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军将加沙地带南北切断,仅留沿海公路供人道救援使用 卫星图片显示这一带建筑受损惨重 前犹太人定居点 巴武装走私军火通道 内察里姆 拉法城 拉法检查站 凯雷姆沙勒姆检查站 部分救援物资由此进入加沙 以海军在此支援地面攻势 汗尤尼斯 “费城走廊”
军事绝地
加沙被“三面包围”
此次冲突发生的地点是加沙地带,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理范围。
加沙地带又叫加沙走廊,从地图上看,这个地区很小,基本上是一个长方形的地带。这个“长方形”的“长边”只有几十公里,“短边”不到10公里,也就是说正面只有几十公里,纵深还不到10公里。而且加沙地带没有重大的地理障碍,比如湖泊、山峰等,基本接近于平原。
加沙地带的两个“长边”,一边是以色列,一边是地中海;两个“短边”,一边是以色列,一边是埃及的西奈半岛。由于以色列对这个“长边”毗邻的地中海拥有绝对制海权,所以实际上整个加沙地带是处于以色列的“三面包围”之中。而由于加沙地带与埃及接壤的那一部分仅仅是一个“短边”,因此也可以说以色列控制的加沙地带边境大概占加沙周边的80%以上。
因此,从军事角度看,加沙地带对于防御方来讲是一个绝地,或者说是一个死地。
哈马斯
一求生存 二表“存在”
正是由于加沙地带的地理状况,作为防御一方的哈马斯所追求的作战目标就只能是首先求生存,其次显示“存在”。
求生存,所用的手段只能是靠顽强的抵抗让以色列付出更多的代价,让它知难而退。
而哈马斯向以色列境内发射火箭弹,实际上就是显示其“存在”,通过这种行动对内凝聚人心,对外影响以色列的士气和决策。
其实哈马斯方面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打出去”。我们从现有的报道来看,哈马斯也曾经讲到已经派出了数十个人体炸弹潜入到以色列境内,这实际上就是它为这种“打出去”的战术所做的准备。但是,一旦采用这种行动就相当于向以色列摊牌,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看到哈马斯方面真正实施这种全面“打出去”的行动。
以色列
避免陷入更深巷战
作为进攻方的以色列在军事地理方面占绝对优势,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加沙地带是一个人口稠密的地区,其要点加沙城是一个大型密集的城市居民地。城市居民地的地面进攻作战或城市巷战是一个让进攻者比较头痛的作战形式。这种作战并不是没有成功的先例,但是很难找出一个不付出重大代价就取得胜利的先例。也就是说,作为进攻方的以色列想通过地面作战在较短时间内拿下这样一个要点,恐怕要付出相当的代价。而且,想通过一场冲突或者战争就把哈马斯这样一个组织彻底消灭,这是很困难的。
因此,虽然以色列并未公开自己的作战目的,但是我们也能分析出以色列的作战目的应该是有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