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回忆父母跨肤色爱恋(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4日11:24 人民网
奥巴马回忆父母跨肤色爱恋(图)
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在自传中描述了母亲的过去。

  当奥巴马微笑时,他的脸上带有几分母亲的神情—她那种很能感染别人的独特方式,这种能力来自她对各种不同文化的洞察。不需要借助意识形态,就能作出极具说服力的论述,这就是奥巴马打动千百万听众、说服很多人为自己慷慨解囊的秘诀。

  文/ 史丹

  “希拉里·克林顿退出总统竞选了!”

  即使在你拿到这份报纸时,这件事还没有发生,笔者也可以很有把握地说:不出一个月,你肯定会看到这条消息,因为尽管美国民主党最后一场预选要6月12 日才投票,但在5 月6 日北卡罗莱纳州初选结果揭晓后,希拉里的最后一线翻盘希望在客观上已经没有可能。

  一旦民主党内决出胜者,两大阵营必然合兵一处。鉴于民主党目前相对于共和党的旺盛人气,加上对手背上沉重的布什包袱,“奥巴马以明显优势战胜麦凯恩!”就是今年11月你很可能看到的另一个新闻头条。

  也就是说,明年1 月20 日在国会山前宣誓就职的,大概会是现任民主党参议员的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要了解这位未来的“美国第一个黑人总统”,有必要从他不寻常的身世看起。

  一个取男孩名字的白人母亲

  伴随着奥巴马的高调参选,民调问卷上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是:“美国作好接受一个黑人总统的准备了吗?”考虑到他的血缘—美国白人母亲和肯尼亚黑人父亲,奥巴马其实只能算半个黑人。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奥巴马的母亲安·苏托洛(S. Ann Soetoro)。4 月9 日《时代》周刊这样写道:“在多数选举中,一个初选参选人的已故母亲,是不会成为杂志作传略的主角。但安·苏托洛并不是一个寻常的母亲。”

  苏托洛是奥巴马继父的姓氏,而缩写“S”代表他母亲最早的名字“斯坦利”—他祖父斯坦利·德纳姆(Stanley Dunham)一心想要个男孩,所以给女儿取了自己的名字。这个“假小子”1942 年出生于美国中部的堪萨斯州,只比希拉里早生5 年。这个名字经常招来别人的嘲笑,但她还是一直沿用到高中毕业,直到上大学才改以第二个名字“安”自称。

  老斯坦利是个安定不下来的家具推销员(也卖过保险),这个天性也遗传给了安和奥巴马。他曾带领全家四度搬迁—先到加利福尼亚,再到得克萨斯和华盛顿州。安高中毕业后,她父亲听说夏威夷檀香山新开了一家大型家具店,于是又举家前往。

  安是个满脑子梦想、容易动感情的女孩,喜欢听马丁·路德·金牧师的演讲,认为影星哈里·贝拉方特是世界上最帅的男人。她不喜欢受拘束,在印度尼西亚过得比在美国更自在。她两度爱上来自遥远国度的外国留学生同学,但两桩婚姻最后都以破裂告终,生下的一子一女只能靠父母和朋友帮忙抚养。

  据奥巴马的异父妹妹玛雅·苏托洛回忆,“她容易掉眼泪,不管是在新闻中看到小动物或小孩被虐待,还是看悲情电影,甚至在觉得自己与人交谈中得不到理解她都会哭。”

  她在华盛顿州一个小岛上念完了高中,上学时选修哲学高级班,课余经常到附近西雅图市的咖啡馆。据当年的好友回忆,她是一个很聪颖、安静的女孩,重友情,对新闻时事很感兴趣,对结婚生子则并不特别热衷。

  一部外国电影与一桩跨国婚恋

  奥巴马的降生可以说是一部电影的间接结果:1960 年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法国影片《黑奥菲士》(Black Orpheus,奥菲士为希腊神话中诗人兼乐手)。

  16 岁时,安第一次看了她的平生第一部外国电影—由法国导演在巴西拍摄、讲述古希腊爱情悲剧的《黑奥菲士》,并且大受感动。

  很多年后奥巴马陪母亲重新看了这部电影,影片对黑人有些居高临下的刻画让他看不下去,正想退场时,“我突然意识到,我现在在银幕上看到的对黑人的幼稚描写,正是我母亲多年前怀揣到夏威夷的东西。它反映了一个堪萨斯中产阶级白人女孩心中暗藏的简单幻想,是对另一种充满温暖、情欲和异国情调以及与现实迥异的生活的向往。”他在回忆录《我父亲的梦想》一书中写道。

  高中毕业前,安先被芝加哥大学录取。但父亲不放心让她一个人独立生活,便把她一起带到檀香山,安就近上了夏威夷大学。

  在学校的俄语班,安结识了奥巴马的肯尼亚生父。他比安大11岁,当过放羊娃,在肯尼亚第二大部族卢奥族的一个小村庄长大,名字也叫巴拉克·侯赛因。

  老奥巴马是夏威夷大学的第一批非洲留学生之一,加上个性颇有吸引力,师生们对他十分好奇,不时有人请他演讲,当地报纸也经常采访他。老奥巴马常与同学一起喝啤酒、吃比萨饼、听唱片,大谈越南和政治,大家都很想与他交流看法。

  那时安只是静静地坐在角落上—高中毕业不久的她基本只听不说。这年秋天,两人开始约会,同学知道了也不以为意,因为这里毕竟是夏威夷。

  德纳姆一家到来前不久,夏威夷刚刚成为美国第50 个州。这是全美思想最开放的地方之一,以“民族大熔炉”著称,旅馆的床头柜里不仅有《圣经》,而且有《摩门书》和《佛陀格言》。当年在美国近半数州受禁止的跨族通婚在夏威夷司空见惯,高达19% 的白人女性嫁给了华裔。不过黑人为数还很少,仅占总人口的1% 不到。

  安的父母虽然曾邀请女儿的非洲同学到家里吃饭,但他们万万没想到,安已经决定嫁给这个人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