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格政府雪上加霜
就在袭击开始后的27日凌晨,一个自称“德干圣战者”的组织通过电子邮件宣布对袭击负责。这个闻所未闻的组织让全球反恐专家一头雾水,不少人认为它只是个幌子。印度反恐部门和情报分析师遂将怀疑指向认领过多次袭击的极端组织“印度圣战者”。
从去年的11月份到今年9月份,印度发生一系列连环爆炸案,基本都是“印度圣战者”干的。而“印度圣战者”与遭禁的“印度学生伊斯兰运动”有关联。
也分析认为,克什米尔地区的极端伊斯兰组织制造了血案。
印度90%的人口信奉印度教,10%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多集中在克什米尔地区。早在1947年印巴分治后,印度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就形成了两大利益集团。穆斯林抱怨处境不如印度教徒,而印度教徒则认为,政府给了穆斯林太多的优惠政策和资源。上世纪80年代后,双方利益争夺更为激烈。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组织就在印度策划了多起爆炸案中。
印度政府数据显示,印度共有275个恐怖组织。多年来,印度中央和邦政府积极通过对话和谈判等方式来缓解尖锐的宗教和社会矛盾,但成效甚微。
“教派冲突严重,宗教极端主义组织众多,分离主义势力活跃,地区经济发展失衡,这些是导致悲剧的根源。” 中国社科院亚太所副所长孙士海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究竟谁制造了印度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恶劣的恐怖事件?印度民众最需要答案。舆论把矛头指向政府:“情报机构对如此规模的袭击一无所知,简直不可思议”;“三流警察队伍不可能对恐怖袭击作出一流反应”, “王牌特种部队驻扎新德里是结构性错误,事发9小时后才到达‘前线’,行动如此迟缓”;“孟买警方挪用原计划用于购买枪支弹药的资金,购置豪华轿车”。
辛格政府承受巨大压力。《今日美国》12月1日报道说,一些印度年轻民众上街游行,抗议政府反恐不力。“恐怖分子先生,我还活着,你还能做什么?政客先生,没有你们我也还活着。”
明年是印度的大选年。去年以来,有关印美核能分歧就让左派与国大党分崩离析,宣告执政联盟的散伙。今年又受通货膨胀和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民众对政府管理经济的能力也失去信心。
而恐怖袭击事件就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发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0亿卢比(约合100亿美元),并导致200亿美元的外资流失,令辛格政府雪上加霜。
11月30日,辛格批准了印度内政部长和国家安全顾问的请辞。马哈拉施特拉邦的省长同日递交了辞呈。袭击发生时省长德希穆克正在外地,当他搞清楚事态的严重性时,时间已过去了90分钟。
尽管如此,孙士海并不同意袭击会“严重打击印度自信和世界对印度的信心”的说法。他认为,除去人口、历史、文化等因素,印度拥有核武器和航空母舰,又刚刚宣布探月成功,传统的大国心态是很难挫伤的。
印巴关系空前紧张
追查元凶、平息民愤是重建政府威信的第一步。印度的目光投向巴基斯坦。
袭击发生几个小时后,辛格就发表电视讲话,暗示总部设在邻国的恐怖组织策划了袭击。12月1日,印度外交部长召见巴基斯坦驻印度大使,正式就恐怖事件提出抗议。在抗议书中,印度指责巴基斯坦“未能阻止恐怖主义在其土地上蔓延”。
印度电视台说,印度正在考虑暂停与巴基斯坦的停火协议,终止全面对话进程。在巴前总统穆沙拉夫的推动下,印巴实控线停火协议已维持了5年。
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呼吁印度认真审视逐渐缓和的印巴关系,不要因为恐怖袭击而使两国再次交恶。巴内阁29日举行紧急会议,决定无条件向印度提供协助与合作,帮助其尽快找出幕后凶手。
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亚非所研究员马加力认为,孟买袭击事件影响太大,如果袭击确实涉及巴基斯坦,即便巴总统承诺尽最大努力促进印巴和平进程,印度短期内也难以改善和巴基斯坦的关系。
印巴厚重的外交阴云很快吹到边境线上。美国媒体援引巴基斯坦私人电视台的报道说,巴基斯坦为应对可能与印度出现的紧张局面,计划将10万部队从该国与阿富汗接壤的地区调往印巴边境。消息人士说:“巴基斯坦目前无法集中精力打击阿富汗边境的恐怖分子,在印巴边境驻军保护国家安全更为重要。
美国不能坐视两个反恐盟友发生龃龉,甚至在边境地区擦枪走火。美国国务卿赖斯12月2日在英国伦敦参加完北约峰会后,直接飞往印度新德里。她在伦敦强调 “我认为巴基斯坦应该提供完全的、绝对的、全面的透明度,这也是我们的期待。”
美国联邦调查局人员已经进入孟买,目前掌握的情报并未显示巴基斯坦政府卷入恐怖袭击。
12月2日,一些外国媒体转述印巴军方发言人的话讲,两国军队都没有“反常情况”,调兵报道是 “错误宣传”。
“印度要‘入常’,更要维护大国尊严,要保证经济的发展速度,不会贸然进行军事行动,也许会采取某种国际社会能容忍的‘报复’形式。从目前局势来看,印巴和平进程可能短期受阻,但两国关系不会出现大幅度倒退。国际社会也会敦促两国互相克制。” 孙士海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