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贸易战的幽灵正在徘徊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8日14:59  新民周刊

  撰稿·刘文越(发自华盛顿)

  按照目前的“购买国货”条款,最多可为美国增加9000个工作岗位;但这一条款如果触发国际贸易战,美国则可 能最多失去6.5万个工作岗位。

  在美国刚通过的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中,引起极大争议的“购买国货”条款赫然在目。一个值得注意的警 讯是,美国正是以抵制“中国制造”为借口推行这一行动的。如何遏制美国国内,尤其是国会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是奥巴马贸 易政策面临的第一个重大挑战。

  对“中国制造”是警讯

  在被誉为奥巴马“新政”的“美国复兴和再投资方案”,与“购买国货”有关的是第1640条款。根据该条款,使 用“新政”资金的公共工程,在“不违背美国的国际承诺”前提下,必须使用“国产”钢铁和其他制成品。

  所谓美国的国际承诺,实际上指的就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及世界贸易组织(WTO)“政府采购规定”。根据 前者,加拿大、墨西哥享有“豁免权”;根据后者,欧盟、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成员也不在拒绝之内,但其他100多个 WTO成员不在其列,其中就包括中国。

  正因为这一“购买国货”条款,中国企业只能望美国公共工程兴叹了。因为,之前美国已有“购买美国货法案”,该 法案已明确规定,政府投资主导的高速公路、桥梁、隧道、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所用钢铁必须使用美国“国产”钢铁。

  由于中国等许多成员尚未在WTO“政府采购规定”签约,因此,美国早就对相关“中国制造”钢铁关上了大门。目 前在美销售的中国钢铁,基本都用于民间建筑。

  可以说,目前的“购买国货”条款,看似不对“中国制造”构成更糟糕的影响,但这是因为糟糕的影响已经存在。

  而且,当前国际合作应对危机的大背景下,这一条款仍能出台并在国会“一路绿灯”,凸显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趋势,也反映了经济危机下一些美国政界人士“以邻为壑”的态度。

  这对在美销售额巨大的“中国制造”来说,无疑是一个警讯。许多美国政客、相关行业在鼓吹“购买国货”理由,矛 头指向的主要就是“中国制造”。他们声称,“中国制造”大量涌入美国,冲击了美国人就业,去年布什政府提出的1680 亿美元刺激计划中,返回给民众的退税,很多都被购买成了“中国产的电视机和韩国产的冰箱”。

  比如,美国钢铁研究会主席托马斯·吉布森(ThomasGibson)就认为,美国纳税人的钱,必须用在真正 美国产品上。他甚至别有所指称,美国钢铁需求在下降,但从中国钢铁进口则在增加,“因为他们(中国钢铁)有行业补贴” 。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参议院拟定的版本中,还有一条比较隐晦的“购买国货”条款,即参院版本第7006条款, 根据该条款,美国国土安全部必须购买“国产”纺织品和相关配件。这条对“中国制造”的影响,换句话说,即中国不要梦想 着分一杯羹了。

  因为在“国家安全”这面大旗下,即使“中国制造”的纺织品再物美价廉,美国算的也是“政治账”。事实上,在中 国制造的美国国旗都会引发轩然大波的背景下,“中国制造”的纺织品要打进国安部的大门,可谓难如登天。

  随着美国经济持续下滑、失业不断上升,在政客鼓噪、舆论误导等种种因素下,不少美国人将困境归咎于其他国家和 外来商品、尤其是中国商品上。在互联网上,一些激进的美国网民甚至号召开展“使用国货”运动,认为这样才能增加美国人 就业,促进美国经济发展。而抵制的对象,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国制造”。

  政治利益高于经济利益

  

  “购买国货”真能促进美国就业吗?美国一些政客言之凿凿,一些网民血脉贲张,但经济学家却大摇其头。

  美国知名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就指出,按照目前的“购买国货”条款,最多可为美国增加 9000个工作岗位;但这一条款如果触发国际贸易战,美国则可能最多失去6.5万个工作岗位。

  也就是说,美国一些政界人士基于个人得失、选区利益出台的“购买国货”条款,就是一剂毒药,不可能共赢。此外 ,其不仅不能达不到“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效果,反而可能是 “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赔本买卖。

  美国前贸易代表希尔斯就对《新民周刊》表示,她对这一条款感到非常担忧,因为这实质是让政府将大量钱浪费在昂 贵的美国钢铁上,而这些钱本可以省下来,为美国创造更多就业。

  许多美国经济界人士也对《新民周刊》表示,“购买美国货”能够出台,主要是一些议员谋求自己的政治利益,迎合 部分民众的错误观点,从长远来讲,这是非常愚蠢和荒唐的决定。

  代表美国商界利益的美国商会主席汤玛斯·多诺霍(TomDonohue)发表声明,对此条款予以强烈谴责。他 说,该条款将美国的贸易伙伴当作敌人,“是荒唐的”,这种“经济爱国主义”反而会减少美国就业,减缓美国经济的复苏步 伐。

  达特茅斯大学经济学教授道格拉斯·埃尔文(DouglasIrwin)则在《纽约时报》上撰写评论说,通过“ 购买国货”增加美国就业,听上去好像很合理,但“历史已经证明,这样的条款只能增加成本,并削弱刺激经济方案的效果” 。

  埃尔文教授指出,上世纪90年代,加州修建的旧金山-俄克兰海湾大桥限于地方的规定,被迫使用了超过国际价格 23%的美国钢材,为此加州纳税人多付出了4亿美元。

  即使看似可从该条款中受益的美国制造业,也对该条款大声说“不”。卡特彼勒、通用电气等公司发表声明认为,此 举会给许多美国企业带来灭顶之灾。因为中国、日本以及欧盟各国也制定了庞大的投资计划,用美国媒体的话讲,美国企业也 都希望受益,但美国的保护主义举措却可能使这些企业的努力落空。

  联邦快递首席执行官弗雷德·史密斯(FredSmith)就警告:“美国经济从全球贸易增长中受益巨大,如果 国会最终通过这一‘购买国货’条款,我敢肯定,我们将遭到报复,美国人的就业将面临威胁。”

  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斯科特(JeffreySchott)就批评说,“购买国货”是非常危险的。“当你已陷 在坑里时,第一要紧的,就是不能再挖下去了,而这个条款却是在挖一个更深的坑。”

  欧盟和加拿大随即作出强烈反应。欧盟贸易委员的发言人彼得·鲍尔说:“如果一项禁止在美国领土上销售或购买欧 洲产品的法案获得通过,我们绝不会袖手旁观,视而不见。”

  

  美国国会对华磨刀霍霍

  

  随着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政客继续对中国产品磨刀霍霍。

  最近就有两个小例子:一是中国制造的美国国旗,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以至于美国许多地方都下令,不得使用这种 中国产品;二是在游人经常造访的美国国会,按照新的要求,礼品店不得出售中国制造的小纪念品,这让许多店主头痛不已。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最近的一份统计则显示,自第111届美国国会开始运作以来,也即在过去一个月中,包括“购 买国货”条款在内,参众两院提出的与中国有关的贸易条款已经达到了12个。

  其中,众议院方面,有众议员提出了“支持美国产业法案”、“加强贸易法案”,以及“非市场经济体贸易补偿法案 ”等。

  参议院方面,有参议员提出“加强进口海鲜安全法案”和“药品市场准入法案”,以及有关经济援助法案。

  上述所有法案都对中国产品做出严格限制。虽然它们不一定都能最终成为法律,但接连以中国产品为对象,显示了美 国国会某些人对“中国制造”的敌视态度。

  

  责在奥巴马政府

  

  在当前情况下,能否遏制美国国内尤其是国会内保护主义抬头趋势,主要取决于奥巴马政府。

  《华盛顿邮报》认为,“购买美国货”条款是奥巴马贸易政策面临的“第一个挑战”,“他(奥巴马)必须权衡美国 保护主义带来的可能后果”。

  在“购买国货”条款上,奥巴马政府内则仍颇多杂音。对于该条款,基于经济学界和商界的一片反对之声,奥巴马本 人最后明确表示,美国不能“向世界传递保护主义信息”,“任何条款都不应当引发贸易战”。

  但美国副总统拜登此前则表示,经济刺激方案中包含“一些‘购买国货’条款是合法的”。最终,拜登的话成为事实 。奥巴马的讲话,更多不过是一种姿态。因为奥巴马本人也清楚,在他不会、也不敢否决经济刺激方案的情况下,是否购买国 货,他的话也只是说说而已。

  但美国国会可以以政治利益和意识形态挂帅。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自由贸易”的主要推动者;作为金融危机的肇始国,美国也理应在应对危机和促进世界经济 发展上承担更多义务。但“购买国货”条款却无疑损害美国形象,如果更多类似方案出台,将势必引发贸易战,奥巴马“重塑 美国”的努力也将沦为空谈。

  经济危机必然引发保护主义,但如果不能有效遏制保护主义,则将会使经济陷入更大的灾难。在这方面,美国可以说 教训相当深刻。

  上世纪30年代,美国出台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Smoot-hawley),以此限制进口,但结果却 引发了全球贸易大战,世界经济也由此陷入大萧条,美国经济也很长时间未能得到复苏。

  相关数据就显示,由于贸易战,欧洲对美国出口由1929年的13.3亿美元迅速下滑至1932年的3.9亿美 元;美国对欧洲的出口则由1929年的23.4亿美元下降至1932年的7.84亿美元。1934年的世界贸易总额比 1929年下降了三分之二,对美国就业带来了更严重的打击,1930年美国失业率为7.8%,1933年则达到了22 %。

  贸易战的幽灵,正在世界上空徘徊。除了美国的“购买国货”条款外,印度已从去年11月开始执行增加进口钢材税 率和限制部分品种钢材进口的禁令,欧盟则从今年1月起增加对黄油、奶酪等一些产品的出口补贴。

  英国商务大臣曼德尔森就警告,当前存在一种现实的危险,即某些政府和企业将保护主义当作良药,“但对经济复苏 而言,它也是一副毒药。我们应从上世纪30年代汲取教训,在21世纪我们不应再犯同样的错误”。-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相关专题 新民周刊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