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巴马:“如果当选总统,将把重心转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
奥巴马的亚裔顾问薛海培说,奥巴马非常重视美中关系。
奥巴马竞选团队外交事务主要咨询者莫纳·苏特芬出版的新书《下一个美国世纪》中,论及美中关系时也强调两国诸多安全利益上的一致,美中应是伙伴关系。
据薛海培透露,2006年1月,奥巴马出任参议员次日,即与共和党参议员科尔曼组建了一个“参议院美中工作小组”,打算通过全面的美中接触和对话发展两国关系。薛海培称:“这符合奥巴马竞选纲领的外交政策核心,即如果他当选总统,将把重心转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其一是由于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态势,其二是由于他认为这里存在不少美国外交政策中面临和潜在的热点问题。”
奥巴马去年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其外交政策概述时写道:“随着中国崛起,日本和韩国也崭露头角,我将致力于在亚洲形成一个更有效的框架——不仅限于双边协定、不定期峰会和诸如朝鲜问题六方会谈这样的特别会谈。我们需要和东亚国家建立一个综合机构,促进稳定和繁荣,帮助解决跨国危机。”
至于在中美关系中很重要的台海因素,奥巴马在艾奥瓦州初选中拔得头筹后以书面方式回答该州华人社区的提问时,首次对台海问题表达立场:如果担任美国总统,他将继续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并“确保”台海不会发生军事冲突。至于台海局面的化解之道,他认为必须得到两岸人民的同意。
奥巴马表示,会“继续促进和平解决台海紧张”。他说,自己若当选总统,会继续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保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当然是奥巴马在处理中美关系时最重要的考量。任参议员期间,中美贸易平衡成了他的关注焦点,于是与另一名参议员联合起草议案,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奥巴马还曾致信贸易部长保尔森,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的人民币和贸易不均衡采取“更严厉的措施”。
奥巴马当然将中国视为“挑战”。他2005年在诺克斯大学向毕业生演讲时就表示:“中国甚至在教育领域都与美国竞争,比如说中国的工科毕业生是美国的4倍。”
麦凯恩:“与崛起的中国打交道,是对下一任美国总统的核心挑战”
麦凯恩对华态度如何,且看YouTube网站上点击率比较高的他的几段录音:
“美国外交唯一的长期巨大挑战,就是如何应对中国的崛起。但是,现在问题的关键不是中国能否崛起,而是中国发展成什么样子。”(2005年4月在百人会的演讲)
“我知道中国一直在侵犯知识产权。我要把他们告上世贸组织。我将向他们施压,让他们停止侵权。我告诉你,随着中国的经济的发展,他们会愈加重视知识产权。或许,这是促使他们保护知识产权的最好方法。”(2007 年11 月在博客网站T echC runch的讲话)
从这些只言片语可以看出,麦凯恩把中国视为对手,担心中国的崛起,也知道中国的崛起无法遏制。可以看出,他心里充满矛盾:既希望与中国接触,与中国进行贸易,也对中国的走向充满怀疑。可以看出,他既重视合作产生的利益,也力图表明双方是为了利益暂时合作,而不是建立在价值观基础上的盟友关系。
麦凯恩对于亚太地区及中国的看法,比较完整地体现在2007年11月发表在《外交》杂志的文章中。
麦凯恩在文中称:“与崛起的中国打交道,是对下一任美国总统的核心挑战。最近,中国的繁荣让更多的人脱离贫困。这是有史以来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中国的新生力量意味着责任。下一步,我们理所当然地期待中国在国际上做一个负责任的经济伙伴。具体而言,中国的公司能采取透明的行动,中国应该对出口安全进行管理,让人民币遵从市场规律浮动,推进可持续性的环境政策,不再对世界能源供应采取不顾别人的做法……
“中国号称要‘和平崛起’,对军力建设采取更透明的态度。当中国建造更多潜艇、制造更多战斗机、更新弹道导弹库、试验反卫星武器时,美国必须对这些挑衅性的行为提出质疑。中国用大量导弹和战争言辞威胁台湾时,美国必须记录在案。中国和缅甸、苏丹、津巴布韦等‘贱民’国家发展密切的经济和外交关系时,会导致和美国的紧张关系。中国开办旨在排除美国的地区论坛和地区经济协作时,美国必须采取对应措施。
“中国和美国不是命中注定的对手。我们有着很多共同的利益。中美关系对双方、对亚太地区乃至全球都有益。然而,只要中国不实现政治自由,我们的关系将只能是利益共享,而不是价值共享……”
本报北京11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