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在拉美 承诺开启平等伙伴关系的新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4日03:42  人民网-人民日报

  在拉美

  承诺开启平等伙伴关系的新时代

  本报驻阿根廷记者陈晓航:美国正试图与拉丁美洲国家缓和关系。奥巴马总统最近频频对古巴、委内瑞拉及整个拉美地区示好,并承诺将开启与其他美洲国家建立平等伙伴关系的“新时代”。

  美国向来将拉美视为其“后院”,但布什政府执政时期对拉美基本上采取了冷淡政策,美拉关系不断下滑。秉承“改变”理念的奥巴马执政后,为重塑美拉关系提供了可能。今年3月,奥巴马会见了到访美国的巴西总统卢拉;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先后访问墨西哥和加勒比海的一些国家;美国副总统拜登则访问了智利和哥斯达黎加,与多位拉美国家领导人进行接触;近日奥巴马出访墨西哥并在第五届美洲国家峰会上展现了一系列的积极姿态。奥巴马表示,美国承诺开启与其他美洲国家建立平等伙伴关系的“新时代”。

  目前,奥巴马政府对拉美的政策正逐步明朗,即美国将注重倾听拉美国家的意见和声音,逐步改善与拉美国家尤其是与激进左翼国家的关系,努力开启美拉关系新时代。这不仅有助于实现美国的全球战略目标,也有利于美国更好地实现其在拉美地区的利益。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拉美国家对美国资金、技术的需求加大,迫切希望美国有更积极的措施出台,而筹建西半球小额信贷基金、提供资金以加强加勒比地区的治安合作、帮助美洲开发银行提高借贷和调整资本结构等举措,将缓解拉美国家自身财力不足的问题,奥巴马政府新型的美拉关系是时势所需。

  美国与古巴和委内瑞拉的关系出现“潜在的积极迹象”,得到了拉美国家的正面回应。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在第五届美洲国家峰会开幕式上的发言或许代表了拉美国家对奥巴马的期待:“峰会应成为重建地区秩序的起点,美洲国家应建立‘合作关系’,而非‘从属关系’;应推动相互融合,而非相互干涉。”

  奥巴马的拉美“破冰之旅”成果丰硕,但变革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奥巴马并不会立即着手处理美拉关系的实质问题,因为摆脱美国内的金融危机、重建阿富汗、解决巴以冲突、从伊拉克撤军、伊核和朝核等问题将是奥巴马首先要应对的紧迫任务。西班牙的拉美问题专家卡洛斯·马拉姆德认为,奥巴马在拉美政策上仍将推行实用主义政策。对话与改变为美拉关系转暖提供了可能,但美拉关系的矛盾和问题却依然存在。在美拉关系中,美古关系、美国与委内瑞拉和玻利维亚等国关系、深化经贸合作、打击贩毒和犯罪等都有待妥善解决。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拉美国家一体化进程,适应拉美地区形势的变化,调整独家主导拉美事务的传统思维,将对奥巴马政府提出新的考验。

  在欧洲

  强调美欧必须加强合作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研究员张健:欧洲一直对奥巴马充满期待。今年4月份,奥巴马出访欧洲,争取到了欧洲盟国对美国的“阿富汗新战略”的支持,并且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就进一步削减核武器问题达成共识。奥巴马将此次欧洲之旅称为“倾听之旅,学习之旅”,承诺“重振美欧关系”。

  奥巴马上任不久,就送给欧洲人两件礼物,一是宣布年内关闭关塔那摩监狱,实现了“欧洲人多年来的夙愿”。英国《金融时报》称,“目前,还没有哪个行动比关闭关塔那摩监狱对于大西洋两岸关系的新开端具有更强烈的象征意义”。二是将反恐重点从伊拉克转移到阿富汗,并制定更为完备的对阿战略,这与欧洲对阿及自身周边安全的关切是一致的,也是欧洲乐见的。

  在欧洲人极为在意的单边主义,以及对欧洲不够平等和尊重等问题上,奥巴马政府展现出新作风。美国副总统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宣称,“我们将接触,我们将倾听,我们将磋商”,并表示支持进一步加强欧洲防务,增强欧盟在维护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作用。

  在气候问题上,奥巴马已决定签署减排目标,2020年将美国的排放量减至1990年的水平,到2050年将排放量再减少80%。欧洲人自然对此积极回应。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说,“当我看到当选总统奥巴马最初的评论时,我真的很兴奋。”

  此外,对于奥巴马政府缓和与俄关系、表示愿意与俄罗斯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和进一步削减核武器等问题上进行磋商,以及和伊朗直接对话等做法,欧洲人也都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欧洲媒体普遍认为,虽然莫斯科、华盛顿和德黑兰现在还只处于说好话阶段,但这本身就是一大进步,而且就是这一步(欧洲)也已经等了好久。

  当然,欧洲在期待和乐观之余,对奥巴马政府的外交走向也充满焦虑和不安。英国《经济学家》注意到,奥巴马在就职演说中一次也没有提到欧盟。“奥巴马可能位于欧洲思考的中心,但反之并不是如此”。“欧洲许多人悲伤地预期,奥巴马政府将更集中地关注亚洲”。另外,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加深也可能导致欧美关系紧张,特别是在贸易方面,欧洲对美民主党政府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尤为担心。

  欧洲媒体分析,美国现在对欧洲的政策是“多予多取”,即给欧洲的承诺多,向欧洲提的要求也多。美副总统拜登在一次接受访谈时表示,“我们会做得更多,我们期待的回报也将更多”。但在美国想要得到欧洲帮助的一些问题方面,如接收关塔那摩监狱囚犯、阿富汗、伊朗核问题等,欧洲能给的帮助有限。“欧洲人最不想做的事就是让奥巴马不高兴,但满足他的要求又实在太难”。因此,英《金融时报》认为,“欧洲仍将一如既往地发现,美国可能成为令人不快的盟友”。

  欧美现在还处于蜜月期,但随着彼此期望的逐步落空,失望和不满肯定也会逐渐增多。

  国际回声

  眼下美国重新评估世界,并对世界大国的利益进行了不同的界定。奥巴马外交政策正显示出其轮廓,它懂得将强硬与缓和关系相结合。奥巴马和希拉里·克林顿寄希望于一种自称为“软实力”的外交理念。世界并非只是由善和恶组成(这是奥巴马的理解),而是由有着不同利益和价值观的国家组成。明智的外交政策会试图取得一种平衡。

  德国《明镜》周刊  

  华盛顿打算振兴大西洋两岸关系,以应对全球重大安全挑战。它将根据欧洲人做出的贡献和他们接收关塔那摩囚犯或在阿富汗所做的民事和军事努力情况来评判欧洲人。不管怎样,奥巴马明确表明了美国充当“领导者”的意愿。当美国政府面临重大地区性问题时,务实主义将成美欧关系的核心。

  法国《世界报》 

  奥巴马政府似乎吸取了布什前政府的教训。留任的国防部长盖茨曾经流露说,奥巴马比布什更具“分析性”,善于分析各种情报并听取部下的意见。

  此外,政府内部也几乎不存在意识形态上的矛盾。奥巴马充分意识到了地区问题之间的相互关联,特别是以巴争端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布什前总统不受阿拉伯国家普通民众的欢迎,其政策很难发挥应有的效果。奥巴马总统转变了口气,正在努力通过市民外交和美国的“软实力”取得实际效果。

  日本《富士产经商报》

  (晓 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奥巴马 外交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