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读“雷曼兄弟”破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4日11:49  新民周刊
解读“雷曼兄弟”破产
雷曼兄弟破产,大批员工面临大裁员。

  特约撰稿·汪康懋

  华尔街唾弃过度衍生品的标志

  首先,雷曼是这轮次贷危机的始作俑者,其最终被迫申请破产,是华尔街对过度的衍生产品唾弃的标志。

  次贷的产品源头是抵押贷款债券(MBS),主要产生于住房贷款。MBS中那些低质品种就形成了次贷,因为近年储贷银行在借款人申请贷款时放松了审查其收入来源,或者低薪者贷了过高的款,造成贷款质量下降,埋伏下了隐患。

  住房建设和汽车消费是美国长期以来的两大经济核心动力。二战后,美国利用居民自建房产促进消费、带动经济,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土地辽阔,许多美国人在向政府买地后自建房屋。因为美国绝大部分人口是雇员薪水阶层,收入固定,所以惯例是多向当地中小银行申请贷款,一般规矩取个人收入之25%月供还款比较合理、风险较小。美国中产阶级年薪一般5万至10万,下层一般2万年薪,双收入家庭向银行借款总额往往在10万至20万。

  由于抵押贷款非常普遍,美国的银行按其规模不同有所分工,目前美国1000亿至100亿资产规模的特大银行6 7家,100亿到10亿的300家,10亿到1亿的2900家,1亿以下是小银行(储贷机构),有6000家。依传统,大型和特大型银行主要针对企业融资(住房贷款只占33%),地区性的小型储贷机构主要向居民发放住房贷款(占61% ),除此之外,由于业务广大,政府还成立了房利美(FannieMae)、房地美(FreddieMac)两大储贷机构进行放贷。

  华尔街除了传统的兼并和上市等主营业务外,还大力发展了定息债券业务,在美国定息债券和股票的比例是10比1 ,这其中除了政府国库券之外,还发明了规模巨大的抵押贷款债券MBS,这种金融产品有固定的利息回报,比较稳健,尤其适合退休人士等需要固定收入的人群,在市场上曾相当受欢迎。

  在华尔街,虽然美国大型证券公司和投行都经营债券业务,但五大投行各有分工,高盛、大摩的业务主要集中于机构投资者,主营业务是兼并和首发上市(IPO);美林是股权和债券发行并重,债券发行比重高,同时它拥有4000万个人投资客户,证券零售是强项;雷曼则是以债券和债券衍生品为主要业务方向,特别是其90年代后期发明了信用风险转移类的衍生产品,形成了许多与次贷纠结的信用衍生产品,一旦借款人不能还款,就造成资本市场连锁反应。所以说,雷曼是华尔街的“坏孩子”。政府和大银行放弃对雷曼的拯救是对“坏孩子”及其主打产品的抛弃。

  其次,这轮次贷危机并非华尔街历史上首次,了解了历史就不会对此次事件过于恐惧。

  我80年代后期在美林证券时就担任定息债券部门高级专家。该部门在把全国各地中小银行收来的抵押贷款转换成M BS债券的过程十分复杂,牵涉到庞大的数学模型和电脑计算,因为每个单个贷款的所属地区、放贷银行、利率和还款年限等均各不相同,需要高精度的数学模型才能将其组合成为单个MBS债券并合理定价(一般要成千上万个住房抵押贷款才能组成一个MBS),最终投放债券市场。由于高端数学模型的介入,定价准确,对该类产品的评价从借款人、银行到终端投资人都认为是一种受市场欢迎的衍生产品。

  但是80年代中后期美国爆发了遍布全国各地的储贷机构危机(S&LCrisis),当时美国共有14000家银行,此次危机就造成其中5000家银行倒闭。此外,美林证券在1989年发生了重大的亏损,问题就出在提前还款率(P re-payment),由于住房借款人有权提前还款,一旦提前还款比例过高,债券就会终止,债券投资人会收不到回报,发行者因此面临赔付风险,这次危机给美林造成重大亏损,迫使其大大缩减定息债券部门,全公司雇员从4.8万缩为3. 7万,其原本80%的MBS市场占有率也随之大降。

  回忆当年S&L危机后,整个休斯敦地区一片萧条,银行收回抵押的房子后找不到买主,政府被迫用1美元的价格拍卖房屋,但后来依靠美国经济强大的修复能力在几年内就恢复了繁荣。

  我认为,分析雷曼这次破产,就必须追溯1990年的德崇证券(DrexelBurnhamLambert)破产,现在的报道大多只提到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是德崇证券破产后华尔街投资银行中最惨痛的失败,却忽视了对两者的联系进行分析。

  当年Drexel的主打产品是另一种衍生产品——高回报债券(highyieldbond),这些基本上是“ 垃圾债券(JunkBond)”包装而来,其信用级别往往是C,基本不能指望还本,只不过年回报很高(30%以上),垃圾债券的主操盘手MilkenMiller以其5亿美元年薪成为华尔街的“打工皇帝”。高回报债券在历史上也曾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创造过效益,例如CNN就曾受益于这产品得到发展。但由于使用过度,Drexel最终倒闭,Mil ler锒铛入狱被判7年并终身不得任职金融业。Drexel事件标志着“高回报债券”这一衍生产品在市场上基本销声匿迹。这次雷曼事件,政府和有实力私人银行都不出手拯救,任其破产,我们应当明白其潜台词是:雷曼的这种“信用风险转移衍生产品”应当走到历史尽头了!

  纵观20世纪60年代至今,华尔街发明了起码有几千种金融衍生产品,存活下来的却只有不到50种,被淘汰的绝大部分都是多代嫁接衍生品,只具有高度数学化的神秘性,不适用于投资者。因此我有一个重要结论给国内金融界:金融创新不同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可以没有极限,但金融创新主要指衍生产品是有限制的,衍生产品的创新必须符合市场需求,不能无限滋生风险!雷曼这种把信用与次贷结合的衍生产品的所谓创新被证明是高风险、后果严重的,最后由市场将它淘汰。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政府出手相救两房和美国国际集团(AIG),而不救雷曼,这表明了其明确的态度:不希望这种商业模式继续存在于华尔街。而雷曼公司可以认为是这次次贷危机的终结者。

  华尔街由此新生

  华尔街发展至今100多年,用其金融资本支持了新经济,支持了美国经济长达15年的繁荣期,支持了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很多企业的海外融资,支持了全球经济的繁荣,它的主流是好的。但是华尔街也有不少缺陷,比如它使用了过量的明星交易员、明星分析师、明星雇员,高薪遍地,脱离实际;催生了投行的野心和企图心,拉项目不择手段;此外它在普通融资手段上进行股权与债券的多重嫁接,产生了第二、三代甚至多代的衍生产品,这样就多梯次地过分放大了虚拟资本量,脱离了实体经济总量,如同在赌场里玩筹码,但筹码的数额已经远远脱离了参与赌博者的财产数量。这就造成了今天次贷危机的局面,因此教训是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使虚拟资本过分脱离实体经济。

  此外,我们还应当重新审视放松金融监管。90年代开始的放松金融监管使每个金融企业有更大的自由度发展自己的产品,本来是件好事,然而过度放松会造成市场畸形,因此转向更严的监管是必然趋势,这次美证监会就宣布禁止卖空金融股。就如同1987年美国股灾后,证监会就严格监管电脑交易,并设置了盘中涨停板。

  这次华尔街几家大投行或是破产,或被收购,或被接管,表面上似末日灾难,但实际上不会摧毁华尔街和西方金融市场主体,华尔街灾难已见底,绝大部分金融品牌会保留下来,高盛、大摩根基牢固,三季度财报利好,它们的信誉度保证在任何时候都会有买家。雷曼在北美的投行和资本市场业务被巴克莱银行以13.5亿美元闪电收购后仍会以原来的名号继续经营 (收购内容包括债券、股票销售、交易业务、研究及投资业务,雇员1万名,未来还将收购雷曼亚洲经纪业务)。与1929 年经济危机相比,这次危机的损害要小得多,1929年危机造成了全国性失业,大部分白领们排着队到教堂、粥棚接受施舍,这些悲惨情景今天都不会发生。美国的某些经济指标已经有所恢复,其经济主流、新经济、跨国公司制造业以及富裕阶层的资产,都没有受到影响。另外不可忽视的是,美联储及其下属许多公开不公开的基金拥有足够的资金量购买华尔街(美联储还拥有全球80%的黄金储备),美政府已于19日要求国会批准一项7000亿美元救援计划,成立一个类似RTC的官方信托机构,购买所有金融机构的按揭坏账,所以,华尔街没有面临末日。随着雷曼破产,次贷危机告一段落。华尔街获得新生、标志是正在寻找新的模式:会更加注重基本面,会更加注重市场需求,会更加注重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减少明星效应,对衍生产品的开发会更贴近市场需求和风险管理。这是华尔街新生的开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