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互动艺术:凝视着你的肖像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6日16:26 青年参考
编译昊天
肖像仅仅是人物面貌的复制吗?现代艺术中的肖像画其实早已摆脱单纯临摹,而是以新方式与观众交流。韩国艺术家 黄高刚(HyungKooKang)就是这样的肖像画家。看他的作品,会让人不由自主地被画中人吸引,感到深邃的目光 在“凝视”着你。 黄高刚一直坚持在两平方米的大型画布上创作人像,至今已有20年。他的作品没有复杂的背景,而专注于描绘对象 的面部细节。观众会情不自禁地感觉到画中人的目光似乎紧盯在自己身上,就像两个相互吸引的人不期而遇。这种凝视实际上 是人与画之间的“互动式交流”,不同的观众会有不同的体验。 黄高刚为何对人脸如此痴迷?答案就隐藏在人脸中。一个人的脸可以反映他的生活经历。面部的线条和皱纹以特殊的 方式排列形成了表情,从而给人以印象。这样的面部表情,往往是人性格和思想的反映。不过,黄描绘的人像大多数都没有表 情。他想消除面部表情对观众的感性影响,以免干扰后者理解作品的涵义。只有当人脸保持自然状态时,我们才能透过无表情 的人像,触摸它们的灵魂与生命。 黄的肖像画可分为三类:自画像、名人像和普通人像。他的自画像是其作品基调的最佳表现,他借此探寻作为艺术家 的“自我”。自画像阶段之后,他开始为不同时代的名人画像,包括政治家、影星和艺术家等等,观众可在作品中发现玛丽莲 ·梦露、亚伯拉罕·林肯、安迪·沃霍尔(20世纪波谱艺术代表人物)等人的形象。玛丽莲·梦露老年形象的假想画更是给 人们带来了另类的快乐。 黄的肖像画使人回想起超现实主义流派代表人物查克·克劳斯(ChuckClose)。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 查克就运用超现实主义手法在大型画布上绘制肖像,其作品看上去比一般的照片还要逼真。黄的画作与查克的风格有很多相似 之处。但黄更倾向于追求独到的美学,而不仅局限于单纯的模仿。比如,他使用更鲜艳的颜色来突出重点对象,通过强调人物 眼部及加深皱纹来加强真人的形象。借助这种加工,黄突破了传统表现手法的局限,获得了更深刻的内涵。 黄成名较晚,他诡谲的自画像折射出自己的人生轨迹。黄是在现实主义流行的20世纪70年代进入艺术院校的。他 在学校主要临摹超现实主义大师的画作。但是,黄在完成功课后总会对大师作品做少许修改。例如,他把米勒《拾穗者》中的 大麦变成钞票,拾穗的妇女变成了捡钱的妇女。黄还创作了一些超越传统的作品。这些举动让他与当时的主流始终保持着一定 距离,以至被人们视为异端,因此刚开始涉足艺术界并不顺利。后来他开了一家画廊,最终成就了他30年之后在人物肖像上 的成功。 1992年到2001年,10年中他一直待在现在的画室中绘画,从未在公众面前现身。他的经历很好地诠释了“ 艺术家的本质在于超越自我”。在他的画室里,从地板、家具、橱柜到换气扇,到处都覆盖着颜料的碎屑。 已超过50岁的黄高刚在创作中表现出的精力与热情甚至超过年轻同行。他坚持在画室里整日工作,每晚只睡4小时 ;他坚持避免作品内容的单一化和缺乏突破;他表示,虽然在人物肖像上付出了大量时间,但只要有必要,他随时可以转向其 他主题。 当感到画中人开始“凝视”自己时,他才会停下手中画笔,而这往往是到了创作的最后阶段——同观众见面的时刻。 6月5日到8月19日,黄高刚的作品在韩国Arario画廊展出,让观众体会被“凝视”的感觉。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