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官员索贿致救援食品腐烂 民众吃土度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1日17:31 青年参考

  编译 张咏

  眼下在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在数百万国民忍饥挨饿的同时,由于该国政府有关机构的官僚作风和繁文缛节,致使大批国外援助的豆类、大米及其他食品堆积在港口内无法进关,救援物资在烈日下逐渐腐烂变质,被各种害虫蚕食殆尽。清扫的工人们希望能在豆子腐烂前找到它们,好分发给饥饿的邻居。

  救援食品在烈日下腐烂

  据美联社报道,由于之前海地松懈的港口管理,使得那里成为哥伦比亚可卡因的主要走私通道,海地政府因此下决心整治,增加了货物的多道验放通关手续,以至于前来这个国家的轮船及货物将各港口堵得水泄不通。情况最严重时,很多船只甚至要跑到距海地600英里远的美国迈阿密市的港口去找地方停泊。货物无法顺利进关阻碍了国际救援物资的及时发放,那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人们无法得到近在咫尺的救援食品,部分赤贫阶层的民众只好被迫食用掺上盐和植物油制成的泥土“饼干”。

  情况最为危急的是海地角。不久前,环卫工人们闻到装有4万磅(约36200斤)花斑豆的集装箱发出恶臭,打开才发现食物早已变质成为灰色粉末,里面是乱跑的蟑螂和甲虫。这批食物去年11月份就已经被运送到这里了。

  “类似情况已经发生多次,因为当食品终于通过海关审查后,它们早已过了保质期,我们只好就地烧掉了。”美国科罗拉多州“怜悯与分享基金会”工作人员苏茜·斯科特·克拉贝克说。该基金会在海地开展活动已长达14年。“食品运到这个国家,就放在那里,看上去唾手可得,但就是无法送给需要救助的人。”

  港口管理水平地区倒数

  海地港口运输货物的不顺畅造成的影响非同小可。按照美国农业部的估计,海地约75%的食品供应靠进口来解决。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相关报告则指出,在2002年,海地几乎有一半人口营养不良。

  在去年秋天开始改革以前,海地的港口管理部门贪腐成风,货物甚至不经检查且不缴关税便可运走。海地政府不仅“颗粒无收”,而且还使该国成为哥伦比亚将可卡因贩卖到美国的重要中转地。世界银行最近将海地港口的管理水平排在了该地区的倒数第二位,仅仅强于圭亚那。

  国际社会一直支持海地的海关改革举措。美国政府出资帮助解决港口的安保问题,联合国维和部队在该国沿海及与多米尼加接壤处进行反走私巡逻。

  但由于海地的海关部门至今仍采用古老的手写办公方式以及员工业务技能低下等原因,所以货物出关须具备一式三份的许可证及载货单的新规定令他们难以应付。去年美国只有5%的集装箱接受扫描检测,最终被工作人员打开检查的集装箱更少,但在海地角,每个集装箱都会被打开,货物要搬运出来彻底清查。当地海关负责人让·雅克·瓦朗丹表示,这是海地政府做的决定。由于抵触新规定及要求提高工资,海地角港口的工人在去年12月时罢工,港口关闭了20天。

  要从此关过 留下买路钱

  尽管政府实施改革,但行贿行为照样存在。加拿大人让·保罗·米肖声称,他去年驾船来到海地首都太子港时,随身携带了60磅(约54斤)救援物资,但港口官员竟要他缴纳1万美元的“海关规费”,这其实就是隐蔽的索贿。“早知如此,我还不如将物品扔进海里。”米肖说。后来加拿大使馆出面干预,港口官员们才放弃征收这笔无中生有的费用。“怜悯与分享基金会”指出,他们在2007年花了23418美元缴纳各种“费用”,而2008年仅头6周里,这方面的花费已接近16000美元。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美国的一些大型稻米种植企业均表示,他们只能花大价钱聘请当地官员解决港口事务,这样才能及时将食品运至海地国内。而那些规模较小的慈善组织、商业机构以及个人只能等待,而结果往往是要么将多个集装箱的食品全部仍掉,要么被迫缴纳高额费用以求通过海关这一“关”。

  索贿已引起海地政府高层的关注,海地总统勒内·普雷瓦尔今年1月份在一次议会公开讲话中表示,将采取行动打击港口非法行为,同时降低针对集装箱的高昂费用。而前总理雅克·爱德华·亚历克西则指出:“我们的港口系统还有待改进。我们正试图实行‘快速通关’政策,人们能更为迅速地办完手续。”

  尽管政坛显贵们喋喋不休地表示要改变现状,但那些宝贵的救命粮却依然在成吨地烂掉。清洁工经常被恶臭熏倒,然后花一周时间让难闻的气味“烟消云散”,紧接着又用两天时间将烂豆子装车运走。清洁工对此怨声载道,有人表示,真希望能够在豆子腐烂以前将它们分发给饥饿的邻居们。他们一有机会就跑到装食品的集装箱里寻找,看能不能找到未变质的东西。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