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花样百出的银行监管制度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6日12:02 青年参考
《我在美联储监管银行》连载二 作者卢菁 神秘的美联储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金融机构,能够到这里供职历来被视为荣誉。《我在美联储监管银行》一书的作者、 美籍华人卢菁女士1998年起加盟美联储专司银行监管业务,在此后三年中亲身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花旗集团并购等重大 事件,参与了对各大银行的监督检查工作,从中积累起丰富的实务经验。通过本书,读者可一窥美联储内部运作机制的奥秘。 ——编者 1.一百年前,美国银行业自由放任 一种公认的说法是美国的商业银行是美国管制最严的产业之一,银行自己也抱怨说它们被“管制过严,爱护过少”。 但这些管制不是与生俱来、凭空捏造的,而是长年累月层层加码造成的,也与金融界的特殊性有关。 一百年前,美国的银行业还处在自由放任的年代,靠着市场“无形的手”进行调节。金融危机伴随着经济危机此起彼 伏,周期性兴旺萧条。有时,金融危机甚至是推波助澜、雪上加霜:当老百姓对银行失去信心,争相挤兑存款,导致银行流通 不济甚至破产倒闭时,依赖银行资金的工业产业部门,就顿时断了香火,举步维艰,萧条没落。这样的生产业和银行业的恶性 循环,周而复始,弄得人心惶惶。 银行的这种挤兑风潮,有很大一部分是心理因素在作祟。如果大家突然间莫名其妙对某家银行失去信心,竞相提取存 款,而这家银行一时间又准备不了那么多现金的话,不宣布破产是很难的。这种起源于无谓的担心,而最终又让担心变成现实 的现象,在经济学里称为“自验预言”。银行金融界的特殊性在于自验预言的心理作用有着巨大的摧毁力:无论是否有实质性 的经营问题,一旦民众丧失信心,银行便会遭受灭顶之灾。曾经有一家银行,为了平息挤兑浪潮,把大笔的现金堆放在橱窗里 ,以说明自己的实力雄厚,让民众不必担心存款会不翼而飞。 自验预言不但对单个的银行有重大冲击,对整个银行体系和金融体系都有着防不胜防的危害性。美联储的建立,在很 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建立这样一个稳定人心的机制,成为银行“最后贷款人”,让银行有最终依靠,消除流动性危机。而联邦储 蓄保险公司FDIC的建立,则为民众在银行的存款提供保险,更让民众有安全感,挤兑风潮从此销声匿迹。 美联储及其他监管机构,在为银行提供“最后贷款人”和保险服务的同时,也必须确保银行经营管理的安全有效性, 杜绝不切实际的冒险行为,真正在实际操作中做到稳健可靠、无懈可击。银行监管就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了。 2.防患于未然仰仗两套手段 银行监管方法同样是个适应形势、动态变迁的过程。过去,这种监管主要依靠现场检查,一年去一次银行机构,查查 账,看看资产、负债、收益、合规情况。因为银行资产负债变化不大,所以年度检查足以说明问题。 随着时间逐步推移,监管部门发现,在金融界频繁变化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年度检查已经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银行监管的关键还是防患于未然。于是从十几年前开始,非现场监测开始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以起到及时了解情况、 及时应对的作用。 非现场检查的手段多种多样。报纸、杂志、新闻媒体是一大途径,一有银行新闻,尤其是负面的,监管部门便会警觉 起来。银行向美联储提出的各种申请,包括业务性质变更、设立分支机构、收购合并、改变组织机构等,也可以让美联储窥测 到银行的变迁。其他监管部门对银行的检查情况,内部稽核、外部审计的报告,也都尽在美联储的掌握之中。 但非现场监测始终代替不了现场检查。首先,大部分违反银行法规的操作,都是在现场检查时发现的。在与银行直接 、密切的交流中,在用风险的眼光审视数据报表和运作过程时,在与有关人员查实核对的针锋相对中,问题就会显露出来,银 行就很难掩盖它的“劣迹”。现场检查会迫使银行不但在报刊、杂志、数据、报表上说得好,还要在具体行动上落实得好。美 联储把银行内部控制风险的政策和操作看得很重,对这些过程非得亲力亲为不可。 其次,美联储对银行的监管涉及一个重要的评分指标——CAMELS,即所谓的“骆驼评级”。对银行的资本金、 资产质量、管理、收益、流动性和市场风险这六个领域作出评分,并在此基础上打出总评分。每个领域的评分都需要收集、分 析并核对数据,需要集中与银行沟通,集体开会或个别查证。而入驻银行,就让这项工作方便易行,直截了当。“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为了做到打分时胸有成竹,势必要明察暗访、躬亲问之。 3.常驻检查员——美联储的耳目 随着金融界发展的日新月异、瞬息万变,市场的变化可以几周或几个月就让一个银行陷入危机,就连现场检查和非现 场监测都显得力不从心。这点在纽约表现得尤为明显。纽约联储(后来又推广到整个美联储)觉得依赖年度检查或通过报刊媒 体报表收集信息资料,都不足以及时站在形势的风口浪尖上。所以针对几个大银行,纽约联储特地安排有长年累月入驻银行的 “常驻检查员”,有时是一个人,有时是几个人,派驻在银行内部,作为美联储的耳目,收集一线资料,关注一举一动,一有 风吹草动,便及时上报,及时准备应对措施。 这些人员,官方术语称为“中心联络点”,他们是所有有关该金融机构事务的权威人物、信息枢纽中心。他们的工作 职责是关注、了解银行在财务、管理、策略和发展方向等的最新资料和信息,及时反馈给美联储,保证信息的时效和更新。因 此,他们必须经常与银行的管理人员讨论市场变化、新产品研发、合并收购、内部稽核和外部审计的结果。他们的另一大职责 是协调各类监管部门和特别小组的工作项目,确保无缝隙监管的落实,各方面的稳妥安排。中心联络点对所驻银行各部门最熟 悉,美联储有何贵干,首先就通知他们,由他们具体落实,协调实施。当然,他们也参与银行检查的过程,对检查所发现的问 题缺陷或纠正措施跟踪追击,确保问题的最终解决。 在大银行牵头的常驻检查员一般都是纽约联储高级职员,让纽约联储信得过,拥有美联储颁发的全权检查官证书,可 以代表纽约联储说话、签字。常驻检查员也可以方便银行与纽约联储的联络,“低头不见抬头见”,随叫随到,银行没有理由 不将重要事件及时通报常驻检查员。 这个制度的运作很成功,现在已扩展为每个银行都必须至少有一位中心联络人员,来协调与该银行有关的监管事务。 这位中心联络员可以常驻在银行,但对相对较小的银行而言,也可以不驻在银行内部,但必须时常保持与银行的沟通,对银行 的事务了如指掌。 常驻检查员的设置,就使得美联储对银行的监管变成长年不断,即所谓的持续监管。 4.监管人员总要多些心眼 风险的分类五花八门。按照美联储的惯例,风险一般划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 以及信誉风险六类,其他的风险都多少可以归结到这六类之中,可谓万变不离其宗。 有很长一段时间,检查员审查银行时,依赖的是“交易测试法”,即通过抽取一些有代表性的项目作样本,来推断银 行是否遵纪守法。这个检查方法行之有效,检查员一年去银行一次,看看报表,查查新老交易项目,也便足矣。 但如今的金融世界非常动态,交易和贷款可以在短时期内几经易手,银行的资产组合、风险窗口可以变化多端。如果 仅凭交易测试法对一个银行下定论的话,那它过了不久就可能失效了,监管部门不能确保在两次检查之间会不会发生什么问题 。于是乎,便诞生了以风险为本的检查方法。 具体说来,所谓“风险为本法”是在要求严格控制和管理风险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也与银行在风险的测算、模拟、 监控等信息系统的进步密切相关,是伴随着银行界的发展而审时度势、灵活机动的一种检查方法。它将重点放在银行是否做好 其内在的风险管理工作,确保它自身有一个监督与制衡的机制。其内在逻辑是:如果一个银行的操作过程是严谨审慎、无懈可 击的,那不管是什么交易产品和项目,它都能用同样安全、稳健的操作方法来审慎管理;这样,监管部门即便在银行变化动态 的情况下,也可以高枕无忧,知道银行会实施足够的内部控制,来达到良好风险管理的状况。 比如,你去一家银行,碰到一位主管大肆炫耀自己有多么重要,既管前台的交易员,又负责中台的交易确认、对账、 估值等,忙得不亦乐乎,俨然是这家银行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但是,你脑子里马上就要紧绷一根弦——这家伙既管前台,又 管中台,风平浪静的时候还过得去,一旦有风吹草动,他岂不可以有机会弄虚作假、伪造账目、掩盖败绩?英国最古老的巴林 银行的倒闭,不就是因为一个前台交易员控制了中台账目输入,伪造业绩,最后到了分崩瓦解、不可收拾的地步吗?不行!不 怕一万,就怕万一,这家伙必须放弃一个职位,缩减权力范围,不管他是多么的不情愿。 在风险为本的旗帜下,检查员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听对方夸夸其谈如何卓有成就、“平安无事”时,要多长 个心眼、多动脑筋,设身处地,思索这些过程步骤会有什么环节欠缺,会有什么风险可能成为漏网之鱼,是否有部门集多种职 能于一身的非正常现象。这些专业的英文字眼,都是美联储在培训和检查过程中经常提到的,却也只是诸多单词术语的沧海一 粟。难怪我刚开始从事检查工作时,可以听懂检查员讲的每个单词,可还是不理解他们究竟在谈些什么东西。 (::节选自《我在美联储监管银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未完待续)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