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女人在厨房的唠叨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8日10:46 南方新闻网-南方周末
早年莱辛。库切认为,“莱辛从来都不是一个优秀的文体学家——她写得太快而修改太少” 本报资料图片 晚年莱辛。“在南非产生的三位最著名的女性作家——奥尼弗·施赖纳、内丁·戈迪默和莱辛,没有一个念完高中的。虽然莱辛并不愿被贴上‘非洲作家’的标签,她还是承认,她的感性认识在非洲形成,也都来源于非洲。”南非作家库切说 本报资料图片 《裂痕》(The Cleft) 1919年,多丽丝·莱辛生于伊朗。 莱辛的父亲在一战的战壕里失去了一条腿,在莱辛年幼的时候,在能够靠玉米迅速发财致富的诱惑下,莱辛的父亲带着全家从伊朗移居到了罗得西亚——一块只有35年历史的殖民地。但是父亲缺少经营农场的能力,他们总是债台高筑。 在7岁时,莱辛被送进了修道院的寄宿学校。那里的修女们大多为德国农民的弃婴。她们用地狱烈火之类的故事吓唬孩子们。莱辛在那里度过了四年可怕的时光。在她13岁那年,她与教育系统彻底决裂。 “童年时期的压抑和艰苦通常造就出作家来,因为这样的童年让你学会处处提防,事事留心,而这正是一个作家所需要具备的。”莱辛在自传中回忆道。 在18岁的时候,她完成了她的两部练笔小说,同时还向南美的杂志出售自己的故事。事实上,她正在成为一名作家。 1949年,莱辛带着自己的处女作手稿《野草在歌唱》到英国伦敦谋求出路,这部小说以一名黑人男仆杀死白人女主妇的案件为中心,揭示了非洲英殖民地复杂交错而尖锐对立的种族关系,小说于1950年在英伦出版,得到了批评家与读者的好评,从此一举成名,登上了英国的文坛。 从1950年开始到1962年《金色笔记》在商业上大获成功之前,她的书的销量一直十分稳定——至少,她用不着外出工作。根据她本人的计算,每周卖书的收入大约有20镑的进账,相当于一个工人的薪水。 1962年莱辛的创作因出版《金色笔记》而达到顶峰,莱辛被视为“新女性”的标志。 《金色笔记》甚至被看作“女性主义案例讲义和圣经”。小说由女作家安娜1950年代的笔记和她创作的题为《自由女性》的中篇小说构成,黑、红、黄、蓝色笔记和其后的金色笔记与分为五部分的《自由女性》相互穿插,反映了女主人公的社会政治活动、个人情感生活以及有关历史和艺术的观察和思考。这是她最富盛名、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 《金色笔记》在当时因描绘性别之间的战争而被视为骇人之作。莱辛至今仍对人们的这种反应感到茫然不解:“《金色笔记》的确有些让人吃惊,但这都不过是女人们在厨房里的天天唠叨的事情罢了,各个国家皆是如此。有些人竟如此震惊,倒着实让我吃了一惊。” 《金色笔记》出版之后,莱辛与女权主义运动的关系却开始变坏。莱辛批评女权主义者使用的那些“贪婪的、带着复仇心理的术语”,称文学批评家为爬在作者身上的跳蚤。女权主义者则攻击她,他们说她没有能够提出女权主义的政治纲领,而文学评论家则攻击她说,她企图控制对自己文本的解释权。“她属于那批最早地把女性问题作为小说中心的女作家。贯穿她作品始终的,是对力量的恐惧和女性自身的弱点,她的每一部小说中都能找到这两者的结合。”《牛津英国文学》主编玛格丽特·德拉布尔说。 (本文得到赵白生、朱力安、马筱璐的协助,在此致谢) 链接 《裂痕》(TheCleft)是莱辛的第27部小说,问世于2007年夏。它再度披上科幻外衣,借罗马帝国濒死的历史学者之口,讲述人类起源神话。书中描述了原始社会初期一个没有男人的世界。那时的所有人类均为女性,以单性生殖成功繁育女婴,而男婴之所以出现,乃是畸形娃娃呱呱落了地。后一男一女领导的两性族群常因琐事冲突,男性只勇于冒险,不理家也不照顾小孩,短视粗心;女性谨慎、被动、保守,成天叨念男性不照顾小孩。双方最后顿悟,即使没有共同点,但彼此需要,“我们人这么少,死亡又如此轻易。”男女重新发现,学习共存,形成无法超越的完美结合,在纯粹的动物式的性爱之外,也滋生出友谊与爱情,发现男女相互需要的意义所在。 莱辛表示,《裂痕》灵感来源是阅读科学杂志的文章。评论家指出,莱辛似乎受人类行为学家莫里斯(DesmondMorris)影响,书中描写两性比弗洛伊德“本质论”更彻底:生理决定命运、性器形状认定性格,简单的二分法将性别角色及两性关系降低到幼稚水平。女性被动、胆小,缺乏好奇心,只想维持现状,若非男性出现,永远像动物般缺乏智力。男性聪明、有创意、勇敢冒进,只想靠女性解决生理需求,不负责任。 ● 有“她们”,也有“他们”,但都是符号,不是人。 ——《纽约时报》 ● 一本坏小说。 ——《华盛顿邮报》 ● 莱辛将故事故意复杂化了。 ——《观察家报》 ● 有一些人会讨厌书中的每一个字。 ——莱辛的回应 ● 如果不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加持,它可能死在《华盛顿邮报》的评论下。 ——读者在博客上评价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