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国选总统 全球看场秀

美国选总统全球看场秀

  美国总统选举投票日即将来临,这自然会占据全美民众视线。与此同时,在远离美国本土的其他大陆,人们也少有地高度关注这场竞选。

  非洲:老乡肯定顶老乡

  今年的美国总统选举点燃不少非洲国家民众热情。

  奥巴马1961年生于美国夏威夷,母亲是美国白人,父亲是肯尼亚留学生。一些肯尼亚居民觉得,奥巴马就像远在异国的“老乡”。在这里,奥巴马人气旺过共和党对手麦凯恩不难理解。肯尼亚销量颇大的《民族日报》对奥巴马展开系列报道,罕见地派人前往美国跟踪报道4日竞选实况。

  在邻近肯尼亚的坦桑尼亚,不少民众也表现出对奥巴马的支持。桑给巴尔岛25岁居民马苏德·萨利姆创办“支持奥巴马的桑给巴尔”竞选团体,为奥巴马“拉票”。他打算,如果奥巴马胜出,就在5日举办庆功宴。

  欧洲:挺奥只为求合作

  欧洲大多数政治分析师希望,奥巴马入主白宫能带来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改善并巩固欧美关系。

  法新社援引一些分析师的言论说,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在任期间,伊拉克战争造成欧洲内部产生矛盾和分化,对欧美关系产生不利影响。在全球变暖议题上,美国吝啬于参与全球合作。总部设于英国的美欧研究所常务董事多米尼克·戴尔认为,如果奥巴马上台,美国外交政策虽然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但至少会做出调整。戴尔同时提醒,不要“误会”奥巴马会遵循对欧洲有利的政策,“我们要牢记,美国人首先追逐的是他们自己的国家和经济利益”。

  日韩:经济为重挺老麦

  日本和韩国一些商界人士更偏好共和党的自由贸易策略。

  在韩国,奥巴马反对美韩间自由贸易协定,这与布什和麦凯恩的观点不同。奥巴马认为,韩美贸易协定中的汽车条款不利于美国汽车向韩国出口,韩产汽车大量出口美国,阻碍美国汽车业发展。这一观点让一些韩国人担忧。韩国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时旭(音译)说:“民主党的经济保护论倾向正在这场全球经济危机中放大。如果奥巴马当选,美韩贸易摩擦将激化。”

  日本政界和商界一些人士对美国前总统、民主党人比尔·克林顿在日本经济不景气时要求其向美开放进口市场的行为记忆犹新。而布什政府当政期间,日本企业依靠“低廉”的日元大举出口。日元近来大幅升值增大国内出口型行业的压力。日本商界“精英”希望美国能维持现行政策不变。

  很多人都形容四年一度的美国大选是“世上第一大秀”,这话道出了美国式民主竞选制度的一个潜规则:竞选人不但需要民众认同其主要政策,也必须赢得公众形象战场的胜利。

  候选人秀

  麦凯恩“求”奥巴马放水

  上个周末,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客串全国广播公司(NBC)脱口秀节目《周六夜现场》,他的一番自嘲自讽,引得哄堂大笑和一片喝彩,也让这档节目当晚的收视率创下14年来新高。不少普通美国人看完麦凯恩的演出后得出的结论是:“他人不错,平易近人。”分析人士指出,这是在竞选冲刺阶段力争最后一张“摇摆票”的麦凯恩阵营能够得到的最好结果了。因为在距离投票日还有两三天的时候,竞选双方真正有希望争取到的,只剩下中间百分之几的“未决定者”。

  口袋没钱 开口求情

  麦凯恩在这个脱口秀节目中暂时充当了一回廉价电视购物频道的主持人,他首先就拿自己比起奥巴马少很多的竞选经费开涮。

  “大家知道,上星期三,奥巴马花钱在三大全国电视网上同时买下30分钟的政策宣传广告时间,”麦凯恩耸耸肩膀说,“我这里……只买得起QVC(廉价电视购物频道)的广告。”麦凯恩接着习惯性地两手一摊,满脸堆笑地说:“我虽然是共和党,但是偏偏口袋里没钱。”麦凯恩不仅经费不如奥巴马充足,民调支持率在大选前夕也始终赶不上奥巴马,他对此也不讳言。“如今看到自己民意调查落后不少,我想出了一招新办法,”麦凯恩表情严肃地说,“我应该向奥巴马呼吁:‘你将来选总统的机会多着呢。我都72岁了,这次就让给我吧。’”

  两个佩林 真假难辨

  麦凯恩一开始就与自己的“竞选搭档”进行了一番简要介绍,不过,这位“佩林”其实是由喜剧演员蒂娜·菲扮演的。而真正的佩林当时就在另一个房间的监视器前观看。

  这时候,蒂娜·菲的同事———美国著名喜剧演员亚历克-鲍德温路过,把真佩林当成了蒂娜·菲,并央求《周六夜现场》的制片人迈克尔斯,千万不要让菲和佩林同时出现在台上。迈克尔斯随即介绍,站在自己身边的就是佩林州长,鲍德温支吾了半天说:“我明白了,请原谅我吧,我得说,你真人看上去非常性感。”

  后来,当真佩林出现在电视转播现场时,“假”佩林匆忙“投降”离开。两人擦身而过时,还互相看了对方一眼……

  粉丝秀

  奥巴马女孩的无奈

  安贝儿·李·埃廷格再也没想到,她以性感造型拍了一系列为奥巴马造势的短片,上载YouTube后会如此火爆。自己也成为了著名的“奥巴马女孩”。

  在成为“奥巴马女孩”前,安贝儿学的是时装设计,课余的时候兼职做模特和演员。一个偶然的机会,安贝儿为一个朋友录制了这段视频。

  当这段视频传到Youtube上的时候,就像一个火药桶,引爆了互联网。很多喜欢和不喜欢奥巴马的人都莫名其妙地看完了整个视频。接下来的几个月,“奥巴马女孩”竟成了左右美国总统大选的一个符号。大大小小的报纸电视台都来采访她,邀请她做节目,她在节目中甚至真的和几个美国总统候选人见了面。然而,“我并不认识奥巴马,只是听过一次他的演讲。至于那段视频,只是一次表演。”安贝儿有些惶恐。

  8月底的一个夜晚,安贝儿接到一个电话,一个低沉的男声指责安贝儿是白人里的败类,是应该被消灭的人。这是个“白人至上主义者”团体的成员。

  从来没有遭遇这种情况的安贝儿哭了,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她想退出,她要退出这场政治秀。她想告诉人们,她不爱政治,也不关心奥巴马或麦凯恩。

  可从那以后,安贝儿发现,自己已经不可避免地卷进了这个政治漩涡……

  选民秀

  关注选战上瘾 暂停日常生活

  有一对6岁双胞胎女儿的哈莱姆夫妇,现在每晚一哄睡两个女儿,就开始看福克斯新闻、有线电视新闻网、全国广播电视公司等有线电视频道播放的大选新闻。每晚收看3个小时,一周共花掉20多个小时。为此他们甚至说定,暂停性生活,推迟修理房子。

  美国《新闻周刊》把痴迷于总统大选的现象叫做“选举上瘾症”。民调结果显示,回答密切追踪今年总统大选报道的受访人占61%,这是自1988年开始调查以来的最高数据。

  同时,也有人担心选举结束后的“选举后遗症”。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菲思霍指出:“到11月5日,‘选举成瘾’症状会转变为‘选举后遗症’。回到正常生活的一些人会感到自己只剩下了空壳。”本组稿件除署名外据新华社 南都周刊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