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喉回忆录一:喜欢冒险的我踏进联邦调查局大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31日10:19 青年参考

  作者[美]马克?费尔特::翻译信强白璐程涛

  1972年6月17日,5名受雇于白宫的窃贼潜入华盛顿水门大厦,在试图窃听民主党竞选情报时被捕,从而拉开 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政治丑闻——水门事件的帷幕。此后,经过多方不懈追查,理查德?尼克松指使下属非法干涉总统选举和 蓄意掩盖罪证的惊人事实逐渐浮出水面,并最终迫使四面楚歌的尼克松于次年8月8日宣布辞职,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被迫下 台的美国总统。

  水门事件对美国的政治生态构成了深远影响,而冒着巨大风险向外界提供关键线索的神秘人物“深喉”,其真实身份 也成了笼罩在整个事件上的最大谜团。幸运的是,在沉寂30余年之后,这位年过九旬的幕后英雄终于走上前台——他,就是 时任联邦调查局副局长的马克?费尔特。

  在新星出版社得到授权出版的《特工人生——“深喉”回忆录》一书中,费尔特讲述了他在联邦调查局的工作内情及 化身“深喉”的经过。

  1.“联邦探员都是天生的”

  有人说联邦探员都是天生的,不是培养出来的,或许正是这样。我从小就努力锻炼自己冒险和进取的欲望,早在中学 时就常常被冒险和组织活动吸引,把自己当作一个领袖。在华盛顿学习期间,我每天下午4点45分都得冲向乔治?华盛顿大 学法学院上课,时间是5点到7点,然后还要回到国会山完成议员秘书的工作。

  1940年,我获得了法学学士学位。在通过了华盛顿特区的律师考试后,我向联邦商务委员会提出了求职申请并被 接受。然而,那里安排的任务是如此的枯燥乏味,以致我没干几个礼拜就考虑要换个工作。

  我有两位朋友在联邦调查局供职,他们劝我去那里试试。我知道局长埃德加?胡佛是个严格的上司,要求其下属有高 度的服从度,还得知那里的工作要求很严。但同时我还了解到,联邦调查局的年薪较高,有3200美元;而且在印象中,联 邦探员的工作十分刺激,似乎每天都在追捕银行劫匪,同亡命之徒展开枪战。

  2.面试结果有惊无险

  1941年11月,我向联调局申请了特工职位。筛选过程十分严密,首要条件是拥有法学或会计学位以及3年的工 作经验,此外还要填写一张涵盖个人生活所有方面的申请表。大约10天后,我在华盛顿总部接受了面试。面试官对着我填写 的表格逐项提问,并考察我的工作经验,另外还让我回答这样一些问题:“为何申请到联邦调查局工作?”“你究竟是真想干 一番事业,还是考虑到战争正在欧洲蔓延而到这里逃兵役?”

  面试结果有惊无险,我顺利进入并通过了第二轮的法律考试。接下来就是严格的体检,随后数周则由联邦调查局的探 员调查我的身份背景,并向亲朋好友询问相关情况。1942年1月19日,也就是提出申请两个月后,我收到了录用信,信 里有胡佛局长的签名,要求我于1月26日上午9点到司法部报到。我去时拖着一个大箱子,里面装着足够我在海军陆战队基 地训练3周用的衣物。在那里,训练及监查处副处长休?克莱格告诉我们,每一门课程的及格分数都是85分,低于此分数者 将被开除。上课时间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中晚饭的时间都是1小时。周六的课上到下午6点结束,周日下午上5个小时课 ,剩下的时间才能休息。

  克莱格向我们规定了纪律,要求必须严格控制饮酒。无论什么时间,执行任务期间一律不许喝酒,没有任务的时候也 不得酗酒,因为一名联邦探员得随时准备去处理紧急情况。他说:“违反这条规定的后果是撤职并禁用。”也就是说,因此被 撤职的探员将不能再到联邦政府的任何部门工作。

  “先生们,如果你们有任何疑虑,请在我带大家进行就职宣誓前退出。”克莱格最后说道。下面一阵长时间的沉默, 于是他让我们起立举起右手,跟着他宣誓保卫宪法,保卫国家不受国内外敌人的侵害的誓言。

  然后我们每人领到了一个公文包,里面装着一支0.38口径的警用左轮手枪,一个枪套和一个徽章。此外还有两个 大活页本,一本是规章手册,一本是工作手册,里面记录着当时联调局负责处理的上百种案件的调查方法和报告程序。

  3.“十八般武艺”要样样精通

  紧接下来的两周里,我们到设在匡恩提科海军陆战队基地的联调局学校训练掌握规章制度。工作日每天训练10小时 ,中间唯一的休息是每天在健身房练习一次体操、柔道和缴械技能。在那里,我们学到了一个老到的对手可能采取的伎俩以及 在逮捕对方时应注意的事项。训练结束前进行了规章制度考试,内容并不复杂,但试题量非常大,搞得我们全都大汗淋漓。

  接下来一周的射击训练是比较引人关注的,因为我以前从没摸过枪。我知道,在联邦调查局,探员的枪法和他的知识 同等重要。联邦探员很少陷入枪战中,部分原因是以前的探员显示了他们同罪犯用枪解决问题时的勇气和能力。只有在需要自 卫的情形下探员才用枪,可他们一旦拿起枪就决不留情。

  射击训练的设计利于淘汰不合格的探员。我们要学习的武器有0.38左轮手枪——标准警用武器;0.30步枪— —适用于手枪有效射程50码以外的目标;0.45机枪还有37毫米“炮”——用于发射催泪弹驱赶房间里顽抗的逃犯。受 训者们还有机会使用0.357大号左轮手枪,它的威力足以射穿汽车外壳迫使其抛锚。

  我们用了许多课时学习如何拆装、保养和使用这些武器,以及如何确保安全。去射击场前,我们还上了一堂无弹射击 课,学习了基本的射击技术:缓缓平稳地扣动扳机,不去理会后坐力。由于没有任何射击经验,我反而比那些已经养成坏习惯 的家伙学得快。

  顺便说一句,尽管我在联邦调查局工作的几十年里从未开过枪,可掌握射击技术对我来说有很大价值。在许多次突击 和抓捕行动中我都拔出了枪并做好了射击准备,可我知道这种武器的危险性,因此十分赞同局里严格的枪械管理纪律,以免伤 及无辜。

  结束了在匡恩提科的3周训练后,我们又回到华盛顿并进行了13周的培训。我们学习了如何准备证据以供检验,还 观摩进而熟练掌握了如何提取指纹以及用粉末使看不到的指纹显形,甚至学会了怎样撬锁。后来,我才得知联邦调查局当时正 进行史上规模最大的扩编,从战前的不到600名探员增加到二战后期的4000多人。

  在培训期间,我们进行了模拟破案,包括讯问“嫌疑犯”和“证人”,起草报告以及在模拟法庭上作证。最后一周的 培训是在华盛顿特区分局进行的,我们在有经验探员的指导下实地办案。但由于当时华盛顿分局正在重组,我们在那儿的工作 主要是搬运办公设备。我处理的“案件”就是把文件从一处移到另一处。

  4.新手探员初出茅庐

  最终,我等到了我的第一次分配。胡佛局长要求每一名探员在任何时候都能参加任何一个分局的行动。因此新探员通 常会在第一个部门工作3个月,然后转到第二个单位去工作6个月,再到第三个地方工作3年。等分配到了第四个地方,他们 就可以安心地待上7到10年,这就是联邦调查局的政策。胡佛本人是单身,也从来没有调动过,因此他根本不知道这样的调 动给探员们带来的经济和生活上的困难。

  我的第一个工作地点在得克萨斯州的休斯敦。分局主管雷?阿巴蒂基奥是个和善的人,但他制订的分局规章却比基本 标准还高,其中一条要求每名探员在工作时必须佩带手枪。对于一个日常工作只是向联调局求职者的亲朋好友了解情况的探员 来说,上班带着3磅重的手枪还不能脱掉外套,实在是一个不轻的负担。

  另外,这位主管还要求所有探员在工作期间都不得呆在办公室,只在有信件要口述的时候除外。这样一来,工作计划 、阅读文件、准备口述以及整理笔记都得利用下班时间去做。这条规矩没解决什么问题,反倒带来了许多麻烦。新探员们常常 没有得到什么调查指示就离开了办公室,可他们又不敢回去。一些人在茫然中只好在街上闲逛一天。

  我的解决办法则是把所有的文件和报告装进公文包,然后上公共图书图书馆去计划下一天的工作。其中一篇关于战时 工厂保护方案的报告,由于写得详细而有新意,甚至得到了局里的表彰。

  在休斯敦干满3个月后,我又被调往得克萨斯州南部的圣安东尼奥。圣安东尼奥分局负责60个县,主管莫里斯?阿 瑟斯将大部分人派到市外,让探员们广泛分布在分局的管辖范围内。

  莫里斯对我一直很诚恳和关照,可他在分局里并不受欢迎。这是因为下属们对他的一些管理方法不满,尤其是他向大 家施加压力,使分局“自愿加班”的时间高居联邦调查局各分局之首!他还为此专门制作了一张表格,标明每位探员“自愿加 班”的时间。排在最后4名的人在下个月就必须利用周末加班,以“帮助”提高名次。特别让人恼火的是,莫里斯本人竟然把 他乘坐夜间火车上下班的时间也算作加班时间,以提高自己的名次。所以,当我后来听说胡佛禁止将路途时间算到工作里面时 ,不禁感到非常的快活。

  莫里斯给我安排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到韦科市的公路上工作。每周一早晨,我就带着调查指示从圣安东尼 奥出发,要去的地方遍布奥斯汀和韦科之间的地域,那里大部分是供陆军坦克部队训练用的要塞军事保留区。而我的工作就是 寻找和询问坦克部队里的一些受训者,他们是向联调局、司法部或者战略服务局(中情局前身)求职的人的介绍人。这真是件 苦差事,需要我跟着坦克留下的痕迹找很久。我几乎没有时间回家,好不容易能和妻子奥德丽一起待几个小时,也是累得倒头 就睡。因此当再次接到调职令时,我们都觉得这是个天大的好消息——这次是去华盛顿从事一项战斗任务。

  (::节选自《特工人生——“深喉”回忆录》,新星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供稿万钧未完持续)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