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英报评出奥巴马执政以来十大重要时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9日11:28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唐娜报道,据英国《泰晤士报》6月9日报道,自2009年1月20日正式就职以来,奥巴马担任美国总统职务已将近半年时间。在这6个月时间里,奥巴马宣布了一系列人事任命、财政预算、经济政策和外交政策,同时也因为出现多个失误而遭到外界的指责。

  以下是英国《泰晤士报》评选出的奥巴马执政以来的十大重要时刻:

  1、3.6万亿财政预算案(2月26日)

  2月2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向国会提交了总额达3.6万亿美元的财政预算草案。在这份草案中,奥巴马扩大了政府的参与范围,对境况良好的家庭与公司征收更多的税款,并且针对那些不负责任的行业与部门要削减开支。针对2010财年制订的预算草案是数十年来美国政府采取的最具雄心壮志的措施之一。奥巴马重新要求联邦政府提供覆盖全美的医疗服务,同时要让美国经济不再对石油与天然气存在着巨大的依赖,同时奥巴马也要大幅增加联邦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奥巴马表示:“我们需要对目前不断蹿升的赤字有自知之明,因为这将左右我们如何应对未来的艰难抉择。眼前确实有许多艰难的事情在等待着我们。”

  2、对伊朗发表网络视频讲话(3月19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不仅使用Youtube作为和国内民众沟通的平台,这一视频网站甚至已经成为奥巴马的一个“新外交”话语平台。3月19日,奥巴马向伊朗民众和领导人发出的网络视频讲话点击量达到数十万次。奥巴马的视频名称为《总统向伊朗人民的信息》,长度为3分35秒钟。奥巴马在视频中向伊朗民众恭祝新年(诺鲁孜节)快乐。他盛赞伊朗文化为全世界文明作出的贡献,并表示,伊朗有自己的权利,但是也要承担国际社会大家庭成员的责任。这是奥巴马第一次通过Youtube网站向其他国家的民众发布信息。在竞选总统时,奥巴马就表示,将会针对伊朗、古巴和朝鲜等与美国关系不佳的国家采取“接触和对话”政策。

  3、总统就职演说(1月20日)

  美国东部时间1月20日中午12时,奥巴马作为美国第44任总统发表了就职演说。当天共有约200万人在现场目睹了这场盛大的就职仪式,而更多的美国民众将通过电视、广播等各种方式来参与。奥巴马在演说中强调开创“一个强调责任感的时代”,以取代目前在美国社会流行的一种“什么都无所谓”的不正常心态,并呼吁美国人民“重建一个强调经济领域的责任感、人人为国家做贡献和以振兴国家为己任的价值体系”。此外,奥巴马还在演说中提到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的鼓舞精神、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以及前总统弗兰克林-罗斯福曾经面临的挑战,以期重建美国民众的信心。

  为了能让更多的美国民众见证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美国媒体拟用各种方法不遗余力地进行报道,其中自然包括一些高科技手段。美国有线新闻网(CNN)早在去年11月4日总统选举投票日当天就运用了全息技术对远在芝加哥的嘉宾进行采访,使得在不同地方的两个人能在同一房间面对面交谈。而对这次就职典礼,CNN又使出另一高招,希望当天现场参加就职典礼的观众,能从自己当时所处的角度用照相机或手机拍下奥巴马宣誓就职的一刻,并将图像发送到CNN网站。CNN网站通过高科技软件,将这些影像整合起来,还原成纤微毕至的奥巴马宣誓三维立体照片,以此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

  4、任命希拉里担任国务卿(1月21日)

  奥巴马在获得总统选举胜利后,他的过渡班子不久即宣布将提名希拉里出任美国国务卿。当地时间1月15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就希拉里的国务卿任命案举行投票,并最终以16票赞成、1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这一任命案。不少参议员表示,希望希拉里上任后能转变美国的外交思维。此前,希拉里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的提名听证会上表示,美国必须提升自己的外交影响力。她说:“美国无法单边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但是没有美国,世界也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希拉里指出,外交政策应该要“原则与务实的结合,而不是固执地拘泥于意识形态”。在听证会上,希拉里还就中美关系、中东、反恐和朝核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见解。谈到中美关系时,希拉里希望美国与中国保持积极合作的关系,在多个议题上加强联系。

  5、与查韦斯握手(4月17日)

  奥巴马4月17日在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开幕前,主动与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打招呼,并且两个人亲切握手。这是奥巴马首次与素以“反美斗士”形象示人的查韦斯直接见面。委内瑞拉政府稍后公布的照片显示,奥巴马右手握住查韦斯右手,左手搭住对方右臂,两人面带微笑,神态轻松。奥巴马当天晚些时候告诉媒体记者,他当时用西班牙语对查韦斯说:“你好吗?”查韦斯回答媒体提问时说,他先告诉奥巴马,“我8年前用这只手与时任美国总统的布什握手”,然后用英语说,“我想要和你做朋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奥巴马 执政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