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怎么实现“人才大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2日12:19 《环球》杂志

  詹德斌

  “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韩国的企业最近一直在担心缺乏人才。不久前的一项调查显示,10名企业人士主管中就有8名说自己所在的公司缺乏核心人才。

  什么是人才,可谓仁者见仁。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里,人才应该具备的几点基本素质倒是共通的。三星、LG、SK等韩国的大企业认为,引领未来企业发展的,也是企业最缺乏的人才必须具备3大条件:领导才能、谈判能力和全球思维。

  汇丰银行主席斯蒂芬·格林早前就韩国金融产业的全球化提出建议说:“韩国要想成为亚洲的金融中心,就应确保大量全球人才。韩国迫切需要掌握金融专业知识、精通外语、具有对全球化世界的理解和具备礼仪的人才。”

  就韩国来说,缺少人才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国内培养不足。现在,不少大学生回避理工科,尤其是基础科学,一些学校的理工科课堂上冷冷清清,这是从长期来说造成人才不足的根本原因。韩国媒体说,朴正熙总统之后,很难再找到第二位总统像中国和美国的领导人那样重视科学技术。

  二是人才流出严重。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调查的“人才外流指数”可以看出,韩国1995年获得7.53分(10分表示全部是人才流入、0分表示全部是人才外流),是世界排名第4的人才流入国家,但2006年只获得4.91分,在58个国家中跌至第38位。

  与此相关的是,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到韩国工作的理工博士在4年间减少了近一半。此外,近十年来放弃韩国国籍的人超过17万人,但新加入国籍的人只有5万人。每年流失1万多人,给确保优秀人才造成了困难。

  韩国新任总统李明博提出,要打造一个先进化的韩国。在这个大目标下,李明博将建设“人才大国”作为新政府的5大国家发展目标之一。

  为防止国内高级人才流向海外和吸引优秀人才,韩政府正在研究允许“服完兵役的韩国人”和“具备专业知识的外国专家”拥有双重国籍。韩国政府还在讨论效仿新加坡,对学历、职业、资历、年龄进行评分后赋予永久居住权的方案。此外,韩国政府决定开始实行就业签证制度,即使没有邀请人,也允许有在知名跨国企业工作的经验和毕业于世界名牌大学的外国人来韩国就业。

  韩国科技部则决定,为了新兴技术领域的开拓和抢占先机,将从今年开始积极聘请海外优秀人才,对被聘用的研究负责人级的研究员,在前3年内每年以初期定居和研究支援等名义提供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10万元)左右的资金。一些人还建议制订《吸引海外科技人员特别法》,创造出能够留住理工系人才的环境,帮助他们就业。

  也有一些人指出,韩国要想吸引外来人才,要抛弃只重视纯粹血统的单一民族主义。

  新加坡力保“人才生命线”

  《环球》杂志驻新加坡记者/张永兴

  新加坡是一个国土面积仅680多平方公里、人口近450万的城市型国家,自然资源十分匮乏。毫无疑问,人才是这个岛国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

  近年来,为了在全球化竞争中站稳脚跟,新加坡也开始进行产业调整与升级,瞄准新的发展领域——生物医药科学、信息通信技术、银行与金融、纳米科技、物流与运输、艺术娱乐等诸多行业,在为人们带来许多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小的人才缺口。

  由于新加坡本国人口数量有限,要解决上述就业缺口,光靠新加坡本身显然不够。根据新加坡人力部今年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新加坡去年创造了23.6万份新工作,其中14.45万份新工作属于外国人,创历史新高。事实上,在新加坡目前273万人的劳动力队伍当中,约33%是外国人。也就是说,在新加坡的每3名员工当中,就有一名是外国人。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新加坡全国3万多名信息通信专业技术人员中,30%来自国外,而高等院校中也有将近40%的教授和讲师为外籍人士,其中不少来自中国。目前,新加坡人力部统一对人才引进进行全面协调和管理,对发展经济急需的通信、电子及其他领域的高技术人才和金融领域的专业人才,优先从速引进。

  根据国家的未来规划,要突破其经济发展所面对的人力与技术瓶颈,新加坡未来需要650万人口。

  在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上,新加坡首先注重培养本国人才。建国伊始,新加坡实行的是“精英治国”战略。为此,新加坡不断加大教育投资,每年的教育投入已激增至75亿新元(约54.3亿美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4.5%。多年来,新加坡不断革新大学管理与教学方法,加大与国外名校联合办校的力度,与企业、研究所密切联系,培养有用专才。

  其次,新加坡重视引进外国人才。新加坡政府规定企业在招聘、培训外来人才方面的支出,以及为外来人才提供高薪和住房等福利待遇的支出可以享受减免税。

  同时,新加坡政府还通过调低个人所得税、出资为在新加坡工作的外籍人员提供培训机会等,进一步吸引人才。为了留住人才,新加坡政府近几年每年都批准约3万名外国人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并欢迎和鼓励部分外籍专业人士成为新加坡公民。

  具体地说,新加坡政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一是为外国人才提供丰厚的薪金。新加坡人力部规定,在新加坡本地申请就业证的外国人,其月工资不得低于2500新元(约合1811美元);二是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使新加坡成为一个吸引人才的大磁铁;三是完善的商业环境。近年来,新加坡政府陆续改革就业准证,开始发放新的商业入境准证,让有意在新加坡创业的外国人可以凭自己的商业计划申请来新加坡。

  另外,新加坡致力于吸引外国留学生,实行人才储备。新加坡政府为外国留学生提供奖学金的条件是毕业后必须为新加坡工作3年左右的时间,这一措施也大大吸引了中国学生。目前,在新加坡的中国留学生总数已经多达3万余人。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