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忍耐造就日本崛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5日13:24 环球时报

  作者:刘迪

  一个民族在崛起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有来自内部的,也有来自外部的。如何化解内部的问题和外部的压力,是当今中国无法回避的一个难题。看看我们的邻居日本,也许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在崛起的过程中,日本承受的国际压力也不算小。但日本总能将“外压”作为改变自己的动力。本来,日本并非如外界想像的那样,喜欢接受外来的东西。因为,国家内部存在根深蒂固的文化保守主义,不会轻易改变自己。但是,这个民族总是巧妙利用“外压”,实现了社会结构的大幅变革。大化改新、明治维新,以及战败和两次石油危机后,日本都以高效的组织实现了社会深刻而巨大的变革。

  日本人善于利用外部压力与刺激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各国宣布停止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提供原油,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石油从1972年的每桶2.6美元一直飙升至1974年的11.5美元。1973年11月16日,日本内阁做出《石油紧急对策纲要》决议,要求全国降低石油电力消费的10%。该决议要求高速公路高速行驶“自肃”、加油站公休日“自肃”,此外还要求关闭霓虹灯、缩短红灯区营业时间等。至今,日本电视还常播放那个时期的纪录片,日本的官员与工薪族都气喘吁吁爬楼梯,而霓虹灯与政府大楼的照明逐渐晦暗乃至消失。当时日本政府测算,只要贯彻这些规定,日本可以节约25%的石油消费。对此,一个美国人感叹说,“日本的集团效率令人惊叹,不过这太可怕了。政府一声令下,全国竟能一天之内节约25%的石油!”

  为了应付石油危机带来的原材料、人工成本上升,当时日本社会推行“减量经营”法,企业大量裁员、员工无薪加班,而工会组织竟与企业当局“共赴国难”,日本出现“官民一致、劳资协调”的状况。这是国民的巨大忍耐。石油危机促使全日本向能源节约型社会转变。此后,日本钢铁业普及了连续铸钢法,大量节省了能源。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时,川崎制铁一家工厂能源的20%来自重油,而1978年降至13%,1983年更降至2%。

  外国人最为惊奇的是,日本社会有惊人的“消化”压力的能力。刚到日本时,我常在盒饭中看到几根面条。当时我很不解,为什么米饭中还要加面条,后来日本人告诉我说,那是为消化美国对日输出的面粉不得已的办法。我们知道,二战之前,日本基本是以大米为主食的国家。二战后,美国曾一度给日本提供小麦作为援助。此后,为了推销美国小麦,美国向日本施压。为了化解美国政府的压力,日本政府采取了两个方法。一方面,为中小学“给食”提供面包、面条等,这为美国小麦培养了预备军。另一方面,派出大批饮食专家,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等各种媒体广泛宣传面食烹饪方法。

  经济的辉煌与政治的忍耐成正比。战后60余年,美国驻军从未离开过日本。很多日本人说,“日本不是完全独立的国家”。因此,国家的外交政策空间极为有限。在这种外部环境下,日本政府与国民表现了巨大的忍耐。我们看到,两次海湾战争以及阿富汗反恐,日本或者出钱或者出人。大批美国驻军,不论吃喝住行,都要日本供给。这些年,日本人总在悄悄抱怨,“日本简直是美国的提款机”。但是,抱怨归抱怨,“忍从”精神维护了这些年来日本经济的稳定增长。

  日本人的一生,仿佛都在极度忍耐中度过。唯有那狭小的居酒屋,人才能获得一瞬喘息与解放。这些年,中国国内很多城市的房子越盖越大,耗费土地建材和能源。反观日本,“小是美好的”观念仍然有效。东京这种巨大都市,多数家庭住宅为50至80平方米。在日本,不论其住房大小远近,住房价格平均为工薪族年薪的5倍。住宅虽然较小,但设计思想丰富,空间得到最大利用。

  不仅是居住条件,在饮食上,日本人的克制也同样让人佩服。历史上,日本下级武士的食物常常仅是一碗米饭加一粒酸梅。一个叫小林爱雄的日本人,曾访问过南京。1908年除夕,他受到南京当地政府的招待,后来他在《中国印象记》中说,他永远难忘那席盛宴。的确,今天日本人的餐桌,菜肴美酒来自全球,既有挪威的金枪鱼、中国的鳗鱼,也有法国的葡萄酒,澳大利亚的牛排。但是,一个日本人告诉我,这种丰盛的景象是上世纪80年代后才呈现的。不过至今,日本人的饮食仍然素朴,少见中国宴会餐桌上的那种奢华。日本人喝酒就是喝酒,那些下酒菜,仅是点缀。要想吃饱,你得回家路上自己吃碗拉面,或到家之后吃妻子留下的剩饭。

  在日本,“工作神圣”、“学习神圣”不只是口号。和朋友喝酒时,只要你说自己第二天上班上学,保准立即没人再劝酒。对劳动的尊重,消灭了投机性。很少有年轻人想要一夜暴富。学习正在全民化、终身化,大学开设很多成人讲座,面向工薪族或老人。而很多工薪族都利用休息时间进修,很可能他们并非为了资格,而仅是兴趣。很多人都不富裕,但是,他们都省吃俭用,将部分收入用于学习。全日本的人都把自己家的垃圾分类放置,把鲜肉包装泡沫盒清洗干净后再扔,这能造福天空与大地,但需要忍耐。不论日本的蓝天还是清流,不论稳定的社会秩序与稳定的保障制度,均是建立在全体国民小心维护与巨大忍耐之上的。

  日本人对马拉松运动情有独钟,与他们高度评价人的毅力品质有关。他们欣赏那种笑到最后的冠军,也欣赏那种咬牙拼命的精神。整个国家、整个日本民族都在忍耐。他们忍耐生活的单调平凡、忍耐技术开发中的孤独,这也奠定了日本在世界上科技大国的地位。

  今后的中国,面临的国际压力不会减少,发展中将持续面临资源和环境的瓶颈,人口还要缓慢增长,而土地供应则不会增加。怎样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日本人的忍耐可能会给我们一些借鉴。▲(作者是日本早稻田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环球时报》授权新浪独家使用,其他媒体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