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别国怎样帮助灾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3日19:31 青年参考

  文杨孝郑源

  

  5月19日,人民银行与银监会联合发布紧急通知,决定对受到汶川地震影响的四川、甘肃等重灾省市,实施“特殊 金融政策”,金融机构对灾区不能按时偿还各类贷款的单位和个人,“不催收催缴、不罚息,不做不良记录,不影响其继续获 得灾区其他救灾信贷支持”。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也于当天公布了救灾及灾后重建中的税收优惠政策。

  这是我国政府在汶川大地震后采取的一项“非常”措施。怎样应对灾难是任何一个国家都要面对的课题,在解决灾民 “还贷、缴税”等问题方面,西方国家是怎样做的呢?

  

  美国有灾后

  紧急减税法案

  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城市新奥尔良后,总统布什随即签署了金额为61亿美元的灾后紧急减税法案,为 灾民减轻负担。

  依照这项法案,为灾民提供住处的企业和个人可以获得减税优惠,同时灾民可以提前从银行退休账户中取钱,而不用 缴纳罚金。法案还保证受灾家庭不会因为失业而丧失儿童退税等税务福利。

  除了减税,美国联邦政府还拨款1100亿美元重建新奥尔良。

  卡特里娜飓风严重破坏了34万多栋民宅,灾区一片狼藉。但一年后,灾区又是怎样一幅景象呢?当地房产经纪人的 工作状态很能反映问题。来自全美经纪人协会的说法是:“他们已经忙得不能再忙了!”

  被飓风毁掉的新奥尔良,一贫如洗的灾民怎么有钱迅速购置新房?原来,政府拨出的高达1100亿美元的巨额救灾 款,为灾区房地产业的复苏铺好了快车道。除了用于搜救、提供饮用水和卫生防疫,这笔巨款中的绝大部分被用于道路、通信 、供电、排水系统的重建,在白宫真金白银的大力支持下,新奥尔良的基础设施迅速脱胎换骨。崭新而优良的设施,为房地产 业的兴盛打好铺垫,剩下的,就是等灾民拿钱来购置房产。

  美国是世界上国民储蓄率最低的国家之一,让这里的灾民拿自己的积蓄购置新房显然不切实际。那么家园遭飓风彻底 摧毁的灾民,又是依靠什么购置新房的呢?其中的秘密是健全的保险体系。

  美国民众通常会购置寿险、火险、汽车险、财产险、医药险、盗窃险、失业险等。受灾后,投保人自然能够得到相当 数量的补偿。据美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公司的测算,全美保险业将替“卡特里娜”埋单344亿美元,预计该数字已接近损失 总额的1/3。

  除了民间的商业保险,美国联邦政府还设有国家洪水保险,设立该险种的目的是应对飓风造成的水灾。只要每年缴纳 400美元的保费,投保人便可在灾后获得25万美元用于房屋重建,另外还将获得10万美元装修款。对于普通美国家庭来 说,这笔钱已足够购买一套中档公寓了。

  除了给予赔偿,对于那些“楼已不在,贷款仍在”的人们,美国的许多贷款机构都采取了诸如延期付款、暂时放弃逾 期罚款和不对延期付款者进行不良信用登记等措施,延迟还贷期从30天到90天不等,但是还款只是延迟而非免除。

  

  德国房主

  受灾基本不受损

  在德国,人们一般不用担心受灾后变得“一无所有”。

  德国拥有完善的房地产保险制度,能够让房主“受灾不受损”。德国著名的房地产信贷银行阿瑞尔银行一位风险分析 师绍说:“简单来说,德国房产保险的基本作用,就是让倒掉的房子重新建起来。”发生意外后,保险公司的偿付款能够确保 在原地盖起一座同样的新房。不论损害的房屋和设施有多旧,保险公司都按照新房价格赔偿。

  为了保证房屋“倒而复起”,无论是核算需要缴纳的保费还是灾后偿付金额,“再造房价”成为德国房屋保险计算的 基础,它不包括地价,也不同于房主购买房屋时的价格或者受损前房屋的市价等。德国房地产保险法规中对其计算方法有着明 确的规定,由专业的评估师进行评估。

  处理受灾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很多相关费用,同样也在保赔范围内。比如现场清理费、损失评估费、拆除费用、现场保 护费、减损措施费用等,以及在修建新房期间房主的酒店住宿费用甚至房租损失等,都由保险公司负责赔付。在德国,房屋保 险并不是强制性的,可以由房主自主决定是否投保,但德国房主大都选择购买该保险。另外,通过银行贷款购买或建造的房屋 ,银行一般都要求房主必须入保。

  

  新西兰

  有巨灾基金

  目前在中国,为了应对自然灾害给房产带来的损失,人们可以通过投保“房贷险”转移风险。所谓房贷险,指的是如 果贷款人因各种自然灾害无法偿还贷款,则由保险公司代为偿还,且受益人为银行。但据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有关人士介绍说, 遗憾的是,目前“房贷险”仅保火灾、爆炸等13种自然灾害,地震未列其中。

  “地震造成的损毁”成为目前国内保险业的盲区。在一些发达国家,这个盲区是通过国家设立的巨灾保险等制度覆盖 的。新西兰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

  新西兰地震保险制度被誉为全球运作最成功的灾害保险制度之一,其特点是:风险分散渠道多,政府与市场协作,双 管齐下。

  新西兰应对地震风险体系包括三部分:地震委员会、保险公司和保险协会,其分属政府、商业机构和社会机构。一旦 灾害发生,地震委员会首先行动,对灾民进行赔付,房屋最高赔偿限额为10万新西兰元(约合55万元人民币),房内财产 最高赔偿限额为2万新元(约合11万元人民币)。此后保险公司会依据合同对超出地震委员会赔偿限额的部分进行赔偿。

  另外,在罕见的巨灾赔偿中,新西兰地震委员会作用最为重要,该机构由国家财政部全资组建,目前掌管近50亿新 元(约合270亿元人民币)的巨灾风险基金。该基金的主要来源是强制征收的保险费以及基金在市场投资中获得的收益。

  一旦巨灾发生,地震委员会首先支付2亿新元(约合11亿元人民币)。如果仍不够弥补损失,则启动再保险方案。 再保险方案分三层,第一层是损失若在2亿新元至7.5亿新元之间,由再保险人(俗称“保险的保险”,保险机构担心无力 赔偿投保人损失,而将部分赔偿责任转移给第三方,即再保险人)承担损失的40%,剩余60%的损失由地震委员会再承担 2亿新元。如果仍不能覆盖所有损失,即当损失额在7.5亿新元至20.5亿新元之间,则启动超额损失保险合约进行赔偿 。当损失额超过20.5亿新元后,则由国家巨灾风险基金支付至耗尽;仍不足时,由政府承担无限赔偿责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