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阿盟:希望看到禁飞区而非炸弹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1日03:07  央视《环球视线》

  还是一个,我们今天注意到消息里边,说卡扎菲现在是在的黎波里南部叫在阿齐齐耶兵营里边居住,现在在那个地方,当然并没有露面,再一下子有几十名、上百名一些志愿者,据说是,支持卡扎菲的志愿者,然后就涌到兵营里边,号称要保卫他们的领导人。这次空袭,所有这些国家都否认说,我们不是要干掉卡扎菲,但是据您估计,如果机会有了,他们会动手吗?

  尹卓:

  当然会动手。因为西方这次目的就要除掉卡扎菲,比较省钱的办法就是卡扎菲体面下台,我施加军事压力,你自动下台,比如说体面下台,给你一个出路,不太体面的办法就是我干脆用武力把你给清除掉,就是刚才我讲斩首行动。现在他这一步如果不成,下一步两栖舰上头,各种两栖舰上,很可能用特种部队,或者用短程突击的办法,比如说派几百名、千八名突击部队上岸,把的黎波里包围起来,然后把卡扎菲给抓起来,或者是歼灭,就像他在格林纳达等这些地方所采取的行动一样,这种行动我看不能排除。

  水均益:

  还有一个问题,现在最新美国和英国、法国一些军事高官,他们分析说在未来24小时到48小时之内有可能会展开第二轮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特别是空袭,您觉得这个说法有道理吗?

  尹卓:

  当然有道理,因为第一轮空袭现在投入的兵力不多,为什么都是奔袭来的,因为时间紧张,没有机会把所有作战飞机转移到意大利提供的西西里岛空军基地,但是现在正在向这边转移,因为大量保障设施,地面一些保障人员,还包括弹药也要运到这个地方来,一旦到位了以后,会持续地对卡扎菲纵深的一些目标,持续地进行压制,进行打击,而这个打击强度一定会比长途奔袭要大得多,因为长途奔袭一架飞机,大概只能带一两吨弹药,如果要是近距离,奔袭是一千多公里,在那个地方只有四百多公里,你可以算一算,弹药可以多带很多,比如在四吨、五吨,甚至最大的,像阵风可以带六吨弹药,这样打起来,一架飞机等几架用,那个强度就比现在要大得多。

  最新消息:阿盟:希望看到禁飞区而非炸弹

  水均益:

  好的,非常感谢二位给我们在军事层面的这种解读。我们也再给大家播报一个我们收到最新消息,来自阿拉伯联盟的一个最新消息,说阿盟领导人在今天表示说,他们希望在利比亚上空看到的是禁飞区,而不是炸弹,因为大家知道在这个之前,首先是由阿拉伯联盟向联合国提出,他们希望在利比亚上空建立禁飞区,今天阿盟领导人马上出来对媒体说,他们希望在利比亚上空看到的是禁飞区,而不是炸弹。

  刚才给大家讲了,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是这次整个利比亚危机或者说利比亚事态当中的一个关键性人物,他也多年被西方很多国家视为是眼中钉、肉中刺。有报道说,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现在就在的黎波里南部一个叫在阿齐齐耶兵营里边,具体情况是怎么样,我们目前也无法得知,但是不过接下来我们要通过一个短片给大家认识一下这位利比亚的强人卡扎菲。

  (播放短片)

  解说:

  2007年12月,离法国总统爱丽舍宫不远的马里尼酒店,花园里支起了一顶贝都因人的大帐篷,法国总统则穿上了阿拉伯长袍,全世界的媒体关注着这新鲜的一幕,卡扎菲来了。

  那是卡扎菲时隔35年后,再一次踏上隔海相望的法国。他给新当选的萨科齐带去了价值147亿美元的合同,那一刻谁也没有预想到,四年后是萨科齐打响了推翻卡扎菲政权的第一枪,这似乎就是卡扎菲的人生,充满了太多的出人意料。。

  1942年,卡扎菲在利比亚南部费赞沙漠地区的一个贝都因帐篷里出生,是家中唯一的儿子,为了供他读书,父母卖掉了骆驼和牛羊,卡扎菲的学生时代,阿拉伯世界正经历着现代史上最剧烈的变动。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败北。1952年埃及发生军事政变,成立共和国,两年后纳赛尔成为埃及总统,追求泛阿拉伯世界最终统一的纳赛尔,也成为卡扎菲一生的偶像。

  1969年,还只是一名27岁军官的卡扎菲领导自由军官组织,发动不流血政变,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成立,史称绿色革命。

  那之后,尽管更换了诸多头衔,卡扎菲一直是利比亚的最高领导人。强硬、特立独行,是卡扎菲执政42年来的典型风格。外交上卡扎菲继续推崇纳赛尔的泛阿拉伯主义,他曾几度试图与其他阿拉伯国家合并建立联邦,希望成为阿拉伯世界的领导人,但都无果而终。

  对于西方国家和以色列则保持对抗的姿态。1979年,两千名利比亚人为支持伊朗扣留美驻伊大使馆人员的行动,将美国驻利比亚大使馆入之以拒,随后利美双方相互扯拐,1981年美国海军飞机在锡德拉湾空击落两架利比亚飞机,两国断绝外交关系,第二年美国宣布禁止从利比亚进口石油。

  1986年3月到4月,美国以打击恐怖主义为由对利比亚连续发动草原烈火与黄金峡谷两次外科手术式军事行动。

  大规模、超低空轰炸了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和重要港口班加西,两年后洛克比空难发生,270人死亡。这一事件使利比亚与西方社会彻底隔绝,遭受长期封锁,直到2003年,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3月1日在埃及举行的阿盟峰会上,卡扎菲仍一如既往指责美国,口头上的强硬终究抵不过炮火的猛烈,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另一个自视为纳赛尔接班人的政治强人在美国的军事行动中倒台,这一结果似乎触动了年过60的卡扎菲。

  2004年底,他宣布放弃研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后又宣布向洛克比空难遇难人员家属,每人赔偿1000万美元。

  2006年4月14日,在20年前曾遭到美国轰炸的卡扎菲住宅废墟前,一场音乐会热闹上演,站在台上的是美国著名歌手莱昂内尔·里奇。

  2008年9月,时任美国国务卿赖斯成为55年来第一个访问利比亚的美国高官,卡扎菲以钻戒为礼宽待了她,美国媒体评价说,卡扎菲的转变就像转身一样容易,卡扎菲则笑称,布什总统连任成功,可是多亏了我,这就是卡扎菲,强硬或许是他的本色,务实则是他的生存术。

  解说:

  北京时间今天零时45分,法国宣布率先空中打击利比亚,美英航母、潜艇随后发射一百多枚巡航导弹,利比亚表示,空袭造成数百名平民死伤,卡扎菲强硬回击。

  卡扎菲:

  这一极不负责任的,赤裸裸的军事侵略,将地中海和北非变成了战场,将严重危害地中海国家的利益。

  解说:

  美国军方表示更多攻击将摧毁利防空力量,中国、俄罗斯对军事打击表示遗憾。

  飞盟反对任何形式的外国军事干预,非洲大规模军事冲突吸引全球目光。

  最新消息:意8架战机加入联军准备攻击

  水均益:

  这里是新闻频道正在直播的特别节目法英美联手行动:目标利比亚。我们今天来重点关注一下利比亚现在的态势。

  我们接下来这个时段请到的两位嘉宾,一位是我们的特约评论员,也是中东问题专家马晓霖先生,还有一位是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的所长高祖贵先生。

  首先我们给大家通报我们收到最新的一个消息,意大利国防部长今天表示,也是刚刚表示,现在已经有八架意大利的战机接受了联军的指挥,随时准备参与战斗,这是我们收到最新的一个消息,意大利已经有八架战斗机接受了联军的指挥,随时准备投入到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当中。

  两位我们刚才给大家从军事的角度,包括从现在利比亚态势角度做了一些分析,马先生有很快一个问题,想请您给我们做一个分析。现在卡扎菲,用一个不恰当的问题,如果你是他,或者以你对他的了解,他现在在打什么样的算盘?他现在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马晓霖 特约评论员:

  我如果是卡扎菲,经过了研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