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克文:新人夺位 阿巴斯:老将失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31日07:03 新华网
陆克文:新人夺位阿巴斯:老将失地
  12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国际会议中心,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高级别会议开幕式上发表讲话。

陆克文:新人夺位阿巴斯:老将失地
  11月29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在突尼斯出席“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集会。

 

  “新人”陆克文以新面孔、新政策夺得政权,发誓要给澳大利亚带来新气象。

  “老将”阿巴斯因老矛盾、老对手丧失加沙地带,转而走上与以色列和谈的老路子。

  陆克文:新人夺位

  鲜有领导人在国家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之际摔下权力巅峰。澳大利亚前总理约翰·霍华德偏偏是其中之一。

  取代霍华德的陆克文是张“新面孔”。现年50岁的陆克文外交官出身,出入议会的“议龄”不过9年,汉语流利,“新”字常挂嘴边。

  2007年11月,澳大利亚议会选举,陆克文领导的工党异军突起,建党以来首次夺取政权。自由党领袖霍华德在自家选区“捂”了33年的联邦众议员议席也被工党新人抢走。

  掀翻霍华德,陆克文靠的是“新鲜”;新鲜,能持续多久?

  内政:“相似差异”?

  选前,媒体有理由认为,摇摆不定的中间选民会把票投给霍华德。澳大利亚连续17年实现经济增长,失业率创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新低,霍华德及其执政联盟功不可没。

  选后,前自由党联邦参议员迈克尔·鲍姆感慨:“政府在未出现公众不满情绪的情况下落败,在过去数十年来尚属首次。”

  事实上,澳大利亚民众虽未对执政11年的霍华德表露太多愤怒,却心生厌倦。选举中,厌倦与愤怒同样具有杀伤力。

  选择陆克文,相当于选择一名新总理,但并不意味选择一名不同的总理。

  竞选时,陆克文并未攻击霍华德长处,反而对他的经济建树表示欣赏。“我不是社会主义者,”陆克文说,“我是经济保守派。”

  细观陆克文国内施政纲领,从联邦政府干预原著民社区事务,到国家安全,再到发展采矿业,陆克文几乎秉承了霍华德的一贯路线。

  热门网站YouTube上一段视频干脆称陆克文这一战略为“相似差异”。

  外交:“表面差异”?

  签署《京都议定书》、宣布从伊拉克撤军时间表、监视日本捕鲸,陆克文上台伊始,似乎在外交政策领域与霍华德上演着“向左走、向右走”。

  实际上,表面观之大相径庭,背后似乎异曲同工。

  霍华德执政期间,澳大利亚始终处于《京都议定书》框架外,但澳大利亚事实上已实现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减排目标。至于《京都议定书》第二期,陆克文竞选期间采取了与霍华德基本一致的立场。

  在撤出伊拉克驻军问题上,工党已弱化选举早期所提“现在就撤”的主张。陆克文说,将根据协商结果,阶段性撤回1400名驻伊拉克和海湾地区澳军士兵。此外,他准备向阿富汗增派士兵。

  澳美关系方面,陆克文说,工党领导下,澳大利亚与美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将“坚如磐石”,但澳将保留“独立”行动权力,反对建立所谓美、澳、日、印四国同盟。

  由此,一些政治分析师认为,陆克文政府的外交政策并非如他自己描述,与霍华德政府存在“基本差异”。

  新鲜:持续多久?

  高喊“新领导”、“新观念”、“新面孔”,陆克文使工党获得超过50%的支持率。澳大利亚2007年遭遇大旱之际,陆克文改革劳工法案、推行教育医疗新政的主张让澳人产生“久旱逢甘霖”之感。

  “澳大利亚今日放眼未来,”陆克文庆祝工党大获全胜时宣称。

  然而,在澳大利亚漫画家笔下,陆克文更像一个“迷你”霍华德,内政外交基本面上未必有根本性变化。

  美国似乎对如何看待陆克文政府的政策走向生出分歧。澳议会选举结果揭晓后,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发表文章,称“布什在澳大利亚失去了一个朋友”;而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则认为,陆克文也许将给美澳联盟提供新视角。

  阿巴斯:老将失地

  以色列要安全,巴勒斯坦要独立。阻挠二者如愿以偿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土地。

  2006年输掉立法委选举,2007年丢掉加沙地带实际控制,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对人对己都无法交待。

  辞职呼声中,阿巴斯求助国际社会,希望得到镇痛之药。

  切肤之痛

  为纪念已故领导人亚西尔·阿拉法特去世三周年,大约25万名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支持者11月12日涌上街头,加沙城俨然成为法塔赫黄色旗帜的海洋。

  虽有阿拉法特在画像中凝望人群,但当天集会仍以流血告终。混乱中,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成员朝人群扣动了扳机。

  面对沾染鲜血的加沙城,画像中的阿拉法特不动声色,身处约旦河西岸的阿巴斯则束手无策。哈马斯2007年6月夺取加沙地带控制权,让阿巴斯和他的武装部队蒙羞。而哈马斯在加沙地带与法塔赫的暴力冲突无异于往阿巴斯伤口上撒盐。

  但阿巴斯并未立即大举出兵收复失地,而是取消联合政府,在约旦河西岸成立紧急政府。

  阿巴斯拒绝与哈马斯对话。

  “我不想恢复联合政府,”他强调,“因为那段经历非常糟糕,哈马斯破坏了联合政府。”

  镇痛之药

  失去加沙的阿巴斯转而向国际社会寻求镇痛之药,恰与一心试图孤立哈马斯的以色列、寻求留下政治遗产的布什政府一拍即合。

  11月27日,美国倡议和主导下,中东和会在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市开幕。巴以领导人宣布重启和平谈判。

  作为送给阿巴斯的“礼物”之一,以色列12月3日释放429名巴方被囚人员。满载获释人员的车队驶过以色列检查站,抵达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驶入阿巴斯办公室所在高高院墙。沿路居民用欢呼声、汽车笛声和旗帜迎接同胞、感谢阿巴斯。

  12月17日在巴黎召开的援助巴勒斯坦国际会议更给阿巴斯送上一份厚礼。国际社会承诺今后3年内向巴方提供总计74亿美元援助。

  哈马斯主动要求对话,阿巴斯置之不理,声明“哈马斯必须废除政变,否则我们不会与之对话”。与哈马斯决裂后,阿巴斯的民意支持率稳步上升。

  以色列9月宣布加沙地带为“敌对实体”,封锁政策影响加沙150万巴勒斯坦人生计。阿巴斯对此淡淡表示,就封锁事宜与美国和以色列站在同一立场上,“我反对哈马斯”。

  服药之苦

  至于以色列和美国等所赠药剂是甜是苦,恐怕只有阿巴斯自己说得清。

  以方释囚举动为阿巴斯招致批评。429名获释人员全是法塔赫成员,其他组织武装人员均遭“遗漏”。法塔赫领导人马尔万·巴尔古提揭短说:“阿巴斯要求释放更多人,但遭以方拒绝。”

  法塔赫在援巴会议上所筹74亿美元也遭哈马斯非议。哈马斯把会议称作“裹蜜毒药”。

  美国希望中东和会能给巴以对话构建平台,但阿巴斯与以色列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会后不久便各自回家。从双方会前会后的表态看,土地、耶路撒冷地位、巴勒斯坦难民回归过去是难题,今后仍是难题。

  临近2007年末,以色列宣布,拟于2008年在东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的定居点新建1000余套住宅。阿巴斯对此大为恼火。

  而哈马斯12月15日在加沙集会,庆祝成立20周年。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哈立德·迈沙阿勒发表讲话,称哈马斯不会放弃武装斗争,“巴勒斯坦人民可以发动第三次和第四次起义,直到胜利的黎明降临”。(卜晓明)

[上一页] [1] [2] [3] [4] [5]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