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史上首次大客机水面“完美迫降”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24日10:37  青年参考

  本报特约记者章鲁生

  当地时间1月15日,美国全美航空公司一架载有155人的空中客车A320客机,从纽约长岛拉瓜迪亚机场起飞 后约5分钟时撞上飞鸟,两个发动机“瞬间死亡”。身为机长的切斯利·舒伦伯格沉着应对,驾驶飞机在哈得孙河上成功实现 了航空史上第一次大客机水面紧急迫降,机上人员全部获救。

  有心理专家称,这次“完美迫降”给了身陷金融危机的美国人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它让人们明白,在任何时候都 有绝处逢生的可能。

  1.“闻到了鸟儿烧焦的味道”

  1月15日下午15时26分,这架空客A320从纽约拉瓜迪亚机场冲上蓝天的瞬间,31岁的乘客杰夫·克罗加 嘴角浮上一丝笑意。几个小时后,他将沐浴在北卡罗来纳州的阳光下,挥舞着高尔夫球杆过一把球瘾。

  飞机很快爬升到约1100米的高度。克罗加从窗户向外望去,雪花飞舞,冬日的纽约城依旧繁忙,克罗加可以清楚 地看到临近曼哈顿的拉美裔聚居区里人来人往。

  克罗加沉浸在窗外的景色里,突然,飞机颠簸了一下,像是有什么东西撞上了飞机。克罗加看到机翼下的发动机着了 火,立即觉得大事不妙。坐在克罗加附近、37岁的瓦莉·柯林斯也意识到将有不测发生,马上掏出手机给家人发短信:“我 乘坐的飞机正在坠落!”连“我爱你们”都没来得及加上去。从她家人收到短信的时间看,此时是下午15时31分,飞机起 飞后5分钟。

  克罗加与柯林斯的判断没错,这架飞机果然遇到了麻烦。一群黑褐色的大鸟以整齐的队形向飞机飞来,身为机长的切 斯利·舒伦伯格本能地操纵飞机躲闪,但由于距离太近,飞机还是与飞鸟相撞了。舒伦伯格和副驾驶杰夫·斯吉尔斯似乎“闻 到了鸟儿烧焦的味道”。随即,飞机左右两个发动机“瞬间死亡”。

  机长舒伦伯格立刻和纽约空中交通控制中心联系。控制中心认为,舒伦伯格有两个选择:返回拉瓜迪亚机场,或沿哈 得孙河向北飞到新泽西,那里有个小型机场。但舒伦伯格觉得都不理想,因为这两个方案均要飞经人口稠密的闹市,万一飞机 遭遇不测,不仅机上人员无法逃生,还会给地面上的居民造成巨大伤亡。舒伦伯格很快决定:在哈得孙河上滑翔,找机会进行 水面迫降。

  2.“准备迎接撞击,我们要降落了!”

  就在舒伦伯格与地面商讨应急方案时,机上乘客已通过弥漫在机舱内的烟雾和烧焦的味道,得知飞机遇到了麻烦。用 乘务人员的话说,当时机舱内极其安静,“像在图书馆里一样”。不一会儿,有乘客开始祷告。克罗加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词 语:“末日。”

  机长舒伦伯格通过广播告诉乘客,飞机发动机出现故障,将寻机在哈得孙河上迫降,请大家不要害怕。

  在舒伦伯格安抚乘客时,机组工作人员在有条不紊地工作:副驾驶杰夫·斯吉尔斯一直尝试让发动机重新工作,同时 核对紧急降落的步骤;乘务人员想尽办法把机身的通风孔和其他洞堵上,以便飞机能更好地“防水”。

  飞机从乔治·华盛顿大桥呼啸而过时,舒伦伯格找到了合适的迫降地点——码头附近。舒伦伯格告诉乘客:“准备迎 接撞击,我们要降落了!”有乘客事后回忆说,舒伦伯格当时的话语听上去“非常平静”。

  飞机在哈得孙河上空滑翔,慢慢贴近河面。这一步风险极大,如果发动机首先接触水面,飞机将因水面的镜面效应“ 急转弯”,甚至导致机身解体。

  在舒伦伯格的操纵下,飞机以低速与水面“亲密接触”,这样能减少飞机降落时的冲击力。飞机机身后部在河面上犁 出一道数米高的水浪,如同水上飞行表演一般。最终,飞机平稳地降落在水面上。

  这一切说起来简单,但要求飞行员有极好的心理素质和丰富的驾驶经验。因为在水面上迫降,时间只有几秒钟,方向 、距离和高度很难掌握,还要避免撞上河面上的船只。自飞机发明以来,除了水上飞机外,在水面上迫降一直是教科书上的理 论,这是航空史上大客机水面迫降的第一个实例。

  3.“这扇门不能开”

  舒伦伯格驾驶飞机迫降在哈得孙河面时,地面许多人目睹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在所有目击者中,尼尔·赖雪是第一 个打电话报警的。他当时在哈得孙河附近一栋大楼的27层。“我坐在沙发上,看见一架喷气式飞机向下滑翔,仿佛要降落, ”赖雪在接受纽约一家电视台采访时说,“我意识到它要落到河里。我走到窗边,看到了降落的全过程。客机并未放下起落架 ……最终在第40街附近(河段)降落。”

  赖雪立即拨打了911报警电话,让他自豪的是,“那名女接线员还没接到相关的报警电话,这说明我是第一个打电 话报警的人!”

  飞机在水面迫降后,一边打转一边顺水漂流。当天的气温低至零下7摄氏度,冰冷的河水瞬时涌进了机舱,狭窄的机 舱通道一时间“人满为患”。乘务人员马上进行疏导,引导逃出舱门的乘客到机翼上暂避。

  柯林斯坐在机舱后部,由于机尾部分入水,河水从后舱门缝不断灌入,要不了多久,这扇门就可能被水冲开。柯林斯 使出全身的力气支撑这扇门。一些乘客要求打开这扇门逃生,柯林斯大声喊道:“这扇门不能开,你们赶快从前舱门出去吧, 都到机翼上去。不要慌!”

  在冰冷河水的刺激下,小孩哭了起来,一些乘客拎上行李匆忙逃生。在带着两个孩子的乘客马丁看来,这一幕像极了 好莱坞灾难片中的场景。马丁的妻子苔丝抱着9个月大的儿子坐在座位上,不知所措。这时,一位绅士来到他们面前说:“需 要我帮忙从安全门撤离吗?”

  有人在混乱中喊了一句“女士和小孩先走”,这话仿佛黑暗中的一丝亮光,让大家有了行动指南,大家扶老携幼,逃 出机舱。有位女乘客一时找不到行李,拒绝离开机舱,被大家强行扶了出来。

  4.十二分钟结束救援

  在机上乘客陆续从机舱内逃离的同时,纽约市消防部门赶到了现场,河对岸的新泽西州威霍肯市警方、消防队员和医 护人员也在几分钟内到达。海岸警卫队等机构也出动人员进行支援。

  第一艘赶来支援的“托马斯·卡坦扎罗”号船,当时正在执行日常运输任务,发现飞机迫降后,船长文森特·隆巴尔 迪马上让驾驶员把船驶向事发地点。靠近后,船上的乘客帮船员一起向客机乘客投掷救生衣和绳索。这艘船每个月举行两次救 生演习,因此船员“知道该怎么做”。这艘船共救起56名客机乘客。

  很快,14艘船赶来参与救援,一些船员将自己的外套让给冷得厉害的客机乘客。更多的船闻讯赶来后,发现救援工 作已井井有条地展开,便在远处观望,以免添乱。

  纽约警察迈克尔·德莱尼和罗伯特·罗德里格斯,从一架直升机上跳入哈得孙河,救起一名落入水中的客机乘客。

  事发12分钟后,救援行动结束,机上人员全部获救。

  机长舒伦伯格在机舱内来回走了两遍,确认没有落下一个人,才最后一个离开机舱。上岸后,他到附近一个咖啡馆喝 咖啡,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即使给妻子打电话说起这件事时,他也只是说:“刚刚发生了一个小事故。”

  对于舒伦伯格在此次事件中表现出来的良好的职业操守、出色的应变能力以及丰富的飞行经验,纽约市长布隆伯格给 予了高度评价:“机长不仅在降落时有着相当专业的技术,还在飞机下沉的情况下坚守岗位到最后一秒。”纽约州州长帕特森 把这起事件称为“哈得孙河奇迹”。

  美国时任总统布什在当天发表讲话,称出事客机机组人员的“高超技巧和英雄行为”令他感到振奋。当时的候任总统 奥巴马邀请舒伦伯格参加他的总统就职仪式。

  5.任何时候都有绝处逢生的可能

  现年57岁的舒伦伯格,14岁时就拿到了飞行执照,后进入空军院校学习飞行,毕业后在空军服役6年,驾驶过F-4 战斗机。1980年,他加入全美航空公司当飞行员,曾多次以调查员的身份参与空难调查,还开办了名为“安全可靠性方法 ”的安全咨询公司。

  舒伦伯格学习过心理学课程,先后取得了心理学及公共行政两个硕士学位。

  现在,舒伦伯格成了“美国英雄”。事发当晚,舒伦伯格的邮箱被“粉丝”的邮件塞满。在Facebook网站上 ,他的拥趸已超过6万人,并且还在以每分钟100多人的速度增加。一名网民留言道:“我最怕坐飞机,但我非常乐意搭乘 舒伦伯格驾驶的客机!”

  这次“完美迫降”让被金融危机困扰的美国人觉得,2009年有一个好的开始。有心理专家称,金融风暴席卷美国 后,破产、自杀、骗局等负面新闻充斥各大媒体,美国人一直被悲伤和郁闷紧紧追随,这次“完美迫降”给了人们克服困难的 决心和信心,它让人们明白,在任何时候都有绝处逢生的可能。

  一些中国网民认为,这次美国人之所以能在“意外”中创造奇迹,应归功于美国制度化的防灾训练和演习。

  (未经《青年参考》报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新闻故事”版稿件,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相关专题 青年参考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