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粮价警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31日12:24   央视《中国财经报道》

  央视《中国财经报道》2008年7月21日播出:高粮价警报,以下为节目内容。

  首播时间:2008年7月21日

  墨西哥居民:“大豆、大米和食用油价格飞涨,让我们没钱买蔬菜水果,只能到垃圾箱里捡着吃。”

  西非居民:“带5美元去市场,只能买到3公斤大米,剩不下几个钱,根本买不了其它东西。”

  塞内加尔抗议者:“我们是因为饥饿才举行这次抗议,我们需要食物,需要工作,我们处于饥饿状态,仅此而已。”

  因为粮价暴涨,8亿人食不果腹!

  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去年以来小麦的价格已经上涨了120%。”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食品价格的飞速上涨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全球危机。”

  近几个月来,不论是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粮食安全高级别会议,还是在北海道落幕的G8峰会,“粮价高涨,供应短缺”的警报在我们耳边一遍遍地回响着。在非洲喀麦隆首都雅温得,政府工作人员已经把一日三餐改成了两餐;在亚洲孟加拉,大米的价格比去年上涨了一倍。在菲律宾,快餐店里甚至只卖半份米饭。就连英国、美国的商家也在对大米、面粉实行限购。国际粮价掀起的巨浪,已经导致全球8亿人没有饭吃。人们不禁要问:是谁制造了高粮价?这场世界性的粮食危机会如何收场?面对此情此景,《中国财经报道》记者想方设法,跨国联线,展开调查,探寻着“高粮价”这场无声海啸的源头。

  一、高粮价刺痛了谁?

  莫尼克是一名清洁工,在非洲西部地区,像她这样的工作,每个月的工资是80美元。“带5美元去市场,只能买到3公斤大米,剩不下几个钱,根本买不了其它东西。”

  由于大米涨价,现在莫尼克一个月的工资只够买48公斤大米。因为有好几个孩子要养活,她家里现在每天只吃一顿饭。吃米饭对他们来说成了奢侈的事情。在非洲,粮价暴涨带来的远远不止这些。埃及开罗有这样一句谚语:在埃及没有人会死于饥饿。但现在,很多以前从来不担心吃不饱肚子的人,开始为了购买津贴大饼而去排队。

  对此,记者连线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埃及记者,他告诉我们:“由于受到国际市场的粮价上涨等因素,埃及的大饼供应出现短缺。而没有受到政府补贴的大饼,价格也是大幅上涨,超过了政府补贴的大饼10倍以上。由于大饼的短缺,人们就排起长队,抢购由政府补贴的低价大饼。有些地方还因为抢购大饼引发了一些冲突。”

  一直以来,埃及虽然是小麦进口大国,却是大米出口国。可是如今,盛产大米的埃及,米价依然没有逃过暴涨的厄运。“去年的上半年,超市卖的大米的价格大约1公斤是3埃镑。1埃镑相当于人民币是1.3元左右。那么现在的大米的价格是大约5.5镑左右。”

  远离非洲万里之遥的南美也是如此。“阿根廷”一词源于拉丁文,寓意着“货币”和“财富”。因为有肥沃的土壤和茂盛的草原,一直以来阿根廷被喻为“世界的粮仓和肉库”。记者电话采访到了一位长期在阿根廷工作的华人赵先生。“三四个月以前,面包的价格是1.6元每公斤,现在的价格是,最便宜的地方是4块钱1公斤,到这个阿根廷的面包店买的是5、6块一公斤,就是说从1.6元涨到5块。”

  阿根廷是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玉米出口量仅次于美国,小麦出口量也是世界五强之一。去年以来,阿根廷的粮价不断上涨。今年3月份,阿根廷政府为抑制国内粮价和通货膨胀压力,对农产品出口采取了严格限制,大幅提高出口关税。赵先生说:“今年2、3月份的时候,发现一个现象,从来没有过的,来了这么多年。在首都附近,过去都不种地的,那地都是荒地,最多也就有点马啊,牛啊,畜牧业,现在就是说,把这些全利用起来。”

  在亚洲,泰国大米久负盛名。泰国是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国,年产大米超过2000万吨,而泰国国内每年消耗大米660万吨,多出部分主要用于出口。这次国际市场大米价格上涨,泰国大米出口量直线上升。一些米商趁机囤积大米,等待大赚一笔。为保障供给,泰国政府动用210万吨储备粮平价出售,为防止有人倒卖平价米,泰国居民买米时要带户口本并登记。

  中央电视台驻泰国记者张莉在电话连线中告诉记者:“我周边的泰国人,他们觉得,跟从前比,到外面吃饭的次数相对减少了。而且发现,在外面吃东西呢,很多非常熟悉的饭菜的量,明显地比以前少了,虽然价格没有很大变化。那么这实际上也是涨价了。”

  不仅是一日三餐,在泰国,就连大米的种植和订购方式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张莉说:“泰国的稻米经销商和黏米商,就是加工的这些人呢,他们担心就是国内的稻米产量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部分经营商在农民开始种植这个旱季稻米前,就向农民开始订购稻米了,并鼓励农民在这个旱季种植两季稻米。”

  不仅是发展中国家,有钱有粮的发达国家也难以摆脱粮价上涨的困扰,意大利市民游行示威抗议粮价上涨,美国西部、东北部的消费者也为超市限量购买粮食而不满。与之对应的是,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美国在世界农产品市场上处于决定性地位。其大豆产量占全世界的42.7%,玉米产量占34.4%,棉花产量占21.2%,小麦产量占11.6%。

  中央电视台驻美国记者侯明古在电话连线中表示:“美国粮价呢,在今年年初出现了一波明显的上涨,当时美国的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抢购大米的现象,这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非常罕见的。”

  导致这场粮食危机的直接原因无疑就是粮价的持续飙升。世界银行报告显示,在过去三年中,全球食品价格整体上涨83%,小麦价格上涨181%。仅今年3月和4月两个月里,国际大米价格就猛涨了75%。面对一张张饥饿的面孔,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官员感叹,飞涨的粮价使其面临45年来最大的挑战。这场无声的海啸使全球1亿多人陷入饥饿。

  二、谁动了我们的粮食?

  面对粮价的飙升,很多人都在疑问——为什么粮食不够吃了?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开放型经济研究所所长夏友富教授,对美国和欧盟农业已经进行了7年专项研究,他给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近年来全球粮食产量一直在温和增长,并没有出现严重的歉收,2007年更是达到创纪录的21.3亿吨,比2006年增长了5%以上。“主要粮食呢,它供给需求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这里有组数据啊,是美国农业部刚7月10号公布的一个数据,从全球粮食总体来看,我们2007年到2008年度,比2006到2007年度产量增加了5%,总共增加3%,需求量增加3%,库存是增加的,就是2007、2008年度,去年啊,它应该说是供过于求的。”

  既然供给大于需求,粮食价格应该下降才对,为什么粮食价格反而会猛涨呢?曾经在美国纽约总领馆担任过多年商务参赞,现任商务部国际商报国际商务交流中心主任的何伟文给出了他的观点。“主要是求的问题,求,如果大家都吃饭呢,或者做饲料或者工业用,正常用也不至于出现这样大的缺口。问题在于呢,有相当一部分粮食去做能源了。特别是美国、巴西为主,把很多一部分玉米拿去做生物燃料,据统计2007年就用掉了1亿吨,一亿吨什么概念呢?全球每天粮食消费大概570万吨。所以这相当于用掉了17、8天的粮食,全球粮食消费量。”

  近来,联合国粮农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都普遍认为,部分国家的生物燃料政策,是粮价上涨的重要原因。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中国代表韦安夏对记者说:“直接导致粮价上涨的因素,首先就是粮食危机与石油危机同步,因此当石油价格上涨,粮食价格就上涨。因为现在粮食已经被直接用来做生物燃料。”

  曾经因一本《石油战争》而闻名世界的德国经济学家威廉·恩道尔,是著名国际地缘政治与经济学家,现在他正在着手出版一本关于国际粮价的新书。他也赞同这个说法。“粮食价格上涨了一倍多,主要原因,75%的原因,根据世行的报告,这份报告并没有向外界公开,只向华盛顿报告,粮价上涨的原因是由于美国和欧盟,有成千上万亩的田地,种出来的粮食被用来做生物燃料,用来养活汽车。这直接导致了全球粮价的上涨,这意味着粮食作为替代品,直接和石油竞争。”

  面对生物能源和人抢粮食的观点,持反对意见的也有三家:美国、欧盟和巴西。他们近年来都在大力发展生物燃料。巴西外长阿莫里姆认为:“发达国家高昂的农业补贴和过高的石油价格等因素才是推高粮价的元凶,而巴西拥有足够的土地,能保证在不影响粮价的情况下,生产更多的生物燃料。”

  在油价飞涨的年代,用玉米做乙醇燃料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看上去颇为划算,但事实并不这么简单,曾对玉米乙醇汽油进行过深入调查的《环球财经》杂志社主任编辑鲍迪克,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你要去制造乙醇,制造酒精的话,你要种这个粮食,而种这个粮食呢,你需要化肥,需要农药,而这么多粮食你还要运输,这都是要消耗能源。那么同时呢,你把这些粮食在制作成乙醇,在提炼、蒸馏过程中,也需要消耗能源。那么,美国的能源部他们有专家就自己也承认,每生产同样卡路里的,同样热值的生物能源,像一桶,相当于一桶石油的这样热值的这种生物能源,需要消耗0.64桶的石油。”

  要消耗还远远不止这些,投资生物能源项目,还要建工厂,这也需要大量的能源投入。所有这些最后都要计算到玉米乙醇汽油的成本中。鲍迪克说:“我们生产出来的生物能源呢,它的成本尽管现在石油涨到一百多美元了,还是亏本的。实际上,美国的主要的生物能源工厂,它全都是国家补贴的。”

  美国对燃料乙醇每年补贴50亿到70亿美元,相当于每加仑汽油补贴1美元。而且即便是在美国这样的农业大国,把所有的玉米用做生物能源,也仅仅能满足美国8%的能源需求。对此,记者电话采访了美国能源部阿岗国家实验室的王全录:“从我搞交通能源,宏观的角度来讲的话,玉米乙醇占的份额在美国交通能源里面占的份额还是相对比较小的。”

  生物能源无疑将要吃掉大量粮食,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给一辆SUV的油箱加满生物燃料所需要的粮食,大约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口粮。联合国食物权问题特别报告员让·齐格勒认为:“生物燃料,目前用现在的方式来生产是对很大一部分人类的犯罪,无法容忍的犯罪行为,我已经向联大人权理事会提出,在5年内应该完全禁止这种燃料转化行为。”

  2006年,美国投入4200万吨玉米生产乙醇,按照全球平均食品消费水平计算,足可以满足1.35亿人口整整一年的食品消耗。2007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新能源法,推动美国每年乙醇燃料使用量在2022年达到360亿加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更多关于 高粮价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