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特约记者张竹力
10月2日,叱咤影坛十余年、曾主演热门韩剧《玫瑰人生》、被人们称为“永远的灰姑娘”的韩国当红女星崔真实 ,被网络流言中伤后,在家中自杀身亡。该自杀事件迅速引发了一场韩国对网络信息传播审核与规范的风暴。
网络流言逼死当红女星
韩国《朝鲜日报》与《东亚日报》的报道,还原了网络流言如何逼死崔真实的经过。
上个月,韩国明星安在焕自杀身亡后,网络迅速出现了崔真实“放高利贷逼死好朋友”的传言。崔真实立即报案,并 在警方协助下于9月22日找到了流言传播者——在某证券公司工作的女职员白某。警方于9月29日对白某实施“非拘留立 案”。
9月30日,白某请求崔真实原谅。据警方透露,“两个人通了电话。白某先称‘希望能得到原谅’,而崔答‘都到 了现在,怎么可以这样’。之后两个人开始吵了起来”。崔真实所在公司的有关人士在接受警察调查时证实,“两个人开始吵 架后,崔真实忍不住愤怒,将电话扔到了一边”;“10月1日中断广告摄影也是因为崔真实前天整夜地哭,脸肿得不能再继 续”。
10月1日下午5点,公司经理徐某为了安慰崔真实请她共进晚餐。在晚餐上,崔真实边喝酒边说了“太痛苦,想死 掉”之类的话。之后崔真实去KTV继续喝酒。
喝酒后回家的崔真实与妈妈进行了30分钟左右的谈话。10月2日0时47分,崔真实给平时要好的某女性杂志总 编辑金某打了电话,说“请帮我照顾孩子们”、“我想死”等。这次7分钟的对话是崔真实生前的最后一次通话。警方认为, 崔真实平时受到忧郁症的折磨,并在网络流言的刺激下做出了极端的选择。
崔真实死后,警方继续调查关于崔真实“放高利贷逼死好朋友”的传言。警察表示,“白某因违反信息通信及保护的 相关法律,已经被立案”,“对用电子邮件散布‘私债谣言’的A某则正在进行调查”。警方目前正在追捕最初发布“崔真实 放高利贷”传闻的网民。首尔瑞草警察署10月5日表示,有第三者向白某传播谣言。白某供认,她是通过电子邮件从A某处 得到相关内容的,A某则说之前通过网络即时通讯软件,从B某处获悉内容。因此,警方将分析电脑记录等资料,以确认是否 属实。
发布虚假信息者反被其害
韩国是网络流言最猖狂的国家之一。美国《纽约时报》3日报道崔真实自杀消息时,标题是《网上流言使韩国女演员 自杀》。报道称:“韩国是世界上在线交流最发达的国家,自杀率也最高。大部分网站对网友留言不进行审阅就直接上传,因 此流言很快扩散。”
就在崔真实自杀当天,网上还有人对死去的她造谣中伤,网站被迫中断留言服务。
最近,韩国网上还出现了中小学生“反班主任社区”,经常出现“疯了”、“欠揍”等恶意、露骨话语。许多韩国国 民认为,这都是因无法无天的网络文化所致,现在不得不用法律手段进行限制。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发布流言者也受到了惩罚。7日,服务器设在美国的某韩裔网站刊登了一张照片,标题为“白某 的照片”。网友们纷纷留言说“你也应该体会一下崔真实的痛苦”、“你就是魔女”。该照片随即被韩国娱乐网站转载,一网 友还公开了白某的网上个人信息。虽然该网站删除了相关信息,但白某的个人信息已迅速传开。
下月拟执行网络实名制
网络流言逼死崔真实事件在韩国上下掀起轩然大波,一场关于网络传播如何规范的讨论正在进行中。
韩国首尔警察厅10月5日表示,将制定专门针对在网上散布虚假消息、习惯性发布“恶帖”的网民拘留调查制度。 从现在起到11月5日,韩国将动员全国900名网络调查人员,集中进行网络信息传播管理。管理对象包括:面向个人及团 体散布虚假消息或发布恶帖的行为;利用网络留言板、电邮、文字信息等方式进行威胁的行为;诱发恐慌和不安的网络围捕行 为即“人肉搜索”。
与此同时,韩国警方将对证券公司、大企业的信息部门、社论信息社团等进行不定期搜查。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大 企业的信息负责人、少数国会辅助官、信息部门相关人士以及当地新闻人士,经常聚集在固定地方交换信息。有些信息传播出 去危害极大。
韩国还积极修订互联网法律。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10月3日表示:“为预防以匿名方式产生的互联网副作用,计划 从11月起执行《信息通信网法施行令修正案》,增加适用‘限制性本人确认制’的网站。”“限制性本人确认制”是指一项 在网上留言时通过身份证确认本人的程序。目前,该确认制只适用于日用户数量超过20万(网络媒体)和30万(门户网站 、视频网站)的情况。而修正案将把范围扩大至日用户数量超过10万的所有网站运营商。
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还决定,按原计划在此次定期国会上提出《信息通信网法修正案》,民间称其为“崔真实法”, 内容包括加强网上留言的监控、向运营商征收罚款等。
当然也有反对意见。在野党民主党表示:“网上污蔑罪等是企图阻止对权力进行正当批判的‘反烛光法案’,破坏言 论自由。这是大国家党利用崔真实自杀事件制定的一种战略。”
只有6成通话时间美电话卡每天坑消费者百万美元
过去10年来,美国的预付费电话卡行业已经成为一个价值40亿美元的产业,电话卡让在美国打工的移民们得以方 便地联络家人和朋友。这些电话卡在全国的加油站、报刊杂志亭、便利店、酒店和杂货店都有出售。然而,据香港《明报》美 东版6日报道,消费者监察组织和美国政府官员警告说,电话卡市场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购买的电话卡没有达到许诺的通话 时数,而且还有种种隐藏费用。
电话卡陷阱一般有以下形式:即使无人接听或是线路忙也收取接通费、通话结束后的收费项目、几美元面值的电话卡 却有99美分的挂机费、1张卡使用1次以上即提高收费标准、电话卡启动费以及每周收取的维护费等等。由于这类欺诈行为 ,使电话卡的实际通话时间大大少于其承诺的通话时间。非营利机构西语裔研究院估计,预付费电话卡平均只能提供60%的 承诺通话时间,每天欺诈消费者100万美元。
现在,美国政府有关官员要求电话卡运营商公开电话卡各种隐藏收费项目。但是有消费者担心,公开信息并不足以保 护消费者。
据了解,中国也有类似的电话卡欺诈行为,某些电话卡的通话时间少于承诺时间。 (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