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德国驻华大使施明贤:中德经济合作一路绿灯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9日12:06  新世纪周刊

  ——专访德国驻华大使施明贤

  -特约记者/高胜科(发自辽宁沈阳)

  在蔓延世界的经济危机中,中国和德国都对双边的经济关系保持了非常积极的姿态

  施明贤是第六次来沈阳。

  作为德国驻华大使,这一次,他是来启动“德中同行”的“走进辽宁·沈阳”的活动开幕式,这是一项旨在加深两国 了解的合作活动。

  沈阳市作为著名的老工业基地,被称为“东方鲁尔”。而施明贤的家就在德国鲁尔地区多特蒙德市。“小时候,我的 印象是鲁尔地区一片灰蒙蒙的,田野黑乎乎的。在德国工业化进程中,老工业区鲁尔牺牲了自己的环境,成了德国污染的代名 词。后来,鲁尔区进行了产业转型,如今,这个地方已是山清水秀,整个工业区像一个大公园。”他说。

  在沈阳,施明贤多次听说中国的“鲁尔”——铁西工业区,也经历过如他的家乡鲁尔一样的变化,从一个污染工业区 变成了一个现代都市。“由鲁尔——铁西——沈阳,这些很自然联系到一起。”施明贤说。

  在中国的诸多地区中,你好像对沈阳尤其关注?

  为什么选择沈阳?因为根据我们的估测,东北是最具吸引力的,且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它的引人注目的 活力,是周边地区都发生了经济结构的转变,从重工业开始转变为现代高科技投资的区位。

  同时,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都陷入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当中,对德国经济来说,这里恰恰是抢占新的市场、在中国的东 北地区赢得新的合作伙伴的最好时机。对中国企业来说,我们给中国带来了很多专业知识、技术,还有经验。

  “德中同行”活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进程”这个主题可以说是紧扣现实。因为目前,中国的城市正在经历着工业 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正面临着走进现代化的问题,比如城市交通、公民医保、能源消耗、资源节约等方面的问题。德国在上个 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时也经历过经济结构、城市结构的调整转型期,比如大家都熟悉的鲁尔区的转型,我们希望这种 经验对中国、对东北、对沈阳有帮助,可以告诉我们的子孙后代,每个城市都依然值得居住。

  过去有一种认识,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商在抵御经济危机方面的能力更强,但我们看到这次危机对德国 的制造业冲击也很大,这是否意味着德国的经济也将要经历某种转型或重建?

  刚才已提到经济危机对德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德国在今年头三个月经历过最大的经济衰退,这也是一次很多年以 来的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同时我们认为,这样的趋势或许会持续到今年年底,并会关系到劳动市场。

  但是,让我们感到高兴的是,目前,初步统计的经济指数已表现出好转的态势。因此,德国联邦政府希望到今年年底 ,经济会有所好转。

  需要补充的是,德国和中国在此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德国已从社会方面、工业方面发展为一个高水平的发达国家, 而中国在很多方面,还迫切需要落实基础设施的大项目。

  因此,中国可以采取拉动内需的方式,来补充经济危机所带来的负面现象。举例来说,比如说在辽宁省可以建设一个 长度3000公里的新型铁路轨道,或者新建两个港口。

  中国不是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吗?如果考虑到这么大的一笔投资的话,还可以拉动内需。德国的情况就不一样,我 们国家面积小,高速公路什么的都齐备,不用再重新建。所以,我们也只能采取一些其他的方法,比如在现有的基础设施的项 目上进行改造。

  近期,中国总理温家宝提到,中国还会派大批企业去欧盟进行采购,这种姿态发生在特殊的金融危机时期,德方对此 事如何看待?

  正如我刚才提到的,在今年1月份,温家宝总理和默克尔女士在柏林会晤,定位非常明确,中国也已明确表态说,要 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是要继续开放我们的市场的。而且,德国也都认识到中国政府的这种象征性姿态。因为中国的商务部长陈 德铭很快就组织了很大的政府采购团,到欧洲,也到了德国。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说明了中国开放市场的一种姿态,并 在行动上做了具体的实施。

  反方向也是一样,在经济危机中,德国也做出积极的应对。这一切都表明,中德双方都下定了决心,希望贸易交流关 系更加密切,去年中德贸易已经达到了1100亿美元,可以说创下了历史的新高,一方面是我们突破了1000亿美元的大 关;另一方面,同样重要的是,中德双方的贸易额,相当于中英、中法与意大利加起来的贸易额。

  在中德双边贸易的关系上,你有何进一步的期待?

  在今年第一季度时,尽管进出口指数略有下降,但是各种指数也都表明,在今年总的一年来说,大概能够达到在去年 的同期水平,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成就。这意味着尽管目前总的经济条件不是特别好,但贸易仍旧会保持居高不下的态势。

  另外,中方实施了所谓市场开放的政策,也是中国政府采取的振兴经济的一揽子措施。在此,德国也希望有一点是中 国应该做到的,或者说是值得注意的:如果说中国真要贯彻执行实施自己的市场开放的政策化,就应该对参加竞标的中德企业 一视同仁。

  我们要共同地去发展,我们能做到这点的话,我想这对挖掘两国的经贸合作,会发挥很好的作用。这就等于是说,当 我们在面临着大的经济危机的环境之下,中德之间的经济合作是亮绿灯的。

  请再谈一谈人民币的汇率及国际化的问题。因为近来,美国经济学家和政治人物有一种论调,称中国在操纵货币,其 目的是借此施压,让人民币升值。你对这个问题如何看待?此外,如果人民币升值,对德国的影响会是什么,对德中贸易会带 来什么变化?

  这个问题对于我们国际的关系,非常重要。因为在最近几年当中,全球都经历了中国的一个迅猛发展的时期,在全世 界的领域当中,中国的作用也会越来越重要。这一点,在未来的几年中,也仍会是这样的一种情况。

  前不久,在伦敦召开的G20峰会也都强调了这一点。那就是: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的经济体,那么在国际的经济关 系和金融关系上来说,中国的分量和地位也会越来越重要。

  至于你刚才提问的关于国际金融货币的问题,或者叫国际货币差异来说,它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至关重要。最近的 两年半内,可以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大幅上升。

  在中国的市场开放过程当中,中国的经济已真正纳入了欧洲的经济当中去考量,中国的经济与美国、欧洲的经济,关 系会更为紧密。我对这一看法充满了信心。再确认一点就是说,对于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或者说是在货币 评价这一块,今后一定会关注“人民币地位”这一点。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新世纪周刊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