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安妇议案拷问日美关系 两国出现价值观冲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3日16:04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8月13日电《瞭望》新闻周刊近日载文称,日本与美国在历史问题上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价值观冲突。

  美国众议院7月30日以口头表决的方式通过一项谴责日本在二战期间强征其他国家妇女充当“慰安妇”的议案,在日本引起强烈反响。日本各大媒体8月1日均发表社论,对事件进行分析和评论,表达对日美同盟关系的担忧。

  其中《朝日新闻》对美国众议院通过“慰安妇”诀议案原因的分析比较中肯,认为促使美国采取这一行动的原因有三:

  一是一部分政治家和媒体否定《河野谈话》形成的大气候所致;二是日本领导人最近的谈话激怒了美国国民。三是日本右翼分子的狡辩火上浇油。

  对于美国众院通过谴责日本强征

慰安妇诀议案,日本政府反应平静。安倍首相7月31日晚对记者说,“对于美国国会今后必须说明日本采取的措施”。一些右翼议员对美国众院没有任何评论和过激的行动,连经常开着宣传车喊叫的底层右翼分子也没有任何举动。这主要是因为害怕影响对日本来说最重要的日美同盟关系。

  日本媒体认为,美国众院通过“慰安妇”决议案将对日美同盟关系产生不利的影响。从美国方面来看,通过这一决议案,日本的形象在美国国民心中受损,与此同时,日本国内可能出现反美情绪高涨的动向,这对日美双方都是有害的。安倍和布什目前都失去执政凝聚力,都想强化日美同盟关系,但此时美国众院通过“慰安妇”议案对安倍政权进行批判,结果可能会加大美日关系的离心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日美同盟。

  美国众议院通过遣责日本的“慰安妇”议案还说明,历史问题已经成为日美关系引起争执的火种。小泉在任日本首相期间,连续六次参拜靖国神社。小泉当时的理论是,世界上只有

中韩关心历史问题,不能因中韩说不让去,就不去参拜靖国神社,最后一次小泉竟在日本投降日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在全世界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小泉的举动引起美国的极大关注,历史问题从去年开始在美国国民中引起的反感急剧加大,这次美国国会通过谴责日本政府的“慰安妇”议案,虽然日本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可以一时平息风波,但如果安倍晋三再去参拜靖国神社,可以想象美国的反应会更加强烈。

  在日本方面看来,日本一向自翊与美国的价值观相同,其实在历史问题上已出现了严重的价值观冲突,也许日本右翼势力不管美国这一套,在否认历史的道路上还会越滑越远,但作为日本政府领导人则不宜在历史问题上再放厥词,更不宜再参拜靖国神社。过去日本政府支持率下降时,为了赢得国内的支持,一部分日本领导人认为参拜靖国神社是一种手段,现在只能赢得一小撮极右翼分子支持。由于大多数日本国民支持强化日美同盟关系,在最近的时间内,不管政府支持率怎样下降,日本领导人采取参拜靖国神社的行动都会受到限制。这不仅有利于日美关系,也对

中日关系的发展有利。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