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日本首相频繁更迭背后:政治体制有欠成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5日11:39  大洋网-广州日报

  政坛现象

  目前,日本正陷入二战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在亟待强势领导力挽狂澜的紧急关头,首相麻生太郎却令日本国民大失所望。

  困扰麻生的远不止经济问题。如果在众议院选举中自民党下台,那么麻生不仅将加入“短命首相”行列,而且还是令自民党多年来首失执政党地位的罪人。

  然而,纵观近20年日本政坛走马灯似的换相,有负众望的麻生显然不是特例。正如日本媒体所言:骇人的不是日本政治家的失误,而是他们的失误有多频繁!

  日本在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均走在世界前列,政局却颠簸不断,缺乏大国风范。究其原因,在于日本政治体制有欠成熟:政党之争的焦点更多在于权势名利,而非国计民生。首相通常是党内派系利益平衡的“产物”,利益失衡就得换人。这种政治文化氛围,使日本首相多数“短命”,“强势首相”屈指可数。

    填不满的“政治真空”

  “强势首相”屈指可数

  纵观近20年来日本政坛走马灯似的换相,现任首相麻生的焦头烂额显然不是一个特例。

  麻生最近有点烦

  要不同情中川昭一似乎有点困难。这位日本前财务大臣,上月在意大利新闻发布会上“醉酒失态”,“在全世界面前丢人现眼”(日本媒体语),并很快为此丢了乌纱帽。但真正感到难堪的,可能是留下来的那个人——日本首相麻生太郎。

  当初一手提拔中川的麻生,如今仍然坚守在首相岗位上,尽管他的民意支持率已跌至一位数,尽管面对日本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经济衰退的困境。

  在这个日本正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领导的紧要关头,麻生却无法遏制反对党蠢蠢欲动的挑战势头。

  麻生自己也是个时常失言的官员,素有“大嘴”之称。比如,他曾号称要把日本打造成一个“最有钱的犹太人想住下来”的国家。

  日本民众对麻生的期望本来就不高,背后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麻生不是通过大选上台执政的,而是自民党总裁两次更迭后自动成为首相的。

  首相多“软弱无力”

  2008年9月1日,麻生的前任福田康夫执政不足一年,就出人意料地突然请辞。同样,福田的前任安倍晋三也是在执政差两周就满一年时,突然以没有详细解释的“健康理由”宣布辞职。

  麻生及其政党自民党的烦恼,其实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他在关键时候有负众望,似乎又一次印证了近年来日本领导人的软弱无力。也许是捕捉到日本民众对政府官员的失望情绪,在今年2月27日,日本《朝日新闻》在社论中以大标题“政治真空,受够了!”来表达不满。

  二战后换相30位

  二战以来,发达国家领导人任期以日本最短。日本首相任期平均是26个月,而德国总理是88个月。二战后日本换了30位首相,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最少的是8个,最多的是13个,当然有的是总统。可见日本的一把手换得要比其他西方大国频繁很多,二倍到三倍的样子。

  日本在全球贸易、文化和科技领域中一直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唯独在政治领域,近年来领导层鲜有稳定之时。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对于近年来日本政治家总是不尽如人意的表现,人们有各种看法和解释。有人认为这是日本政坛一贯“论资排辈胜过政绩”的传统观念使然;有人指出这是日本僵化的教育制度所致;还有人相信这是日本政界和商界任人唯亲的歪风盛行造成的恶果。

  政坛特例

  小泉为何能“长命”?

  占“天时地利人和”!

  本报讯 (记者王希怡) 应该说,日本不缺首相,缺的是能长时间稳定住局势的“长命”首相。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是日本近20年来在任时间最长的首相。

  一个改革者的形象

  从1990年至今,日本一共12位首相,每人平均任期一年多一点,而小泉纯一郎一个人就干了五年多。

  小泉尤其擅长调动舆论,擅长利用“剧场政治”。他喜欢出现在电视镜头面前,擅长把政策主张变为简短的、有煽动性的口号。比如推行改革,他会咄咄逼人地问:“你是赞成改革还是反对改革?”他很会调动民众的热情和对他的支持。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梁云翔认为,小泉在日本国民心目中一直是一个改革者的形象,其个人风格确实与其他日本政治家不一样。

  小泉纯一郎在2001年出任日本首相时,日本经济正面临严重危机,经济陷入衰退,失业率居高不下,多家金融机构和银行面临破产倒闭。小泉在执政中始终坚持推进以民间为主导的经济结构改革,提出“没有改革就没有经济增长”的口号,赢得了不少人的赞同。小泉在任内成功解决日本泡沫时期的银行呆账、坏账问题,并带领日本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梁云翔指出,小泉在任内高举“改变自民党”的旗号,竭力打破自民党内多年形成的派系势力和密室政治交易,在政策和人事安排上不以派系利益平衡,给日本国民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小泉个人在财政上确实比较清白,没什么丑闻。

  把“独断”发挥到极致

  一般来说,日本的政治文化传统视“不突出个人”为美德,不崇尚个人独断型的政治领导人,前首相宫泽喜一甚至认为,首相就跟火车司机一样,“谁来驾驶都没关系”。

  但从个性来说,小泉是最强、最张扬的一个人。执政期间,小泉首相在很多重大问题上极端突出个人,自作主张,一意孤行,把“独断”型决策风格发挥到极致。

  一个“特殊”的时期

  不过,小泉我行我素的作风,无论是通过养老金制度改革相关法案,还是通过邮政事业民营化改革基本方针,他都没有向国民和自民党作充分的说明,因此遭到了不少批评。

  梁云翔表示,小泉的顺利执政,其实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执政时期。如果现在他再来当首相,就未必能那么顺利。毕竟,小泉当年推动的改革也使得日本贫富差距扩大,从而导致社会动荡加剧。前不久有人呼吁小泉重新出山,但是他拒绝了。

  现象分析

  换相频繁背后的三大因素

  究其日本难以产生“强势首相”的原因,则在于日本的政治体制有欠成熟。

  自民党:

  唯一的“玩家”

  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执政的自民党本身。自民党自1955年建立后曾连续38年单独执政,1993年因党内分裂一度下野,但次年又以与其他小党联合方式重新执政。在自民党历史上,仅有10个月不是执政党。这意味着在太长的时间里,自民党是日本政坛唯一的“玩家”。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日本首相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