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股市游戏和楼市真相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8日11:02 新民周刊

  股市游戏

  “帮我看看怎么开户,我要炒越南股!”

  “看看那边有没有资源股,石油、天然气……银行股不要!”

  “这是个机会,老外一般是把某个国家打倒,然后再大肆收购,老伎俩了。你管开户,我来募集资金……搞个私募出海。”

  闻听记者在越南采访,一个热衷投资的朋友不停地叮嘱记者。此前几年,就已有中国人在炒越南股票,但是对大多数国人而言,除了知道越南股市大跌之外,对越南股市实在是知之甚少。比如,越南股市跌起来并非“很绿很暴力”——绿色是涨,红色才是跌;证券交易所里也看不见红马甲,只有蓝马甲。

  越南有两个证券交易中心,2000年运营的胡志明市证券交易中心是主板,而2005年运营的河内证券交易中心则是中小企业板。2006年,越南股市夺得全球最牛股市。而仅仅一年之后,这个新兴市场的股市已跌去六成,成为全球最熊股市之一。

  一位名叫蔡博道的河内白领说,去年朋友还在谈论股市,现在已经不谈了。对于穷人和中等收入者来说,股市还很遥远。记者在胡志明市中心问了好几位市民,都不知道哪里有证券营业厅。最后还是通过询问银行,才找到越南东方证券(ORS)的一家营业厅。

  正是6月12日上午的开盘时间,散户大厅却只稀稀拉拉坐了20多个人,股票信息通过投影打在幕布上。穿着讲究的阮国俊安静地坐在大厅最后一排的中间位置看盘,他戴着金表和电线粗的金项链,显得教养良好,遇到记者上前搭话,羞赧地笑笑。

  阮国俊今年30岁,他的家族企业进行金饰加工,产品出口到美国和法国,同时还有塑胶印刷工厂。今年3月,越南股市已从1000点以上跌到500多点,几乎腰斩,阮国俊见势,便把盖房子的12亿越盾(约合52万人民币)投进股市抄底,但刚进股市就被套,股市又一路跌到370点,12亿越盾缩水到不到8亿越盾(约合32万人民币)。

  不过阮国俊平时并不会盯着盘面,任由其跌。“我投的资金不大,所以不太关注,但也不会再增加投入了。今天听说涨了点,我来看看。”在越南炒股,只是像阮国俊这样的富人游戏。

  阮国俊买了银行、建筑、石油、文具等领域的5只股票,到当天收盘有3只上涨。也就是在6月12日,胡志明市VN指数小幅上涨0.03%,以370.55点报收,止住了连续25个交易日的跌势。

  而蔡博道终于没能抗住朋友股市赚钱的诱惑,于2008年3月入市,投入1亿越盾(约合5万元人民币)。入市后,越南股市过山车一样两上三下,蔡博道就没安稳过一天。终于在去年年底,在亏损30%后,他果断割肉,从而也避免了更大损失,逃过了今年的大跌。

  “对股市已经失去信心,不玩了。”蔡博道心有余悸地说。但是,抄底的人却不这么想。从6月12日开始,越南股市已经开始了缓慢的连续上涨。

  楼市真相

  一年前,阮梅漓的父母终于睡上了床——在此之前,他们已经睡了15年地铺。

  24岁的阮梅漓是河内人,和大多数越南人一样,她出生在自己家的老屋里,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越南实行土地私有化,很多人家都有自己的土地。

  8岁那年,阮梅漓母亲的单位盖了公房,她家分到一套30平方米的小公寓,于是一家三口从爷爷奶奶家搬进了小公寓。又过了8年,弟弟出生,30平方米住进了4个人,姐弟俩睡双人床,爸爸妈妈一直打地铺。

  去年,梅漓家的住房状况终于得到彻底改善。先是妈妈单位的公房进行房改,梅漓家以极低的价格买下住了15年的老公房。然后是梅漓父母经过多年奋斗,终于在河内置了业,以20亿越盾(100万人民币)的价格买了一栋4层小楼,地块面积约为60平方米。

  现在,梅漓家的两处房产都已大幅升值,公寓房价值5亿越盾(20万人民币),4层小楼价值30亿越盾(120万人民币)。河内目前的房价是新公寓房人民币2万元/平方米,老公寓房人民币1万元/平方米。

  2004年,蔡博道也在河内近郊买了一处公寓,当时是800万越盾(4000元人民币)/平方米,现在这处房产的价格已经翻番,“幸好买房买得早,现在河内的房价非我能承受。”

  对于河内房价大跌20%的传说,阮梅漓报以一笑,她认为可能会有一些跌幅,但那只是一些急于出手的房子,比如,由于国家不断调高利率,那些不堪供房重负的。她家的房子是不会降价卖的。这可能也是越南大多数家庭的想法。在越南人的传统观念中,只要有钱,第一选择是买房置地,他们觉得这才是根本,这构成了越南楼市的刚性需求。刚性需求的另一方面,来自于大学毕业生和城市里的外省人。

  胡志明市的情况也类似。蔡碧娟的家位于胡志明市内第10郡,那栋5层楼是公婆50年前置下的。房子盖了多年,内部装修显得陈旧,公婆和两个儿子共三家人住在里面。现在这栋房子连同土地的当前市价接近40万美元(280万人民币)。

  买房贵,租房也不便宜。上海企业伽玛星科技驻越南的副首席代表王小斌在河内新区租了一套一室一厅,没有电视机、洗衣机,租金也高达每月400美元,房东希望能涨到450美元。这还不包括每月合150元人民币的物业费。据王小斌介绍,越南也有房产中介,但没有上海那么密集,在网上也能查到不少中介信息。

  越南“坐地生财”的人不在少数。蔡碧娟是在越的第三代华人,她说,越南土地升值后,“华人就变穷了”,因为越南人喜欢买地,手上地多,华人有钱都用来做生意,结果吃了大亏。今年3月,越南通过最新规划,将河西省并入河内市,河西省的房价立即飙升,之前在河西囤地的人大赚一笔。新公寓房也需要前瞻眼光,如果能提前找关系订到一套,一转手就能赚上一笔。

  各自的谋生路

  工人是城市里绝对的穷人,随便在城里弄个什么营生,哪怕是再小的生意,也比工人赚得多。“现在都说越南找不到工人了,不是找不到,是工资实在太低了。”蔡碧娟女士告诉记者。

  事实也是如此。梅洞工业区路边一个30岁的摩的司机,也是外省人来河内讨生活的,工作虽然辛苦,每月也能赚到300万越盾。老婆再做点小生意,家庭月收入能有800万越盾(3200元人民币)。司机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挺满意,说“既自由又赚钱”。

  河内老城区还剑湖边一个不起眼的卖花郎,是一位25岁的北江省人,在自行车篓子里放了三束不太新鲜的莲花。莲花用莲叶抱着,10朵一束,卖3万越盾(12元人民币),大多卖给外国游客。生意好时,一天能卖20万的花;一个月下来,也能挣到200万(800元人民币)以上。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已经工作一年的阮梅丽告诉记者,她的大学同学的工资大都在每月300万越盾(1200元人民币),像她一月能拿到450美元(3000元人民币)的是凤毛麟角;如果专业不好,也许会找不到工作。越南不少大学生和中国学生一样,也选择继续读书以期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潘莲就是其中一个。

  潘莲来自越南北部的富寿省,出身在一个公务员家庭。4年前,父母看好中国的外贸前景,替她选择了中文专业。现在潘莲还要再花三年读一个英文学位并短期学习外贸。如果现在参加工作,潘莲的心理工资价位也是每月300万越盾。潘莲从没去过胡志明市,她希望能留在河内就好。她的一些男同学则希望能去胡志明市闯荡,那里机会更多也更开放。

  一方面大学生不容易找工作,另一方面越南的高端人才仍然很缺乏。王小斌说,伽玛星想在胡志明市招个业务员,开出700美元的月薪都找不到人。他们的要求仅仅是会讲中、英文,有社会经验。

  看不见的钱

  以河内300万越盾的普通工资,如何能适应接近上海的消费水平呢?这成了一个谜。那么,看不见的钱在哪里?

  越南政府的美元吃紧,越南民间的美元却有的是。居民一拿到越盾,就想方设法换成美元、黄金或者房子。以至于在黑市,需要1.85万越盾才能换到1美元。

  阮梅漓也有这样的困惑,她说越南是国穷民富,越南人真的很有钱。她的许多同学,父母也就在国有机构工作,没什么特别,但出手却很阔绰,她想不通那些同学花的是哪里的钱。

  看不见的钱有可能是家族的产业,比如工厂和土地;有可能是来自国外的侨汇,越南每年有数十亿的非投资性外汇流入;当然,还有可能是灰色收入。

  处在漩涡中心的越南显得那么平静,与外界的鼓噪几乎格格不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