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世博会中的化艺术类展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3日09:14 世博网
维也纳世博会中的化艺术类展品
约翰 斯特劳斯的塑像(资料图片 图片来源:世博网)

维也纳世博会中的化艺术类展品
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上的寓言海报(资料图片 图片来源:世博网)

  多瑙河与维纳斯

  维也纳世博会主办者强调发明和设计理念:科学和艺术,工业和手艺、过去和将来之间,需在美感和实用性的大前提下具有审美价值,构建完美的和谐关系。文化艺术类展品则显示了主办国-维也纳城市特有的强项。

  世博会中,奥地利为维也纳城市设计了专题展览,展览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详细阐述了建成于罗马时代的维也纳城市中,城堡、宫殿、街道、广场和著名建筑物的历史故事。该展览最令人激动的是节日欢庆和比赛活动部分,每天的露天音乐会,由约翰——施特劳斯指挥管弦乐队,除了演奏不同圆舞曲和圣歌,当然最受欢迎的便是“蓝色的多瑙河”。尽管传记作家写到“蓝色的多瑙河”是斯特劳斯在1867年巴黎世博会举办之际的创作。但是人们还是相信,这首名曲是在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上得以流行,因为只有在音乐之都-维也纳,在美丽的多瑙河边,在世博会特有欢乐的氛围中聆听施特劳斯亲自演绎的“蓝色的多瑙河”,才能真正体验和感受到艺术家的真情和艺术作品的魅力所在。

  1873年世博会期间,施特劳斯开始歌剧《蝙蝠》创作,次年这部诞生于世博会的作品公开演出并受到了欢迎,作品反映了世博会期间人与人之间交流、友谊。

  维也纳世博会中有两个艺术展馆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珍品。法国、俄罗斯提供了众多的名家绘画作品。维也纳画家汉斯麦卡特画成的那幅长17米宽4米的巨作,尤其受人瞩目。

  古典艺术品中有希腊、意大利送来的大理石雕像,其中有帕台农圣庙的复制品和米洛的维纳斯雕像,据说当时维纳斯的双手还在。  

  皇帝展馆与皇帝们的聚会

  世博会上一个特别展厅受到参观者欢迎,那是奥地利设计的皇帝展馆。这个由精美的大理石,织锦,绘画和家具构成的展馆,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普通参观者。百姓对皇室生活有丰富的想像和猜测,一旦步入现实更感受到帝王生活的不凡。

  世博会会期,世界上许多皇室著名人物的到来不仅增加了世博会的魅力,大大提高了奥地利的国际声誉,更把十九世纪君主制度推到了文化的顶点,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趣文逸事。维也纳接待了罗马尼亚的查尔斯一世,意大利的维克多,爱玛纽尔二世,凯散亚历山大二世,西班牙的伊沙贝尔女王,希腊的奥尔加女王,荷兰国王和王后,德国皇帝威廉一世。其中波斯国王的来访乃是世博会期间各皇室宫廷间的笑谈。原来,在国王出发前,他先派三位王子打前站,以摸清维也纳暴发的霍乱是否还构成危险,随后,他与庞大的一百二十名随从以异域风情特色驾临了维也纳。7月30日奥地利皇后邀请其参加欢迎宴会,那天,皇后身着白色华丽的礼服,腰系一根紫色腰带。一头秀发上,佩戴着一个饰有钻石和紫水晶的冕状头饰,雍容高贵地出现在波斯的国王前。当国王看到她时,当场惊呆住了,他戴好饰金眼镜,在场绕着皇后走圈,惊叹道:真主啊!这个女人怎么这么美!他就象是在欣赏一座雕像一样,完全漠视和忘记了帝王间的礼仪。不过也难怪,这位美丽的皇后正是历史上著名的“希茜公主”。

  世博会期间的天灾人祸

  在世博会的筹备期间,未曾预见到多瑙河突然发生洪水泛滥,直接影响了工程建设。而1872年,维也纳爆发了一场流行性霍乱,这场流行病吓退了许多准备来维也纳的参观者。世博会会期,霍乱再次爆发,在六月和十月之间的143天里,有2855人死于霍乱,尽管政府采取了措施最终控制了霍乱的蔓延,但是,受其影响,参观世博会的人数大打折扣。

  天灾未平,人祸接至。世博会举办前,正值美国内战结束不久,北美经济的飞速增长,其中大部分资金来自欧洲。融资活动都是通过票据信用完成,当英国银行首先意识到金融危机警告时,便停止了现金流,从而引起纽约证券交易所在1872年9月20日当天停止交易,银行的业务随之受阻。两个月后,伦敦同样遭受萧条,六个月后,维也纳交易所受重挫,许多奥地利银行关闭。经济灾害最终导致股票交易所的垮台和一些大银行、大公司的破产。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世博会的运行。

  当然,世博会会期游客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维也纳的旅馆和饭店的老板胡乱涨价,价格高得离谱,即便是那些富有的游客也被吓跑,从而引起人们对世博会的不满情绪自然滋长。

  维也纳世博会于1873年5月1日开幕,11月2日闭幕,仅有725万人次参观了世博会。最后财务的统计表明,世博会的总投资956万美元,但收益仅是其开支的六分之一,被认为是19世纪重大的财政失败例子之一。  

  结局与影响

  维也纳世博会共有35个国家、4万多参展商应邀参加。世博会最终评选和颁发了26000多个奖项,奥地利和德国分别以获得5991和5066个奖而名列榜首;英国、俄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所得的奖各在1000以上;美国获得440个,与土耳其并列第12至13名。

  维也纳世博会结束后,工业宫部分建筑群成为了维也纳玉米交易所,机器厅等被专门划出用于北方铁路货物和谷物储存中心。但是工业宫建筑和著名的圆顶建筑也同许多历史上世博会建筑一样,遭遇了悲惨的命运,它被1937年的一场大火摧毁。

  在世博会历史中,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被称为是一届多灾多难的展会,即便以经济利益来评判也是一个并不成功的世博会范例。

  但是,今天,如果我们从人类近代文明发展的角度,综观世博会的历史衍变,全面地,科学地看待维也纳世博会,还是能够看到其对人类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教育等各个领域产生的直接推动。维也纳举办世博会对多瑙河的疏浚开通和对维也纳城市大规模的改造和建设,至今仍是世界城市改建成功的典范;世博会为电动机的发明提供了创新的舞台;维也纳世博会第一次开始举行科学家国际论坛,12次大会为科学传播开创了交流的平台;维也纳世博会第一次展示的学校样板,树立近代公共教育的模式……

  今天,1873年世博会的主题早已被人们遗忘,但是,举办世博会的目的却已实现。当人们提及多瑙河自然地就会想到那座世界著名城市——维也纳。

  至于那首始于世博会中的名曲——《蓝色多瑙河》,历经百余年的流传,早已成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成为世界上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每年的新年元旦,全世界人民都会聆听来自维也纳金色大厅传来的旋律——

  “春天来了,大地在欢笑……”

  作者:俞力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江南水乡商业开发反思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