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鱼雷为何长盛不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31日10:19 青年参考

  本报特约撰稿倪海宁

  

  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10月22日报道,印度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采购98枚重型反舰和反潜鱼雷。按照印方构 想,该型鱼雷从600米深处发射后,将能击中50公里左右的目标,并具有主动和被动寻的、声学对抗措施和抗干扰等特点 。国外制造商将为印度提供20枚鱼雷,之后对印度进行技术转移并颁发许可证,从而使其能在印度国内生产。

  

  被自己的鱼雷炸沉

  目前,尽管反舰导弹的普遍装备,使鱼雷在海战中的传统地位有所下降,但鱼雷仍是海军特别是潜艇的重要攻击武器 。现在的鱼雷,发射后可自行控制航行方向和深度,只要一接触舰船就会爆炸,具有速度快、航程远、隐蔽性好、命中率高和 破坏性大的特点,真堪称“水中导弹”。任何导弹,即使是专门用来反潜的导弹,在飞行过程都有脱离水面进行制导的阶段, 而鱼雷却自始至终都在水中航行。

  1866年,英国工程师罗伯特?怀特黑德成功地研制出第一枚真正意义上的鱼雷,并根据怀特黑德(WhiteHead) 名字的含义,而定名为“白头鱼雷”。它外形似鱼,用压缩空气

发动机带动单螺旋桨推进,通过液压阀操纵尾部的水平舵板以 控制航行深度。不过,直到19世纪末,鱼雷的航速也不过11公里/小时,射程180~640米,且性能很不稳定。国人 长期以来都认为,1894年“甲午海战”中,民族英雄邓世昌的“致远”舰是被日舰“吉野”号发射的鱼雷击沉的。但从近 年发掘出的史料看,所有日舰并无当时发射鱼雷的记录,“致远”舰是因被日军炮火引燃自身鱼雷管中待发的鱼雷,而爆炸沉 没的。

  直到1904年,美国人布里斯才发明出第一条热动力鱼雷(亦称“蒸汽瓦斯鱼雷”),使鱼雷航速提至约65公里 /小时,航程达2740米。鱼雷终于成为堪与舰炮齐肩的海军主战兵器。

二战中,交战各方共发射了约3万枚鱼雷,击沉运 输船1366万吨,占被击沉运输船总吨位的68%;作战舰艇369艘,占击沉总数的38.5%。其中,德国潜艇“狼群 ”先后使用的无航迹电动鱼雷、单平面被动式声自导鱼雷和线导鱼雷,日本为偷袭珍珠港而专门改装的“浅水鱼雷”、以及号 称“水下长矛”的“93式鱼雷”(直径达63厘米,射程远达4万米),都曾名噪一时,令盟军吃尽苦头。

  1982年的英阿马岛海战,令鱼雷再度大出风头:英国核潜艇用两枚二战时代的老式鱼雷,就击沉了阿根廷海军第 二大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而配备德制SST4型鱼雷的阿海军常规潜艇“圣路易斯”号,竟吸引了英特混舰 队全部反潜力量的注意力!只可惜阿海军军官技术素养太差,误把发射管中为鱼雷提供电源的双相直流插头接反,致使6枚鱼 雷出管后失去航向基准,只在海里乱窜,险些把自己击沉,徒留一个海战史上的“大乌龙”。

  

  未来发展五大方向

  鱼雷从问世到现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之所以长盛不衰,其特点可归纳为快、远、准、狠、隐及深浅水兼用 等几点。在未来,鱼雷技术的重点发展将表现在如下5方面。

  1.更注重浅水使用技术。这是因为,冷战时期以美苏对抗为主格调,海上战场应在大洋上,故当时的鱼雷发展均突 出“大深度”;冷战结束后,近海、濒海的浅水区渐渐成为主战场。

  2.加强隐身技术的研究。不断降低噪声并研制低截获率声波自导装置,“安静”型鱼雷已日益成为鱼雷研究的焦点 。

  3.在当前电动力和热动力的基础上,注重开发新型

能源和动力装置,特别是超空泡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可使鱼雷跑 得更远,速度产生大的飞跃,即把当前50多节(时速50公里)的最高速度提高到200至400节。目前,俄罗斯“暴风 ”(M5型)鱼雷的航速已达200节(时速200公里),引起了各海军大国的震惊。

  4.逐步实现精确制导和智能化,即采用高性能计算机实现编程和高速数据处理,进行有效的目标识别,增强电子对 抗能力,提高攻击效果和命中精度。

  5.采用新的爆炸技术,加强鱼雷战斗部威力。例如,加装钛二硼活性材料后,鱼雷一旦爆炸,活性材料就会因首先 碰到潜艇壳体而产生巨大热量烧穿壳体,随后的爆炸冲击即可在前面烧穿壳体的基础上将潜艇击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