上发现类似“共和”号的宝藏,并叫卖发掘物,它将面临文物保护者一波波的攻击。但是,没人关心“共和”号的命运,媒体也极少发出批评声,寻宝者卖掉沉船宝藏几乎听不到反对声。希瑟·普林格作为一名记者,关注考古领域已长达25年,她对沉船宝藏的命运感到不安:为什么反对海上寻宝的声音寥寥无几?为什么寻宝业如此肆无忌惮?普林格花了1年时间寻找答案,结果让她感到沮丧——人们对陆地和海洋宝藏持有双重标准,对世界沉船的命运视而不见。在全球大部分海区,寻宝是一个完全合法的活动。

  利润的驱动下,绝大多数沉船遗址将在未来30年内被洗劫一空

  海洋考古学是二战后才兴起的新领域,许多立法者和公众对其仍是一知半解。为了更好地理解寻宝者及其活动,普林格拜访了国立美国历史博物馆海事历史馆负责人、海洋考古学家保罗·约翰斯顿。上世纪90年代早期,约翰斯顿就开始追踪全球海上寻宝者的活动踪迹,积累了数量相当可观的商业章程、投资合同、拍卖目录、通信以及其他文件。

  约翰斯顿的文件展示了形形色色的寻宝者——既有操短线的小公司,也有掌握在富有欧洲贵族手中的大型打捞公司。约翰斯顿注意到寻宝业的两大发展趋势。多年以来,寻宝者的主要搜索区域一直是浅海,只要配备简单的水中呼吸器就能下海探宝。如今,越来越多的寻宝公司把目光转移到数千英尺下的海床,在这里,凭个人是没法捞出海底的金币或瓷器的,安装摄像机的水下机器人在训练有素的技师监控下大展身手。但深水探宝作业需要付出高额成本,由此直接导致第二个趋势。“寻宝变得更加效率化,拥有超强能力的个人已经让位于拥有巨额资金和高新技术的公司。”约翰斯顿说。不过,约翰斯顿也无法确认,目前到底有多少家寻宝公司在梳理海底。许多寻宝公司都是秘密运作,直到要拍卖打捞出的宝藏时,才透露些详情。

  一些寻宝公司雇用考古学家协助探宝。与接受公费资助的同行相比,这些寻宝公司的考古学家在考古发现上的贡献要小得多。举例来说。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得州A&M大学考古学家菲利普·卡斯特罗和同事从葡萄牙海岸打捞出一艘17世纪的商船残骸。从此,卡斯特罗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复制商船,并测试适航性——由于费时费力,寻宝公司一般不愿做。为实现目标,卡斯特罗先后发表了两本有关商船的书、26篇文章以及6篇考古报告,他的学生们也写了多篇相关硕士和博士论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奥德赛公司对“共和”号的研究成果少得可怜,至今只有一本讲述“共和”号瓶子的著作发表。讽刺的是,奥德赛公司老板格雷格·斯特默曾说,他的公司一个月的预算要比A&M大学海事考古所一年的预算都要多。

  正如美国国家公园服务处水下资源中心主管拉里·墨菲所说,奥德赛公司一类的公司追求的是商业利润。事实确实如此,奥德赛公司早已把注意力从“共和”号转移到其他沉船上,其中最著名的就是300多年前沉没于西班牙海域的满载宝藏的英国战舰“撒塞克斯”号,该战舰被视为历史上“含金量”最高的沉船。

  由于缺乏全球沉船遗址的统计数字,也没有一个被寻宝者破坏的遗址统计数目,究竟寻宝业对世界水下遗址产生了多大影响还无法准确估计。不过,美国圣体自然历史博物馆船只研究所的考古学家唐·基思说,寻宝者向深海进发是一个令人焦虑的信号。基思解释说,寻宝业的现状有些类似于过度开采的石油业——当发现一个易开采的区域后,不得不准备花大把钱寻找下一个难开采的地方。1998年,基思在《科学美国人》杂志看到一篇文章,讲述石油地质学者如何估算地下剩余石油储量,他灵机一动,决定用同样的技术方法来测算海底的沉船数量。

  上世纪50年代,美国地球物理学家马里昂·哈伯特开始研究推算美国48个州的剩余石油储量。1956年,他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和储水池内的水不一样,藏在地下的石油的抽取率随着开采年龄变化的规律成为钟形曲线,一般来说,在被抽出石油达到储存量的一半时,产量便已经达到顶峰,剩余石油的抽取率开始下降。据此,哈伯特发展出一种数学模型,用以预测顶峰何时来到。今天,许多地质学者把哈伯特的分析方法应用于估算某区域甚至全球的石油生产。

  为估算沉船形势,基思开始搜集已被发现的沉船数目及发现时间。他取得了3个区域——美国佛州沿海、英国苏塞克斯郡海域以及东印度公司商船来往于欧洲和东南亚之间的著名商道的详细数据。基思把数据套入哈伯特模型,得出结论:发现沉船的顶峰是在1974到1976年间。研究还表明,按照目前的寻宝速度,澳大利亚、欧洲、英国、加拿大、美国和加勒比海岛周围海域的所有沉船遗址将在未来30年内被洗劫一空。

  借不凡的个人魅力和极具诱惑力的口才,寻宝者经常能神奇地抓住投资人的心

  基思的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为什么寻宝者如今要花如此多的钱去深海捞沉船——因为和石油一样,沉船所剩无几。上世纪60年代,寻宝者在美国佛州浅海区打捞西班牙沉船中的金币,每天只需几美元;而雇用40人,使用水下机器人等高科技打捞“共和”号,一天却要花好几万美元。

  寻宝者是如何筹集金钱以追逐日渐减少的沉船的?海洋考古学家约翰斯顿给出有意思的答案。总的来说,小寻宝公司把目光盯上富有的投资人——年入20万美元、资产净值超过100万美元,他们能够承受得起投资损失。有一次,约翰斯顿混入了一个为传奇寻宝者罗伯特举行的私人集会。主人是一个富有的费城女人,有广泛的社会关系,在约翰斯顿看来,有点像欧洲某个废黜王朝的公主。在集会上,罗伯特播放了一段自己的工作录像,讲了几个故事,然后说他正在寻找一艘沉船,声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机会。有关那艘沉船的故事,罗伯特说得天花乱坠。

  凭借不凡的个人魅力和极具诱惑力的口才,寻宝者经常能神奇地抓住投资人的心。1985年,寻宝者先驱梅尔·费什苦寻20多年,终于找到满载宝藏的“阿托卡夫人”号沉船,名震天下。和寻宝能力同样有名的是费什吸引投资者的能力。他总是特意在口袋里装一枚西班牙金币,当第一次遇到某人时,他故意把金币丢下,然后让自己的朋友捡起来。“人们一旦摸一把金币,就会患上淘金热。”费什说。

  费什常常向投资者挥舞一张为期1年的合同。合同规定,他愿意为每1000美元的投资支付万分之一的宝藏。不过,支付不是用现金,而是用打捞出来的宝藏实物。不幸的是,对投资者来说,他们拿到的宝藏并不像费什所说的那么值钱——在公开市场上出卖通常要贬值6%-25%。

  与小寻宝者相比,大寻宝公司管

理财务要更为传统。比如,奥德赛公司就公然在美国
证券
交易所上市交易,并定期向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供报告,报告内容满是复杂的金融活动和盘根错节的子公司活动。作为一家大型私营公司,奥德赛对利润和合作伙伴充满渴望。2002年,奥德赛和英国政府签订了一项充满争议的协议——由奥德赛打捞英国沉船“撒塞克斯”号,成功后和英国政府分成。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先例,尤其是对英国这样一个对自己海军历史遗产充满骄傲的国家而言。

  6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国际海域的沉船处于极度危险的状态,并因此通过一个新的国际条约——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公约规定,水下文化遗产不得进行商业开发,要求签字方对违反者进行制裁。

  迄今,有14国批准了公约。在海洋大国——包括美国和英国——对公约犹豫不前时,全球沉船的丧钟还在不停地滴答。是时候把文化遗产摆在寻宝公司的美元前头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