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阿姆斯特丹华人电台帮助华人了解世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8日11:45 青年参考
文曹沂宁
“大家好,欢迎收听‘城市之声’!”这是荷兰阿姆斯特丹华人电台“城市之声”最常规的开场白,一周7天每晚播 音一个小时。台长吴汉唐同时身兼主持人。吴汉唐没有荷兰名字,只有一个具有中国传统色彩的名字,但他和许多第二代华人 移民一样,在荷兰出生长大,说一口流利的荷兰语、粤语和英语。今年35岁的吴汉唐,于1996年和几个朋友一起创立了 这个非营利的华人媒体——“城市之声”。和传统意义上仅局限在小范围内的封闭式华人媒体不同,吴汉唐把自己的电台比作 “一座桥梁”——联系华人和荷兰主流社会:“虽然我们资源有限,不能做完整的收听率调查,但作为惟一的华人媒体,我们 在阿姆斯特丹华人社区甚至荷兰裔人士中还是很受欢迎的。” 吴汉唐告诉《亚洲周刊》,当初建台的想法是帮助当地的华人更多更好地了解荷兰社会:“第一代的华人移民,大多 聚居在唐人街,不会说荷兰文只会说粤语。我们电台的节目当时以翻译介绍荷文报纸内容为主。” 电台成立11年来,华人移民的人数不断增加。目前在荷兰1600万人口中,华人约有10万。吴汉唐说:“由于 移民结构发生了变化,电台节目也相应进行了一些调整:广东话节目的听众群仍以中餐馆打工的老一辈移民为主,但我们为大 陆和台湾留学生增设了普通话节目。”从前年开始,“城市之声”每周日会用荷兰语广播,向越来越多对中国感兴趣但不会说 中文的当地听众介绍中国文化。他们还开设了用荷兰语教授中文的节目。吴汉唐认为在移民群体与主流社会的交流融合中,语 言不应该成为其中的障碍。 由单一的广东话节目到以3种语言播音,由单纯的向华人介绍主流社会到让外界了解华人社区,吴汉唐的“城市之声 ”不断发展壮大。他的团队也从最初的几个人,逐渐拓展到由华人和荷兰裔青年组成的30多人。他们或是留学生或是另有全 职工作的上班族,包括吴汉唐这个台长在内都是分文不取的志愿者。吴汉唐白天在荷兰一家咨询公司上班,还在阿姆斯特丹的 高等专科院校兼职任教,一周3个晚上则变身为这个华人电台的主持人。每周他花在电台上的时间至少有10小时。 “如果为了钱,我想我不会搞这个媒体。”他微微一笑:“虽然10万是个大数目,可是华人在荷兰仍属于少数。除 了唐人街的舞龙舞狮,主流的商业媒体很少报道我们。那我们为什么不自己搞一个华人媒体呢?”吴汉唐一直希望能将“城市 之声”做大做强,因此在媒体合作方面动了不少脑筋。2004年他把节目由电波延伸到了互联网上(www.chineseradio.nl) 。听众除了能在直播时在线收听,还可以进入资料库收听电台以外的节目。吴汉唐他们还在阿姆斯特丹的华文报纸上开设专栏 ,介绍自己的电台和撰写编辑手记等等。 然而近年来,荷兰右翼政府上台后,削减了对少数族裔媒体的资助。他们认为这些电台的存在会导致移民们和荷兰主 流社会的隔离和敌对。电台仅有的演播厅是向阿姆斯特丹政府借用的,非播音时间会由其他少数族裔电台使用。无奈之下,吴 汉唐只能自筹资金。“城市之声”的节目中开始插播广告,收入所得用以维持电台的开支。随着业务逐渐扩大,光靠志愿者的 工作渐渐显得不够,吴汉唐并不排除放弃高薪转成全职投身“城市之声”的可能。只是聘请全职员工,对电台的财政开支又会 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