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媒体通览:欧洲能否真正恢复活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8日12:32 青年参考

  

  英国《经济学家》

  ::编译孟一凡

  

  正如所有演员知道的,当配角总是容易些。过去10年分配给欧洲的角色就是个配角:一个增长缓慢、惧怕工作、暮 气沉沉的大陆,注定落后于美国、中国和印度。

  人们没有注意到,在新领导层领导下的欧洲正在改变策略,先是德国和意大利,现在是法国和英国。自2006年底 以来,欧元区的GDP增长率已经超过美国,在2007年可望达到2.7%,高于美国和日本。欧元兑美元和日元的汇率也 达到新高。失业率降到7%,为1999年欧元设立以来的最低。

  变化最大的是德国。这个欧洲最大的经济体过去被称为“欧洲病夫”。从1995年至2005年,德国平均年GDP 增长率为1.4%,但在2007年一季度达到了这一水平的两倍。前一届施罗德政府在2004年进行的劳动力市场和福利 制度改革开始结出果实。德国商界成绩更为突出,该国重新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利润额创新高,竞争力快速提高。

  欧洲其他国家也在跟进。事实上,把欧洲整体视为死气沉沉的大陆本身就是一种误解,一些欧洲国家的经济一直表现 不错。英国和西班牙持续增长,北欧三国在各种竞争力排行上都名列前茅。欧洲经济过去真正出麻烦的一直是核心区的几个国 家:德国、法国、

意大利。如今德国已经重新加速,法国和意大利也在改进。法国新总统萨科齐承诺要提升经济增长率。一些 欧洲人可能认为经济问题中的结构性矛盾已经解决了,不再需要痛苦的改革。

  这种结论可以说是完全错误。欧洲核心区,特别是德国,的确取得了一些结构进步,但此次复苏很大程度上还是周期 性的。当全球经济已经连续4年增长率接近5%时,很难想象最大的出口国没有从中受益。而且,德国重获活力很大程度上是 源于对工资水平的严格控制,当其他地方单位劳动力成本上升时,德国却在下降。但挤压工资支出并非获取竞争力的长久之策 。

  德国的经济成果也部分是以欧洲其他国家的低迷为代价的,如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这也在欧洲造成了新的紧张。 上周,狂躁的萨科齐突然跑到布鲁塞尔举行的欧元区

财政部长会议上大倒苦水,指责欧元强势和欧洲央行过紧的货币政策束缚 了法国经济,对荷兰和德国更是敌意十足。从好的方面理解,这番蠢话可能可以把法国选民的注意力从计划中的劳动力市场、 福利和税制等一系列改革中吸引开。但这无疑反映出法国(以及欧洲其他一些国家)的一种心态,把区域经济病归咎于欧盟的 宏观经济政策。很明显,这些国家的问题不是出在欧洲的宏观政策,而是这些国家自己的改革不到位,僵化的劳动力市场和过 度管制的商品市场阻碍了经济发展。这些地方不是竞争过度了,而是竞争严重不足,造成了高昂的成本和低效率。

  毫无疑问,在一个更加全球化、更具竞争性的大环境中,欧洲的主要经济体要想跟上潮流,还需要进一步改革。但近 日的经济复苏却让政治领导人们说服选民理解这一点的难度加大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