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我找到了自己的声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7日09:21 南风窗

  希拉里:我找到了自己的声音

  龚小夏

  在新罕布什尔州预选的胜利演说中,满面笑容的希拉里·克林顿对选民宣告:“在聆听你们的过程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声音。”

  如果说,希拉里的整篇演说中有哪一句是发自肺腑的心里话,恐怕就是这一句。也就是从这句话起,希拉里才真正开始了属于她自己的竞选。

  在这句简单的话的背后,是错综复杂的美国选举政治。

  民主党机器控制下的竞选

  自从去年秋天希拉里开始参选以来,她的竞选活动总是让人感觉到没精打采。

  从一开始,希拉里便稳步而有系统地向选民介绍了她的内外政策:在外交政策上她的立场偏强硬,在社会和经济问题上中间偏左。在所有民主党的候选人中,她的立场中间而温和,与民主党多数的基本选民比较一致。希拉里以她一贯认真的风格,仔仔细细地研究了无论巨细的各种议题,做出了一系列政策声明和讲话。和她丈夫一样,希拉里是个在政治上很现实的人。对每一个议题,她都会非常小心地去平衡各方面的因素,找出最能为多数人认可的方案。这些政策方案显示出她的经验、她的成熟、她的政治智慧、她的勤奋。希拉里的阵营希望,民主党和无党派的中间选民都能够看这位女性候选人的长处,认可她为未来的领袖。

  克林顿夫妇在竞选上自然是沙场老将,这不仅体现在他们懂得如何处理选民关心的各个议题,如何揣摩所谓“沉默大多数”的中间派选民的心理,也体现在他们掌握着民主党经营多年的政治选举机器。这台庞大的选举机器的基层是民主党的各级地方组织,顶端是在华盛顿的智库、民调机构以及一批精明的职业选举顾问。在最近二三十年的选举中,候选人的每个步骤、每次公众亮相、每项政策的公布方式,以至于个人生活的每个有可能被人知道的细节,无不经过这些选举顾问的精心策划与设计。选举是他们的专业,也是他们的饭碗。

  希拉里还没有出来竞选,她身边的选举顾问们就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他们从民调机构中得来的信息提供了这样几条重要的信息:相当多的选民对于妇女是否有能力应付当今复杂的国际局势表示怀疑;选民中有一半的人——特别是共和党人——不喜欢希拉里这个人;民主党选民中也有很多人觉得布什—克林顿—布什—克林顿这样的循环太接近家族政治,希望能够有所变化。

  根据这些信息,选举顾问们为希拉里设计了一系列做法:在国际政策上采取比较强硬的态度(比如在伊朗问题上的投票),同时不要太多地与她的丈夫一同出现在选民面前,以拉开她与白宫前任的距离,树立她自己的个人形象。另外,希拉里还需要强调自己的长处,也就是她在政坛中的经验。

  就跟一个中规中矩的女学生一样,希拉里一丝不苟地遵照了顾问们的建议来开展她的竞选活动。她的确成功地树立了民主党内强硬派的形象,并通过她在参院武器委员会的职务与五角大楼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然而,无论她在衣着上如何女性化,在发型和化妆上趋向柔和,在电视机前不断微笑或者开怀大笑,选民们却总是觉得那里面有假,觉得她的一举一动都经过精心算计,觉得她在感情上拒人千里,甚至觉得她行动之间像是个机器人。毕竟,无论多么坚强的人,总应该有点七情六欲。希拉里在公众面前经过了那么多的大变故,却极少流露过她自然的喜怒哀乐,总是那么镇静,总是那么有条有理地在处理着一切。哪怕是许多认同希拉里的政治主张的选民,也觉得在情感上很难与她沟通。也就是说,希拉里的支持者更多是理性的而不是感性的。

  正因为缺乏这样的沟通,希拉里说的话,在选民们听起来不是她自己的声音。就连她的支持者也在纳闷,真正的希拉里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奥巴马的挑战

  奥巴马对希拉里的挑战,与其说是政治主张上的,不如说是个性和风格上的。

  的确,奥巴马和希拉里的主要政见并没有多少的不同。虽然奥巴马年轻许多,但他却不属于民主党激进的一翼。这个头衔现在要属于爱德华兹。奥巴马的吸引力,除了他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演说家之外,更因为他是一个政治上的未知数。

  过去10年的美国,在人们的经验和记忆中是一个充满着不安和失望的时代。克林顿执政8年,虽然赶上了互联网发展带来的经济繁荣,却也遇到了冷战结束后出现的道德危机。这个危机在克林顿总统的性丑闻案件中达到了高峰,也为宗教与社会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小布什造就了入主白宫的机会。9·11恐怖袭击之后美国一时间爱国情绪高涨,却让布什总统发动的一场伊拉克战争葬送了美国的国际声誉。在布什主政的这7年中,全球化浪潮让美国失去了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就业机会,战争让美国背上了大笔的债务,克林顿政府留下来的财政盈余变成了天文数字的财政赤字,从拉丁美洲和世界其他地方涌进来1000多万的非法移民……面对这堆积得越来越多的问题,美国人自己却不能团结一致,民主党与共和党、自由派与保守派、在世界上自由流动滚雪球般地增长的大资本与面临财产缩水和未卜前途的中下层阶级,彼此之间似乎在任何一个重要的问题上都无法达成共识。

  奥巴马第一次走上全国的政治舞台亮相,是在2004年民主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当时他还只是伊 利 诺州里的议员,正在参选该州的联邦参议员。那篇讲话是奥巴马自己写的,其中有这样一段:

  “人民并不希望政府去解决他们所有的问题。但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感觉到,只要稍微改变一点方向,我们就能保证美国的每个孩子都可能有美好的前途,机会的大门对每个人都打开。他们知道,我们能做得更好。他们希望能有这个选择。”

  这真是典型的奥巴马风格。什么都说了,又什么都没说。

  事实上,对于选民来说,奥巴马说了什么远不如他怎么说更重要。奥巴马年轻,没有政治负担。他无须为自己的过去作任何辩护,他象征着美国的未来。选民们从奥巴马那里听到的,是他自己发自内心、充满希望和憧憬的声音。这个声音充满魅力,让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感到激动,感到兴奋,感到那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他让选民觉得,美国人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

  相形之下,希拉里的声音就让人听起来枯燥无味。没错,她对事实和数据以及政府的运作了如指掌,她提出的每项计划都有具体的、令人信服的执行方案,她在参议院7年的纪录证明她是一个非常有成效的议员,能够与两党的人一起共事去解决问题。可是,希拉里是个没有光芒的人,在咄咄逼人的奥巴马面前,希拉里黯然失色。

  艾奥瓦州丢了。希拉里在新罕布什尔可以说是背水一战。媒体已经基本下了定论,认为希拉里一定要输,就差没在她的竞选的死亡证书上签字了。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